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有些人经常想起初恋情人,然后便会后悔。但是人们真的应该相信自己的回忆么?要知道,因为回忆里面的那个人并不一定同样想念你。同样的道理,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在五年前就抱怨没有抓住十年前那次财富机遇;五年过去了,今天又开始抱怨五年前的另一次绝佳机会;相信再过五年,他们还会抱怨没有抓住今天的机会。换言之,不要终日叹息在昨天的遗憾中,否则,今天的失落状态又将成为明天新的遗憾。
很多人往往抱怨当前市场行情不好,后悔以前没有抓住机会。然而,市场行情不好,往往正是创新的契机与起点。何谓“后悔”?我们从来没听说过“前悔”的说法,可见“后悔”的原因便是“回到过去看”,这种人往往停留于历史当中。然而,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应该面向未来,而非面向过去的后悔。
“面向未来”的思维方式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会有什么表现呢?
鲁柏祥:
在平时的工作交流中,有的老板曾让我帮助考察下属的请求,看看哪些员工可以提拔重用。这时,如果在员工当中做简单的调查,得到的信息大多都不客观,因为被考察员工的朋友往往会为其说好话,而其对手往往会说他的坏话。我的做法通常是“无为之中求有为”,找些后备干部很随便地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你可以不经意地发现他们的真实思维方式。
有些人会说当前整个行业、消费者都在变,我们该怎么调整才能适应变化……这种人通常具有面向未来的思维习惯,这时我会建议老板可以进一步对这些人进行重点考察与培养,往往大有苗头。
而另一些人在我们整个交流过程中都在谈论过去,他们往往会说我们公司是怎么发展过来的,当年几个人打天下是多么艰苦,而现在的年轻人是怎么怎么不行……这种人虽然曾经对公司有过贡献,但他已经躺在功劳簿上,他们看不到前面,对过去则看得越来越清楚。他们的思维已经停止,容易迷失方向,对公司不利。
能胜任一个岗位需要具备很多因素,而不能胜任只要有一个原因就够了。因此,我也会向老板建议:这样的人应该尽早作出调整,不管他当年对公司的贡献有多大,因为企业必须永远面向未来。
正如上图中的曲线,大多数人推断:曲线会像前面那样波浪形地走下去。因为他们都根据过去推断未来,而实际上未来与过去未必有必然的联系。否则,怎么会有“9·11”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不事先阻止呢?张五常也曾经说过:“以股票市场为例。风水派常用股市成交量的升降来推测股市走势,其准确性与风水先生的水晶球差不多。然而,此派盛行那么多年,像风水那样,信者大不乏人。”
未来怎么走,其实不取决于过去,而取决于目标。因此,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多讲未来,少讲过去。
再形象点说,挡风玻璃与后视镜中,我一定选择前者。实际上,即使最懒的司机,也一定会将挡风玻璃擦得干干净净。如果在高速公路上,一张报纸迎面盖在挡风玻璃就有可能闯祸,而没有后视镜的车子通常是可以前进的。因此,与后视镜相比,挡风玻璃的面积要大得多。再比如,有些F1赛车甚至没有后视镜。这说明,路越好,车速越快,司机越要向前看,就越要关注前方。
透过挡风玻璃,我们看到的是未来;而透过后视镜,我们看到的是过去。驾车中看清方向最重要,否则就会“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前方比后方重要,所谓“瞻前顾后”,后面只需顾及就可以了,而前方则需要我们远看。
所以说,市场竞争越激烈,市场发育越充分,市场变化越快,就越要向前看,没有时间左顾右盼,这与百米冲刺有着一样的道理。未来的企业竞争,是速度的竞争,企业拼的是到终端用户的速度,“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搞清楚未来才是关键所在,优秀的经理不会对过去耿耿于怀,辨清目标和方向才是经理人的首要,但同时要对过去和周边情况进行适度的检讨。也就是说,把握顾客需求是企业的第一要义,但同时也要适当兼顾历史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