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路在隐身
发布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明治在中国越卖越亏 ·  2 天前  
t0mbkeeper  ·  又来作案了!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路在隐身

王路:孔子的伤心,宰予的不幸

王路在隐身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7-31 22:00

正文

在孔子很多弟子里,他对宰予,是非常苛求的。


孔子说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这是很重的话,只是白天睡个觉,为什么要受到这么重的批评!


换个弟子,孔子还会这么讲吗?


也许不会。钱穆先生就说,孔子对宰予苛责似乎太严。


为什么偏偏是宰予?这么一个聪明灵巧的人,独独受到如此苛责,是孔子偏心吗?


不是。


因为宰予是个不幸的人,是个难以挽救的人,所以对他更加苛责。


宰予的不幸,并非因为没有才华。相反,他才华很大。一个人如果气禀不足,越大的才华,就意味着越大的危险,越聪明,就意味着越大的破坏力。


什么叫气禀不足?不是身体弱,意志力薄,而是冷漠寡情,缺乏仁爱。


如果一个人缺乏自爱,缺乏对众人的爱,那么,越大的才华,越聪颖的领悟力,越是障碍。宰予就是这种人。


宰予说:三年之丧,似乎太久了。


这并不是宰予不想服三年之丧。只是他想和孔子讨论一下三年之丧的必要性。宰予喜欢问问题,也善于思考。他曾经问孔子:你天天讲仁,如果告诉你,仁在井里,你会跳井吗?


宰予说,君子要作礼、作乐——这正是孔子的教诲,宰予喜欢拿孔子的教诲来诘问他——三年不作礼,礼就坏了,三年不作乐,乐就崩了。居丧三年,不习礼乐,礼坏乐崩,怎么行呢?


宰予又说:三年太久了!旧的谷子吃尽了,新的谷子收割了,连钻燧取火的木头,都换了一茬又一茬——过去取火,春天用榆木柳木、夏天用枣木杏木、夏末用桑木柘木、秋天用柞木楢木、冬天用槐木檀木——怎么能够永远沉浸在亲人去世的伤痛中呢?生活还是要继续的,经春历冬,一年过去,太多事情改易,守丧至此,也就可以了吧?


宰予说的,不是完全没道理。当时虽有三年之丧,但认真遵守的人并不多。与其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何如认认真真居丧一年呢?


宰予提出的,不单是那个时代流行的态度,从古至今,莫不如此。


我初中时,同桌说,他奶奶得了癌症,住院几个月,后来拉回家了,等死。为什么?治病是个无底洞,有多少钱都得扔进去,人又受罪,干脆拉回家吧。


朋友写过一篇文章,《奶奶的信仰》。他奶奶晚年信佛,天天烧香念佛。信佛之后,脾气似乎更大了。他的姨奶是个干净自立的老太太,去世前身患绝症,生活不能自理,他奶奶天天祈祷,希望姐姐往生净土,但病人业缘未尽,又活了半年,整天躺在屎尿堆里,饱受虐待。后来,他爷爷得病,生了褥疮,半昏迷,他奶奶一把拔了氧气管,说:“你就安心走吧,大家都活得挺好。”——他写道:“顶着亲戚、子女的压力,拔掉氧气管,断绝爷爷的痛苦,这才是根本智慧;下手如此果断,不拘泥感情,情愿承担俗世谤毁,也极有境界。总之,这件事,我,我妈,还有其他人都是做不到的。……我奶奶最终的理想是菩萨戒。我一直把这个当作笑话,现在看来,实受菩萨戒的老太太,应该就是我奶奶这样。”


有亲戚说,老人最好别活太大,受罪,家人也受累。到了差不多的年纪,生个病,子女伺候两年,就死掉。这样,子女也尽孝了,老人也走得利索,是最好的。


活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死人呢?既然三年之丧,徒有其表,教人作伪,何不改成一年?


宰予希望老师给他个解释。


孔子就问他:父母过世不久,你就吃稻米、穿锦衣,心安吗?


宰予知道,孔子希望他说不安。


如果说安——“你怎么能心安呢!还有良心吗?太薄情了吧!”——别人会这样斥责。


虽然当时很多人早已不再严格遵守三年居丧的礼,但还会表面上敷衍一番。虽然不孝,也要装作孝顺的样子,不是要讨父母欢喜,是怕别人笑话,舆论谴责。很多东西,里子烂透了,面子还要维持,三年之丧,就是典型,宰予注重实际,他说:


安。


究竟他是不是真的心安,无从知道。因为这里只是讨论礼制,并不是真的自己居丧。然而,必定可以知道的是,一定有很多人,是心安的。


父母去世了,你吃肉、喝酒,心安吗?


很多人心安,但不好意思承认。承认心安,就显得自己不堪,不仁不孝。然而他们的一切行为举止,都暴露了。既如此,何必拘于虚礼?难道逝去的亲人,应该阻止生活不再向前吗?吃肉喝酒,快快乐乐,继续往后生活不是很好吗?——宰予要问。


宰予不像孔子。孔子是理想主义者,宰予注重实际。孔子喜欢的弟子,子路、颜回,都是有理想主义情怀的,而对宰予、子贡、冉有这些注重实际的人,孔子要更严厉些。


宰予说:安心。


他不怕天下人骂他。有人因此很欣赏宰予,古代有个叫缪协的就说:你以为宰予真的安心吗?并不是。只是因为有太多这样的人,宰予故意假借时人的态度,装成自己的态度,到孔子面前找骂,虽然自己被骂,但能够借此让天下人明道,也是值得的。


宰予以为,孔子要骂他。


但孔子不是一般的老师。


孔子没有骂他,没有说:你怎么可以这样。


孔子说:既然你心安,就这样做吧。


宰予有点震惊。


他希望老师反对他,希望老师给个三年之丧的理由。


然而,老师没有。


老师说完,又补充了几句:君子居丧时,吃到美味,也不感到可口,听到乐曲,也不感到快乐,闲居静处,心里总是空荡不安。所以君子不那样。现在,你既然心安,就那么做吧。


宰予无话可说。


他以为老师固执地坚持三年之丧,必然有他的理由。然而,老师似乎也没有很决绝地坚持。


宰予只好出去了。


宰予出去后,孔子说话了。


孔子是这样的老师:有时候,他不当面批评弟子。有些话当面说,过于严厉。人说话时,争到急处,往往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很多道理要事后讲。当面争,情绪起来了,什么道理都听不进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孔子并没有说很多。三位弟子走了,曾皙留下来,孔子就跟他多说一点。有一次,樊迟装成向孔子请教的样子,实际上是不想学了。孔子也没当面批评。等他走后,却把意见传给别的弟子,叫樊迟知道。


宰予走后,孔子说:宰予不仁呀!孩子出生三年,才从父母怀抱里下来,三年之丧,是天下通行的做法,宰予对父母的爱,就没有三年那么久吗?


孔子的叹息,不全是针对宰予而发。这个世界上,实在有太多人,像宰予那样。难道对他们都失望吗?对他们失望,于事有补吗?


孔子没有斥责宰予,似乎默许了他。


然而,这种默许,是更深的斥责。批评一个人,无论话多重,都不会太重。太重的批评,是放弃他,不再批评他。


宰予的回答,让孔子失望伤心。说到底,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人多情,有人寡情,有人重义,有人重利——原没有办法勉强。


宰予说心安,实在让孔子深深地伤心了。


虽然伤心,孔子却理解宰予。孔子说,“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通常的解释是:宰予对父母,也有三年的爱吗?


我想从另一种角度解读:宰予在父母那里,也曾得到过三年的爱吗?


孔子虽然叹息宰予的不仁,却也想告诉弟子,宰予这样,也许不全是他的错。——宰予之所以对父母没有太深的感情,也许是他从小并没有从父母怀抱里得到三年的爱吧!


孔子虽然深深不能肯同宰予,却向弟子提出了一种可能。孔子不能肯同宰予,是孔子的仁。孔子理解宰予,是孔子的恕。


孔子想告诉弟子,纵然一个人不仁,也不要着急批评他,如果了解他的过往,也许能发现他之所以不仁的缘由。有人不曾得到爱,就吝惜给予别人爱。不仁的人,本身也是不幸的呀!


一个不幸的人,还有救吗?一个人从来不曾被爱过的人,还有爱别人的能力吗?一个从来不相信仁爱是近在眼前可以践行的人,还会好吗?


如果一个人,因为从来不曾得到关爱,也吝惜给予关爱,他这一生一世,也许得不到温情了。


在他眼里,仁爱确实是太遥远的,虚无缥缈的东西。他认为谈这些的人,都是迂阔的,不切实际的,不可救药的。


然而,人在出生之初,能不能得到关爱,又岂能是自己决定的?


得不到爱,就不施予爱,这就是以怨报怨了。


以怨报怨的人生,永远没有光亮。以怨报怨,不是放弃别人,而是自暴自弃。


一个幼年缺少关爱的人,成年之后,只要能渐渐学着关爱别人,就还有救。——虽然这很难。别人都不爱我,为什么我要去爱别人?因为这是自我救赎的唯一道路。


宰予是不幸的。他很怀疑“仁”在世间行得通,所以,他要凭借聪明,反复诘问孔子:“井里有仁,你跳井吗?” “居丧期间,食稻衣锦,为什么不心安?”


关于跳井,孔子是这么回答的:


君子可以去井口看看,但不会跳下去——井里真的有仁吗?——君子可以被欺骗,但不会因此糊涂。


如果人的一生,被自己无法选择的关系深深定义了,再也不能改易,难道不是因受到欺骗而放弃了真相?


孔子理解宰予,他能够看到宰予的生命如同暗夜沉沉毫无光亮。他希望宰予践行仁爱,从暗夜般的生命中抽身而出。孔子始终相信,为学对于气禀、遭际,皆可以有所补救,但势必付出倍于他人的努力。


这正是孔子之所以格外苛责宰予的缘故。


这种努力,并不在才华和聪明,而在踏实刻苦地践行仁爱。“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然而,宰予不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何灰暗,有何缺憾,相比老师的教诲,他更相信自己的聪明,更相信自己的经验和判断。老师太迂阔了,太理想了,而自己是灵活的,精明的。他不认为自己需要努力什么,自己的才华已经远远超过别人了。他白天睡觉,觉得这并没有什么,如同食稻衣锦,生活的快乐,为什么不享受!


孔子并非因为宰予偶然白天睡觉而批评他,而是因为,他发现这个弟子,根本不认为自己需要努力,根本看不到自己生命的灰暗和缺憾,根本不相信老师的教诲。


孔子之所以痛心,并非因为绝顶聪明的弟子不相信自己的学说,而是因为,这样不幸的人,却见不到自己的不幸,不肯努力,那就永远不能走向自我救赎的道路。这正是“下愚不移”。对此,孔子唯有伤心喟叹: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还能责备他什么呢?一个人纵然不幸,只要自己不肯放弃自己,就有希望。如果连自己都放弃了,还能拿他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