专栏名称: 清华产业
清华控股源自清华,以“科技+金融”双轮驱动,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型企业孵化、投资、运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旗下产业涵盖多元化综合性科技实业孵化器、科技产业、创新服务、科技金融、创意产业、现代教育产业集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巴比特资讯  ·  被 DeepSeek ... ·  15 小时前  
巴比特资讯  ·  为什么中国只有一个 DeepSeek? ·  15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产业

博奥生物再添两项国家标准 引导生物芯片行业规范化发展

清华产业  · 公众号  ·  · 2018-05-24 13:34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8年第6号,清华控股成员企业博奥生物集团主导制定的国家标准《基于微阵列芯片的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方法》(GB/T 35029-2018)、《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芯片检测基本要求》(GB/T 36136-2018)获准颁布,标准将于2018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基于微阵列芯片的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方法

在我国,每年新增聋儿3万余名,60%都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通过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可以提早发现新生儿耳聋基因携带情况,通过早期干预可以减少耳聋的发生。因此,国家和各省市级政府对新生儿的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越来越重视,该检测项目也在越来越多城市开展。为了快速、大范围推广耳聋相关基因的检测技术,急需规范检测标准。

《基于微阵列芯片的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方法》规定了基于微阵列芯片的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的操作方法,适用于临床辅助诊断、新生儿筛查、流行病学调查、健康人筛查等领域常见的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位点的检测。本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临床机构或检测结构规范化操作,实现多样品快速检测,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

作为标准的起草单位,博奥生物在国际上首创的 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 获批产品也得到了大规模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全国接受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的新生儿数量近300万,其中药物致聋基因携带者就有7000多人,直接避免了受检者和家庭成员7万多人因使用药物不当而致聋。此外,博奥生物与美国迈阿密大学联合,首次研发出的 用于检测白人的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 也已经进入多中心测试阶段,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创新技术走向了世界。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芯片检测基本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结核病疫情回升,其中耐多药结核病尤其严重,导致结核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有5.5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现有结核病人近450万,每年新发病例200万,其中因结核死亡13万,为其他各种传染病死亡总和的2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探针杂交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以非培养方式直接检测痰样品中的分枝杆菌菌种及其耐药基因成为可能。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芯片检测基本要求》制定了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标准,其分析速度快、可多指标并行检测、所需试剂及样品量少,为解决结核病早诊和快速耐药检测问题提供了新的科技手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