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养
以视频形式呈现优质育儿、父母教育内容,推荐高品质成长教育资源。助力中国新一代父母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常青藤爸爸  ·  节后刚需:不饿肚子,也能减肥? ·  昨天  
科学家庭育儿  ·  西贝99元到手7件!直接薅!门店爆款美食,大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养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断送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有养  · 公众号  · 育儿  · 2019-09-11 14:00

正文


01

没有界限感的家庭
破坏了孩子的未来
在知乎上刷到一个话题,叫做 “没有界限感的婆婆才是婚姻的第一杀手” 。有一个题主列出了几条老公和婆婆之间让她不舒服的行为:


老公在上厕所时, 婆婆可以随意进出洗手间 即使现在结婚了也一样;

老公洗澡的时候,婆婆也随意进 还笑话老公屁股上全是胖纹;

老公以前租房住的时候, 婆婆经常来,他俩就睡一张床。

有一位对此深有感触的答主附和道,她就因为受不了 前男友和他妈妈之间毫无界限感的行为而分手了。
在前男友家的时候,前男友妈妈不注意隐私 只穿着吊带在客厅走来走去 ,甚至 随意进出他的房间 !而前男友 24、5岁 的人了, 还让妈妈洗内裤 ,而他妈妈也乐此不疲。


父母是带着任务将孩子带来这个世界的,大多数父母的观念中,都觉得越是亲密越应该毫无保留,恨不得将自己全盘托出,几乎 容不得自己跟孩子之间有半点间隔。
于是他们忘记了为人父母的第二任务—— 放手与分离。

正如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 好长的名字 所说的那样: 你的职责和任务是抚养一个独立的生命到成熟,并将其投放到全人类的世界里发挥作用。
第一任务很容易圆满完成,而这“分离”的第二任务,有多少父母没有做到,甚至没有做过。


为了呵护孩子成长,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密无间,并为孩子创造了毫无界限感的家庭,而 这种毫无界限感,却恰恰成了断送孩子幸福的第一凶手。

02

没有界限感的家庭里
都有一场控制与逃离的大戏

有太多的父母在孩子10几岁后开始抱怨,孩子长大后不再亲近自己, 突然的“叛逆”让他们更想渗透孩子的方方面面。
在《超级育儿师》中,有一位妈妈觉得自己12岁的孩子满身都是问题:没有礼貌、不肯上学、不愿意与人交流, 甚至连父母都不尊重,连一声“妈妈”都需要自己强迫孩子他才勉强喊出口。 面对孩子她显得无能为力,只好向节目组求助。

而节目组请来的育儿专家在观察了母子相处的方式后,却说 真正有问题的是妈妈自己。

在孩子放松时,她强行拔掉了家里的网线;孩子有情绪时,她又强制要求孩子和她沟通;孩子想要逃离,她却紧紧跟在孩子身后……
是孩子太叛逆吗? 不,是妈妈拥有太强的控制欲 ,她忘了孩子已经长大,需要与她划出一道界限,于是孩子在尝试逃离,更是在一点点尝试对自己人生的把控。

在《不好说特想听》节目里有一对“大龄”版的同款母子,无奈的是孩子已经27岁了,却仍然逃离失败,父母永远都能用 “你要成熟一点,妈妈都是为了你好” 来击垮他逃离的斗志。
天天从小过着透明生活:小时候房间没有门锁,门锁位置的洞,方便妈妈随时“窥探”他的生活;儿时的日记、手机,一切有密码可以锁的东西,妈妈都能破译。
终于长大后的他,却依旧没有隐私可言。

虽然独自居住却在父母的逼迫下,在门禁锁里录入了父母的指纹,从此以后他永远也不知道妈妈会在什么时候“不请自来”,吃饭、睡觉、工作时,妈妈都“闯入”过自己家。


周国平曾说,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尊重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
你不放手,他如何成长;你掌控着属于他的人生,他如何跟你亲近?

03

没有界限感的家庭里

都埋着伤害的引雷


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老师说过: 「家庭中的隐性性侵害常常被忽视,它不但会破坏孩子的身体界限,还会破坏孩子心理的正常发育轨迹。」
正如中国的那句老话:“儿大避母,女大避父”。 不懂得回避的爱,越过了身体界限,对孩子来说都是伤害的引雷。
在韩国的一档综艺节目《hello》中,邀请了一名因爸爸过分的肢体接触而苦恼到不敢回家的17岁女生。女生说,只要她和爸爸四目相对就会被亲,而这种“亲”并不只是用嘴轻轻啄一下,爸爸是会伸出舌头舔她的脸。


她和爸爸一起看电影时,爸爸会一直抱着她,还会边摸她的肚子边吹气。

在她洗碗时,爸爸会走到她的身后摸她的屁股。

家里来了客人,爸爸还会当着客人的面亲她,让她觉得很尴尬。

爸爸对她的亲吻,就算在学校门口也不会收敛,甚至被看到的老师误会,被请去了校长室。


女孩两个妹妹的苦恼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她们除了会被爸爸摸屁股、亲吻,爸爸甚至还会在她们洗澡时进来说要帮她们洗。
作为异性的父亲对女儿的身体从小到大都有着过度的接触,会不会让女儿觉得同为异性的其他男性也可以像父亲这般?

隐性性伤害不正是这样? 没有身体界限,亲密接触没有底线从而导致孩子不懂得保护自己。

美国教育专家切尔西说过,爱孩子需要恰如其分,表达爱也要有尺度和分寸。
张亮在《新生日记》中说,女儿天天趴在自己身上,非常黏人,但他也表示爸爸再爱也不能亲女儿的嘴,要教给她一些自我保护意识。
父母懂得回避的爱,才是最长久深远的。
在我大约12岁时,有一次洗澡中途停气了,妈妈烧了热水之后让爸爸递给我。一向对妈妈言听计从的爸爸这一次无比硬气地说:“你去递,一个女孩子家的怎么能让我去?”
显然爸爸是斗不过妈妈的,但他接过热水后将热水放在厕所门口,敲门告诉我让我先穿好衣服自己出来拿。
那次我突然想到,爸爸已经很久没亲过我了,外出他永远牵着妈妈而不是我的手。从那以后我离爸爸远了点,却感觉到他的爱依旧很深。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就是划出一道身体界限,不用过分亲密的行为混淆孩子对性别意识的认知。

04

聪明的父母
都给孩子划出了界限
养育孩子,是一个看着他们长大,看着他们走远的过程。 从他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与我们生活在一起。

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曾说: 父母真正的成功,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 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帮助孩子成长和独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吗?

并不是, 只要我们学会退出他们的生活。
1⃣️ 尊重孩子的隐私,给予他们独立的空间 。只有拥有一个独立的空间,孩子才有机会在自己的世界里徜徉、幻想,那里有他们最喜欢的东西和最私密的心事。
2⃣️ 与孩子亲密要适度,帮助孩子培养边界意识。 只有父母对孩子的身体的界限有所尊重和保护,孩子才懂得自我保护。
3⃣️ 孩子总是有样学样。 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保持身体的界限感,孩子很有可能会失去对身体侵犯的判断。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与孩子“渐行渐远”,无论是空间还是身体。


推荐课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