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怎么放出这些留言,但是真的是太多人要我写赫莲娜了——我又没有收欧莱雅的钱,你们这么催真的大丈夫吗?想想我要不要给我在欧莱雅上班的同事打个电话……
简单粗暴的一个“太长不看版”:赫莲娜原来的伶俐作风,被欧莱雅收购之后变得温和了不少,产品也更加偏稳重而不是像之前那么快意恩仇。
这位女士出生在波兰(你听什么什么“斯坦”和什么什么“伯格”就知道这人十有八九是犹太人,比如“爱因斯坦”,“维特根斯坦”,“斯皮尔伯格”,而且很可能是东欧犹太人),从小家里开杂货铺的。
但是人家天生丽质,而且对于“艺术”和“时尚”有天生的敏锐(这一点可以从后来鲁宾斯坦女士在巴黎各种时尚沙龙以及和艺术家的交往中看得出),这使得这个姑娘在二十岁移民去澳大利亚之后迅速在墨尔本脱颖而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大概就是说年轻时候的赫莲娜·鲁宾斯坦。有图有真相,1908年(实际上这时候鲁宾斯坦女士已经三十出头)的画像是这样的:
没有钱也没有关系,几乎不懂英语,也不知道这孩子怎么做服务生的——反正人家熬下来了,而且居然凭借自己的美貌把旅行箱里面自己带的一点儿护肤品卖了个一干二净……
于是赫莲娜就想——既然你们人傻钱多,我干嘛不自己做一点护肤品?
刚好她叔叔在澳洲有好多好多羊(澳洲吗,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挥动鞭儿响四方……不好意思,又出戏了……),而当时赫莲娜自己带的产品主要就是绵羊油((国货)郁美净和羊毛脂的八卦),于是生意就做起来了。
迅速售空,货架上几乎没有产品,销售额取决于打包速度……
然后,赫莲娜的生意越做越大,从墨尔本到悉尼,她离开澳大利亚的时候已经有10万美元了(二十世纪初的十万美元!)。然后赫莲娜开始在伦敦开护肤(和时尚)沙龙,嫁了一个了不起的出版人(有媒体支持了,她这一任的老公还出版了著名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噢,没看过的就别看了,少儿不宜),移居法国巴黎。
在巴黎,赫莲娜打交道的都是毕加索和达利这样的大牌,总之她的格调越来越高了。
一次世界大战一开打,赫莲娜就去了纽约,迅速和她终生的对手——伊丽莎白·雅顿同学——开撕,这两人撕了一辈子,都活了很大岁数,并且在前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去世,大概这样的对手存在是赫莲娜九十高龄仍然上班的原因吧。
高手是多么的寂寞……
好了,八卦结束,居然写了快一千字……
鲁宾斯坦女士的风格是比较激进的,这个是我的一个前辈告诉我的,我没有查证过,因为现在google到的赫莲娜产品的配方,基本上都已经是1973年这个品牌卖掉之后的了(以前没有互联网嘛),而且这个品牌被卖过两次,第一次给了Colgate,第二次又转手给了欧莱雅。
哦,又跑题了,说风格呢。
赫莲娜产品之前的风格是比较猛的,按照我的那位资深前辈的说法,鲁宾斯坦女士一直和外科医生交往,在当年基础研究不多的情况下就对“果酸”和“整形手术”很热心。
具体护肤产品配方我实在是找不到了,抱歉抱歉。(彩妆的部分我也不去谈了,因为不在行。)
那么现在的配方呢?
现在的配方肯定不是当年进攻凌厉猛打猛杀的路线了。
比如绿宝瓶(悦活新生修护精华露)。
从美丽修行上查到的配方表来看,这个配方为了保证使用感,加入了【酒精】(量不算小),还特别用了一个克莱恩(一个原材料供应商)给欧莱雅特供的增稠剂【聚丙烯酰胺基二甲基牛磺酸铵】。
这个原材料组合如果做得好的话,的确可以做到如同“冰雪消融”一般的肤感,如春风化雨。(我认识一个配方大师说的)。
哎哎哎哎,说产品,不要说肤感。
好好好,由于有不少量的【酒精】,从我的角度来看对于超级敏感皮的朋友,可能要先实验一下再决定要不要买(毕竟不便宜)。
保湿成分主要来自于【甘油】和【丁二醇】,抗氧化类的功效主要来自于【泛醇】。有一个讨巧的成分是【咖啡因】,有朋友反馈说第二天早上起来觉得神清气爽,这个成分可能贡献良多。
但是由于是“悦活新生”系列,按照导演的剧情设定必须要有一点促进新陈代谢功能吧——来点酸好不好?
配方师已经不复一九七零年代的勇猛精进,没有用【甘醇酸】,没有用【水杨酸】,甚至没有用【葡萄糖酸内酯】这样的相对保守的酸,而采用了【柠檬酸】和【滨海刺芹提取物】……
这样一来的确是适用面积增加了很多——温和很多,适合更多人了,但是风格也就不复当年了。
仍然是好东西。
不过已经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往期推荐
▼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回复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美白 | 痘痘 | 黑头 | 敏感 | 孕妇 | 面膜
甘油 | 洁面 | 螨虫 | 保湿 | 激素 | 成分
毛孔 | 防晒 | 抗老 | 刷酸 | 防腐 | 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