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媒介360
媒介360(Chinamedia360.com)是营销传播行业唯一整合全营销、全媒体的行业趋势、战略、思想、数据、案例及解决方案的第三方创新咨询智库平台,旨在创建市场广告主-传媒-专业机构的行业智能生态系统,搭建行业顶层架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理想汽车  ·  理想超充2025春节充电报告 ·  3 天前  
比亚迪汽车  ·  比亚迪天神之眼开创全民智驾时代 ·  21 小时前  
浔阳晚报  ·  @新能源车主,利好来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媒介360

花费数亿赞助世界杯,天价体育营销究竟值不值?

媒介360  · 公众号  ·  · 2018-06-14 21:31

正文

作者:Kant


世界杯,这场世界顶尖体育与商业大戏的帷幕,今日正式拉开。

为期 32 天的世界杯足球赛狂欢盛宴,一切足球的狂欢,以足球的名义开始,以经济的计算结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杯。


众所周知,世界杯上演的是“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套路,而且技法已相当纯熟。品牌要想获得世界杯官方赞助商的身份,必须付出高达九位数的赞助金额,才有机会拿到这项“兵家必争”的顶级资源。

今年世界杯的一大特色,中国元素格外抢眼。本届世界杯赞助商中,中国品牌占据 7 个席位,面对浩浩荡荡的中国品牌赞助商大军,不禁有人调侃:虽然中国队缺席,但中国力量绝不迟到!

那么,对于一掷千金的品牌而言,赞助世界杯到底值不值?能够收获哪些利益点?同时又需要承担什么风险?


赞助价格不菲:中国企业为世界杯疯狂烧钱



相比奥运会,世界杯的广告效应更强,商业价值更高。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足球是体育产业最大的单一项目,全球年产值超过 5000 亿美元,占体育产值比重超过 40% ,是“世界第 17 大经济体”。


根据媒体报道,本次世界杯,万达、蒙牛、海信、 vivo 、雅迪、帝牌、指点艺境 7 家跻身世界杯赞助商的企业,总赞助金额或超 3 亿美元

第一级别是 FIFA 合作伙伴,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 FIFA 及其所有赛事活动商标,且数量极其有限。彭博社估算,这一级别赞助商赞助费在 1.5 亿美元左右。目前, FIFA 全球合作伙伴为包括万达在内的 7 家公司。

第二级别是 FIFA 世界杯赞助商,海信、 vivo 、蒙牛 3 家中国企业位列其中。赞助价码都在 5000 万美元的级别。

第三级别赞助商区域级赞助商则是本届世界杯的创新。虽然这一级别赞助商限制较多,但亚洲区域的 4 个赞助商名额,已有 3 个被中国企业拿下,分别为雅迪集团、指点艺境、帝牌国际。据悉,这 3 家企业支付的赞助费用各为 2000 万美元。

从体育营销层面,赞助金额只是一个入场券。要想充分激发世界杯资源的效能,让天价赞助物有所值,品牌需要在前中后的营销落地上,投入更大的预算。一般而言,在入门费这个基础数值之上,企业总投入将达到入门费的 6~8 倍甚至更高。


蒙牛集团战略管理副总裁张邕此前透露, 2018 蒙牛将投入至少 20 亿用于世界杯营销。除了获得 2018 年俄罗斯世界杯赞助商身份,蒙牛还花了 5 亿购买央视世界杯的顶级套餐,以及整合梅西、李易峰、赵丽颖、吴亦凡、陈伟霆、张艺兴、 TFBOYS 、卢靖姗等豪华明星阵容。


天价广告费赞助世界杯,究竟值不值?



关于世界杯的广告赞助值不值这个话题,已经被反复地研究和讨论。事实说明,在这场“豪赌”中,有的企业一飞冲天,借助世界杯平台跻身顶级品牌之列;有的企业则表现得不温不火,没有充分挖掘出顶级营销资源的价值,赞助费直接打水漂。

>>值:跻身世界顶级品牌之列,品牌和销量全线提升

FIFA 世界杯的商业价值,到底有多大?数据层面,这是品牌与全球 30 亿人共同狂欢的黄金时间。 2014 年巴西 FIFA 世界杯,中国球迷贡献了独立用户数达 5.3 亿、页面浏览量达 151 亿,两项数据均是 2010 年南非 FIFA 世界杯的 2 倍以上。

品牌赞助世界杯,不仅能够获得海量媒体曝光,还将为产品销售注入新动力,尤其是拉动海外市场销量增长,提升国际影响力,从而加速国际化进程。在激情时刻,品牌能够与用户建立更强烈的情感纽带,激活体育赛事的最大营销价值。

根据《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 1950 年巴西世界杯,可口可乐成为赞助商后,其销售额翻倍,并一举杀入运动饮料领域,当年成为其营销史转折点之一; 1974 年德国世界杯,阿迪达斯彻底奠定了世界顶级运动品牌的形象; 2002 年韩日世界杯,现代汽车以 15 亿欧元的天价成为 FIFA 官方赞助商,在当年其在美国的销量大涨 40% ,品牌认知度从 32% 一举跃升至 67% ……



2002 年韩日世界杯前,世界杯官方主赞助商主要是可口可乐、麦当劳等欧美品牌,还从未出现过亚洲企业身影。当现代汽车、索尼、东芝等 7 家企业,成为该届世界杯官方主赞助商、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后,亚洲品牌开始走向世界。赞助世界杯,给这些品牌带来了巨大回报。

2018 年俄罗斯世界杯,则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机会点,是实现自己目标最快速、有效的路径。

万达就指出,成为 FIFA 顶级合作伙伴,万达国际品牌形象将得到极大提升,加快实现从中国著名品牌到世界著名品牌的跨越。



2016 年欧洲杯之时,海信成为顶级赞助商,通过欧洲杯这样顶级赛事的背书,能省去 5 8 年说服海外消费者的时间。海信 2016 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 318.32 亿元,同比增长 5.44% ,从地区上看,海信国内市场收入出现下降,增长主要来自海外市场,其海外收入达 97.08 亿元,同比增长 23.18%

>>不值:品牌商在赛事营销上存在感并不强,花了冤枉钱

品牌花天价拿下世界杯相关资源,但是如果没有明确的营销目标、或者缜密的整合营销策划、或者足够强的产品力和销售计划作支撑,均不能达成预期中相应的回报。

赞助体育赛事更像是一个冒险游戏,豪掷千金并不一定能保证效果,即便赞助了也不一定能提升品牌力,有时候反而会被顺势借势营销的品牌“截胡”。

英国营销机构 RadiumOne 对欧洲杯进行了一项调研,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该公司向 1000 名爱好足球的英国人发放问卷,让其列出 5 个和欧洲杯相关的品牌。最终在前 10 位的名单中,非赞助商以 6 4 压倒了赞助商。


有数据显示, 2012 年伦敦奥运会,伊利作为官方赞助商,在奥运品牌认知度上也被蒙牛追平,数千万投资收效甚微。 200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李宁的一飞冲天并为电视节目主持人提供服装,让很多人误以为李宁是奥运赞助品牌。

很多企业在拿到赛事或者球队的授权后,以为就获得了消费者天然的认知度,没有继续投入更多的费用在品牌推广上,结果导致前期的投入打水漂。

南非世界杯上的英利能源就是例证。与此同时,在品牌内涵上,英利能源并没有与世界杯非常契合的相通点。与世界杯其他赞助商如阿迪达斯、可口可乐等不同,英利产品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巨额赞助世界杯的必要性被质疑。



还有一个比较久远的例子是 2006 年世界杯, TCL 签下代言人——夺冠热门巴西队的主力前卫罗纳尔·迪尼奥。但人算不如天算。巴西队早早止步于八强,而小罗表现也大失水准,成为“最差 11 人”之一。对小罗所代言的产品而言,无疑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

在一个月的世界杯期间, TCL 也没有任何其他有影响力的焦点事件或活动,即便花高价请了个代言人,也只是等于买了个世界杯营销的形象摆在卖场,真正的营销效果难以实现。


营销和产品质量过硬,才对得起天价赞助费



天价赞助世界杯,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企业从战略定位、策略规划到产品销售、服务支持等全方面做好准备。

体育营销有门道,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状况以及目标,从资源选购、激活推广到消费者沟通,每一个环节都要遵循体育营销规律,按照企业特点、品牌定位和价值主张行事。



考虑到世界杯赞助的巨额投入,品牌商要确保“物有所值”,就必须在前期就做好充足准备,思考清楚怎样实现赞助价值放大的目标,并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投资回报率。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想要取得预期效应,除了广告品质过硬和营销手段必须高明之外,产品力也很关键。

vivo 指出就指出,“世界杯是品牌的放大器,可以让更多中国以外的消费者了解我们。但我们也要明白,如果产品本身不好,这样的放大器对品牌是没有任何助益的,反而会加速品牌的衰落。”


写在最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