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容来自中国财经网
,谢谢。
国内晶圆制造28纳米制程再获突破,根据厦门日报报道,近日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厦门)有限公司(下称“联芯”)顺利导入28纳米制程并量产。
联芯是由厦门市政府、联电以及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三方合资新建的12寸晶圆代工厂,其28纳米制程技术就来源于联电。
今年一季度,联电正式量产旗下最新的14纳米制程技术,按照相关规定,可以向子公司联电输出28纳米技术。
所以在今年三月底,联电就表示,将尽快推动联芯导入28纳米制程。
没想到布局速度这么快,刚过去一个多月,联芯就实现了28纳米技术的量产。
据悉,联芯目前的量产良率高达94%,刚导入就能取得这么高的良率确属不易,也证明了联电28纳米制程的稳定性。
目前,联芯月产能为6000片,预计今年年底月产能可达1.6万片。
随着联芯28纳米制程工艺顺利量产,未来将快速带动厦门甚至福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形成,也将增加国内28纳米晶圆出货量在全球市场的出货占比。
根据拓璞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此前中国大陆本土纯晶圆代工厂商只有中芯国际量产了28纳米制程晶圆,但其28纳米晶圆产能全球占比不足1%,与台积电(66.7%)、格罗方德(16.1%)、联电(8.4%)仍有较大差距。
预计联芯28纳米制程的快速量产未来可能会对中芯国际28纳米的布局产生较大影响。
虽然中芯国际28纳米制程工艺已在这之前开始量产,但从产品规格来看,中芯更多偏向中低端的28纳米Ploy/SiON技术,对于高端的28纳米HKMG制程工艺涉足并不深,而联电授权联芯的28纳米在量产时间上领先中芯国际两年,技术水准也相对更加全面和稳定。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1286期内容,欢迎关注。
关注微信公众号
半导体行业观察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更多内容
回复
科普
,看《第三代半导体科普,国产任重道远》
回复
争霸
,看《晶圆代工争霸战四部曲(了解各晶圆厂的前世今生,非常详细!建议收藏!) 》
回复
指南
,看《半导体专业留学海外指南(1): 专业方向选择》
回复
财报
,看《18家半导体企业财报汇总,几家欢喜几家愁》
回复
国产手机
,看《谨以此文献给国产手机背后的劳动者》
回复
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