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水淹城,或者称为“以水代兵”的攻城术,是指通过各种办法,利用水的动能与势能,制造人为洪灾,以达到攻城的目的,在中国古代的攻城战中极为常见。
如果敌城恰好满足诸如地势低洼、傍河傍湖等自然条件,(参见大象公会往期文章《中国古代如何攻城》),对爱惜士兵生命而又不缺耐心的儒将而言,水攻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水灌晋阳》连环画
古代的“水攻”攻城术大抵分为两种,一种是掘开河流上游的堤防直接冲淹敌方城市。这种“水攻”技术相对简单,只需做好勘测工作,选对位置,就可安然掘堤,视敌军如鱼鳖。但使用范围也受到很大限制——基本仅限于黄河下游,其它地区很难满足适用条件。
不过,开掘黄河堤坝所取得的战果,相比造成的灾难,往往不值一提。一城或一战的得失,搭上的是黄河下游数千公里,数百万百姓的生命。1938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为了迟滞日军攻势,在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造成极其惨烈的民众伤亡损失,直接受灾人口达到 1250 万。日军的损失却相对轻微。
日本报纸对于花园口决堤中日军“积极救灾”的宣传报道
另一种“水攻”战术,是通过人工筑造堤坝,利用其形成的水位差来攻击对方。这种攻城术具体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河的上游筑坝,制造上游水位的上升,然后再人为决开堤坝,将水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冲淹下游敌城,造成城墙垮塌与人员的伤亡;第二类则反其道而行之,在河流下游筑坝,通过抬高水位来回水淹灌上游敌城,属于将水的动能转化为势能。
无论是在上游还是下游筑坝,真正实施起来,都必须要有一定的筑坝技术与地理测量知识的积累作为支撑。
首先是挑选坝址。若要成功实施“水攻”攻城,并发挥最大破坏效能,选中对的位置很重要。古人通常会对水流、地形等自然条件做重点的勘测调查。先是宏观感知,登高望远,可以了解到周围山川大体的地理形势,类似于现代的航空测量。然后再做进一步的精细勘测,如测量具体地势的高低,以利于引导水流的方向,这就需要用到一种叫“水平”的工具。
古代的水平仪
以上只是挑选坝址的常规方法,历史上总有强人能出奇制胜。
南梁天监十三年(公元 514 年),梁武帝萧衍为了攻打北魏寿阳城,决定建坝水攻,这就是著名的浮山堰。至于选址依据,则是当地流传的一首民谣:“荆山为上格。浮山为下格,潼沱为激沟,并贯巨野泽”。童谣可以解读为在淮河上游的荆山和下游浮山建坝,就能使淮河谁注入巨野泽,并水淹寿阳。
梁武帝信以为真,下令建坝。水工们通过实地勘测,认为浮山段河床“沙土漂轻”,不能建坝,梁武帝不听。大坝建成仅四个月,随着淮河水位暴涨,果然崩溃垮塌,大水裹挟着南梁境内十多万的人口,流入东海。
南梁浮山堰遗迹
确定了建坝位置,接下来就是建造大坝。古代的建坝技术相对原始,以土石坝为主。土石材料能够就地取用,施工技术简单,对地基的要求也很低,可以修筑在非岩基层上。至于土料的开采、运输,土料的压实,主要也是靠人或畜力。工程往往旷日持久,十分耗费人力物力。
仍然以南梁浮山堰的修造为例。公元 514 年,梁武帝先后征调徐州、扬州州民以及士兵 20 万,在淮河两岸同时填土,中间使用几千万斤的铁器垫底,并用巨石大木截流。历时两年,最后修成的大坝南北总长 4500 米,主坝高度据说达到 30 至 40 米,堪称古代的三峡工程。虽然最后的结果十分遗憾,但伟大祖先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还是值得敬佩的。
“以水攻城”假以自然之力,来势汹汹,给城市防卫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但也并非没有破解良策。首先,守城者可以趁敌不备,袭杀筑堤人员,对敌蓄水造坝工作加以破坏。其次,还可以利用敌军堤坝的弱点,加以针对性改造,引水反灌敌军军营,战国初年的晋阳之战就是个中经典案例。最后,还可以升级城防设施,增强城市的防洪能力,以消减洪水的破坏力。
苏州盘门水陆城门,内设水闸,具有一定的防洪功效。
▼ 点击阅读原文,向大象公会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