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南日报
云南日报是中共云南省委机关报,1950年3月4日创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春城  ·  云南一地突发地震!多地网友表示震感明显 ·  14 小时前  
掌上春城  ·  昆明市政府发布任免职通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云南日报

云南5人(组)荣登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云南日报  · 公众号  · 云南  · 2024-11-12 16:49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中,云南的5人(组)光荣上榜。包括见义勇为的和仕中、敬业奉献的茶应明和李玉华夫妇、方震东以及杨有光,以及孝老爱亲的芶大荣。文章详细描述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云南5人(组)在“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上光荣上榜。

其中包括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不同领域的优秀人物。

关键观点2: 和仕中为营救落水少年不顾个人安危,跳入冰冷的水中,展现了见义勇为的精神。

他的英勇行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终成功将少年救上岸。

关键观点3: 茶应明和李玉华夫妇四十年来坚持为村民放映电影,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欢乐。

茶应明去世后,李玉华接过了丈夫的电影放映机,继续为村民放映电影,体现了敬业奉献的精神。

关键观点4: 方震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低纬度、高海拔地带的高山植物园,收集庇护了丰富的植物资源。

他的工作不仅限于学术研究,而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为生态保护做出了贡献。

关键观点5: 杨有光作为第三代守桥人,信守心中的责任和使命,守护滇越铁路人字桥32年。

他坚信即使再危险、再辛苦,工作总得有人做,桥总得有人守。

关键观点6: 芶大荣二十多年如一日照顾着肢体残疾的妻子和行动不便的岳母。

他每天凌晨起床干农活,回家做家务,给家人喂水喂饭、换洗衣物,展现了孝老爱亲的精神。


正文

11月12日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

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


云南5人(组)光荣上榜

他们是

↓↓↓


见义勇为“中国好人”

和仕中


敬业奉献“中国好人”

茶应明 李玉华

方震东

杨有光


孝老爱亲“中国好人”

芶大荣


好人是看得见的标杆,榜样是最明亮的灯塔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
来自云南的他们向上向善的故事
一同汲取榜样的力量!

见义勇为“中国好人”


和仕中,男,白族,1971年1月生,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营盘镇恩棋村委会梭罗寨村村民。2024年3月24日,和仕中在赶集途中遇到有人落水。危急时刻,53岁的和仕中不顾个人安危,毫不犹豫跳进冰冷的澜沧江中,营救落水少年。和仕中的第一轮施救,将少年托举前行了20多米,为后续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终在及时赶到的民警的支援下成功将少年救上岸。



敬业奉献“中国好人”



茶应明 ,男,彝族,1962年1月生,李玉华,女,彝族,1968年8月生;二人均系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红岩镇村民。茶应明是一名电影放映员,从1980年开始,妻子李玉华就经常陪同丈夫去村子放电影,为村民带去欢乐。2020年茶应明去世后,李玉华接过了丈夫手中的电影放映机,接续为村民放映。40多年间,夫妇俩共为当地群众免费放映电影4000多场,观众达100多万人次,用光影守护着村民的“精神家园”。



方震东,男,1964年10月生,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理事长。大学毕业后,方震东一直从事高山植物研究工作,他和植物打了一辈子交道,做研究、写报告,把迪庆高原丰富的植物资源写进书本里、装入画册中。但他又不仅仅是做学问的研究员,他把书“写”在了高原大地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低纬度、高海拔地带高山植物园。经多年努力,如今植物园内收集庇护了蕨类植物30余种,种子植物1000多种,大量的植物种类在这里生长繁衍,形成了一个难得的物种基因库。



杨有光,男,1973年7月生,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远工务段人字桥保安分队队员。32年前,18岁的杨有光成为了预备役民兵,作为第三代守桥人,他信守心中的责任和使命,践诺守护滇越铁路人字桥,保障火车顺畅通行,一守就是32年。但是他一直坚定地认为,即使再危险、再辛苦,工作总得有人做,桥总得有人守,用一生来做好一件事,值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