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温书先生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欢迎进入思考与阅读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OFweek维科网  ·  重磅!又一老牌光伏龙头倒闭 ·  昨天  
OFweek维科网  ·  DeepSeek“血洗”AI,光通信龙头们怎么看? ·  2 天前  
OFweek维科网  ·  重拾“造芯梦”?魅族再曝新动作! ·  4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消息:比亚迪采用黑芝麻智能芯片 ·  4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黄仁勋难救:芯片大厂二度裁员!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温书先生

最高级的情商:说话要软,做事要硬

温书先生  · 公众号  ·  · 2019-07-09 20:25

正文

点击上方 「温书先生」 即可关注

回复 “晚安” ,送你一张特别推送

文 / 海绵   图 / 花瓣网

来源: 有书(ID: youshucc)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阿成朗读音频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人嘴两张皮, 舌头虽柔软,说出的话却可奔向两个极端。


人手两面肉, 手掌虽有力,做出的事却可得到不同结果。


说话和做事,正是一个人生活状态的轨迹。


说话,当口吐莲花,和风细雨,自带香气,让人如沐春风;


做事,应刚毅果决,大刀阔斧,自带气场,让人心悦诚服。


1

说话要软

话到嘴边缓三分,静水流深


古语有云:一声而非,驷马勿追;一言而急,驷马不及。


说话周到总比失言好。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行酒令时,黛玉因为怕输, 一着急脱口而出“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就这样轻易露出了看“禁书”的马脚。


她在说的时候别人没发现,她的情敌宝钗却注意到了。


但宝钗没有立即“揭发”,而是过后把黛玉单独叫在一边,和她聊这件事。


宝钗的周到成功拉拢了黛玉,让黛玉对自己十分感恩。


有话缓说,这一步,宝钗走的十分高明。


从那以后宝黛之间没有冲突了,黛玉处处都说宝钗好,就连宝玉都觉得纳闷。


莎士比亚曾在《爱的徒劳》中说:


你的舌头就像一匹快马,它奔得太快,会把力气都奔完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急于表达,让舌头抢先了思考。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


急不择言 ”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


说话前,永远缓上三分,语言自会成为我们最好的名片。


话从口出柔三分,细流涓涓。


蔡康永说:做自己跟没礼貌,常常就是一线之间。


《红楼梦》中的晴雯姑娘,正是“开口硬”的典型。


她机敏尖刻,敢说敢骂,从不考虑后果,说话很容易得罪人。


就像袭人所说:“她说话夹枪带棒”。


在第三十一回中,晴雯跌了扇子,顶撞宝玉,袭人帮着劝解,晴雯连讽带刺地回敬了袭人:


“自古以来,就是你一个人服侍爷的,我们原没服侍过,因为你服侍的好,昨儿才挨了窝心脚。”


“哎哟!这屋里单你一个人记挂着他,我们都是白闲着混饭吃的?”


第七十四回,王善保家的搜查大观园,晴雯不仅将箱子里的东西尽情一倒,还当众把王善保家的痛骂一顿,完全不给面子。


王善保家的为了报复晴雯,趁着绣香囊事件,向王夫人进谗言。


结果,晴雯在病重的时候,被毫不留情地赶出贾府,也因此丧命。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晴雯正是吃亏在话语总是如刀如剑上,最终付出了巨大代价。


同样的话,好好说。


开口时,永远柔上三分,语言自会成为我们最美的霓裳。


2

做事要硬

做事伶俐决三分,剑锋千仞


说话软,有时可能会给人雷声小,雨点小的错觉。


在语温话柔的同时,做事心存智谋,当机立断是必不可少的。


宝钗虽然说话软,做起事情来却毫不含糊。


当时大观园成立了海棠诗社,因为来得晚,湘云主动提出要做东。


到了晚间,宝钗和湘云说:


“虽然是个玩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


接着,她顺势提出帮湘云代办酒席:


“我和我哥哥说,要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来,再往铺子里取上几坛好酒,再备上四五桌果碟,岂不又省事又大家热闹了。”


湘云听了,自是感服。


但湘云不知道的是,那时的宝钗家道已然没落了。


从贾宝玉去看望宝钗,文中对宝钗进行的两次 “半旧”描写,就可看出一二。


一是宝钗房间半旧的红绸软帘,另一个是宝钗穿的“半新不旧”的棉袄。


可宝钗对外依旧大方得体,该有的场面事,毫不犹豫,一件也没含糊。


这是宝钗在告诉大家,薛家还是那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


宝钗帮湘云安排的螃蟹宴十分成功。


当然,大家都明白,这宴席表面是湘云做东,实际是宝钗赞助,自然对宝钗很有好感。


贾母还夸宝钗:“我就知道这孩子稳重周到,办事靠谱。”


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


如果做事不能当机立断、果敢执行,则是一切事情失败的祸根。


宝钗做事,强硬有力,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社交资产。


做事时,永远决上三分,行动自会成为我们最利的刀锋。


做事底线守三分,山高水长。


作家刘同说:


“理性的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感性,而在感性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


第五十六回,探春新官上任,搞得热火朝天。


最开始,宝钗虽与探春站在一边。


但她多次强调,不能因为变动“失了大体统”,不能把大观园“来个底朝天”,既有体制还是要维护。


她深知,如果贾府失去大户人家的大体,一切举措便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一条“底线”。


后来她越来越提不起劲了,她觉得探春已越了“底线”。


宝钗主张,不仅承包者要有奔头,非承包者也要小有实惠,喜得众人连连说:


“姑娘奶奶这样疼我们,我们再要不体上情,天地也不容了。”


守住底线的宝钗,比探春多了一份人望,少了一份人怨。


在对待宝玉的感情上,宝钗也是如此。


宝钗对宝玉确有好感,如果宝玉态度并不明确,她会尽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但她听到宝玉在梦中喊出:


“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