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的2019年三季报已经披露完毕,在看过了不少可转债基金的三季报之后,我最直观的感受是
随着投资者教育的普及、可转债打新人数的增加、上市公司将可转债作为募资的常规手段,这一昔日小众的投资标的正在日益受到关注。
18年几乎没有下跌的中证转债指数19年涨幅可观,攻守兼备的特点突显
以前的可转债基金可被称之为是小家碧玉,各家可转债基金的规模都不大,很多基金常年稳定在几个亿的规模上。也许是2018年的熊市行情给了投资者不小的教训,也许是
可转债基金在2018年四季度到2019年一季度中将其攻守兼备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少可转债基金的规模持续增长。
用小家碧玉来形容可转债基金已经不那么恰切了。
2019年三季度,主要股指均取得正收益,创业板指涨幅较大。中证转债指数三季度上涨3.62%,涨幅大于沪深300与中证500指数。
2019年三季度,共有5只可转债强赎退市,它们是安井转债、生益转债、宁行转债、隆基转债、平银转债。
其中,宁行转债与平银转债是可转债基金格外青睐的大盘转债,2019年半年报中,大多数可转债基金都有配置宁行或平银转债其一。
宁行转债与平银转债的强赎给可转债基金的三季报留下了悬念,因为基金经理必须对自己的投资做出相应的调整。
考虑到市场上大盘转债存量有限,因宁行转债与平银转债强赎而空缺的仓位将考验基金经理的调仓选债能力,也将影响可转债基金2019年四季度的收益风险特征。
展望2019年四季度,可转债的供给数量依然可观。
浦发转债已于2019年10月28日发行,交通银行、顺丰控股、川投能源等规模较大的可转债也在排队等候发行。
尽管可转债基金在2019年三季度普遍规模增加较大,但可转债市场的扩容依然会给可转债基金以投资机会。可转债基金未来的表现,依旧值得期待。
受到集思录一位前辈的委托,我将自己追踪的可转债基金从5只扩大到6只,新增对汇添富可转换债券基金的追踪。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这6只可转债基金三季度以及今年以来的表现。
三季度中,总的来说兴全、中欧、汇添富可转债表现不错。
从2019年的收益率看,中欧、汇添富、博时可转债表现优秀。
尽管兴全可转债与易方达安心回报债券2019年以来涨幅稍逊,但这两只基金的可转债仓位都低于正统可转债基金,我们在对其进行评价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长信可转债在李小羽经理离任之后,表现不佳,其原因后文将详细探讨。
长信可转债在李小羽经理离任后,由李家春经理接手管理。6月25日长信可转债增聘吴晖经理,9月17日长信可转债增聘倪伟经理,
长信可转债目前由三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
从三季报披露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看,吴晖与倪伟经理还都是新人。
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而言,基金经理的更换可能将对基金的投资风格发生重大影响,这一点在长信可转债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长信可转债的投资风格已经从李小羽经理在任时期的高转债仓位集中投资逐渐变为了低转债仓位分散投资,由此带来的显著变化就是基金的进攻属性降低,基金的波动率降低。
从19年以来前五大重仓债券的投资上看,长信可转债的个券投资集中度连续两个季度显著下滑。
从近七年以来,长信可转债前十大重仓债券的投资看,
这种下滑是极其明显的,可以说完全改变了长信可转债以往的投资风格。
长信可转债2019年三季度基本面概览
长信可转债目前重仓持有中国石油的两个可交换债,但2019年全球原油需求不振,国家油价在50-60美元附近震荡,中国石油正股持续下跌。目前,17与18中油EB的溢价率已经高达40%+
尽管17中油EB和18中油EB到期的税后收益都与货币基金相仿,但这种配置会极大削弱转债投资组合的进攻性。
若看好后市的原油行情且维持相对稳健的配置,选择中国石油正股,外加配置G三峡EB1可能效果会更好。
从基金规模的变动上看,长信可转债的基金规模持续增加。
可能是受制于新增资金的扰动,长信可转债三季度的转债仓位与二季度相比也有了明显的下滑。
长信可转债目前持有的处于转股期的可转债数量高达54只,摊大饼的分散投资风格显著。
对于长信可转债的新变化,投资者应该从自己投资的目的出发对基金进行重新评估。
若您期待的可转债基金是高仓位高集中度投资,期望基金表现有高弹性,那么长信可转债当前可能已不再符合要求。
但如果您想配置的可转债基金是中等仓位分散投资,期望基金的表现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那么长信可转债依然符合您的投资要求。
如果说长信可转债在更换了基金经理之后,基金的投资风格大变;那么,兴全可转债则是反例。
在更换了基金经理之后,兴全可转债的投资风格一如既往保持了稳定。
兴全可转债的基金总规模在2019年三季度里基本保持不变,2019年以来兴全可转债的基金总规模也是变化甚微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基金经理对基金资产的管理。
兴全可转债2019年三季度基本面概览
兴全可转债的转债仓位在19年三季度中基本不变,股票仓位略有上升。
从投资的风格看,兴全可转债延续了往日分散投资的特点。
前五大重仓转债的仓位稍有下滑,
基金在三季度结束时持有60只处于转股期的可转债。
很显然,这是一种摊大饼的分散投资方式。
纵观兴全可转债的投资集中度变化,
杨云经理任内,兴全可转债也是大仓位高集中度投资,张亚辉经理任内逐步变为了分散投资,虞淼经理延续了分散投资的思路
,基金持仓的前十大债券的集中度自2018年以来持续下滑。这可能与可转债大量发行,个券选择过多,基金经理追求稳健投资的思路有很大的关系。
与当前的长信可转债和兴全可转债全然不同,中欧可转债则是另一种典型——高仓位高集中度转债投资。
中欧可转债的基金经理刘波原本是长信可转债李小羽经理的搭档
,从中欧可转债成立以来的表现看,
刘波经理几乎继承了李小羽经理原有的优点,且摒弃了偏投机风格的个股投资缺点。
从中欧可转债的业绩看,基金表现非常优秀。
2019年三季度,中欧可转债规模暴增
,在这种情况下,刘波经理能够战胜中证转债指数且保持高仓位高集中度的投资实属不易。
从可转债和股票的仓位看,与19年二季度时相比,仅仅是小幅下降。
当前,中欧可转债的可转债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100%,说明刘波经理进行了债券正回购操作,当前的中欧可转债持仓是带有些许杠杆的。
19年三季度,中欧可转债的前五大重仓债券的持有集中度有所下滑,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平银转债的强赎退市。
中欧可转债延续了集中投资的风格,且投资思路非常清晰。
依然坚定看好银行转债,
因此在平银转债退市后,基金增持了苏银转债(正股:江苏银行),并提升了光大转债的仓位。基金当前持有的圆通转债(正股:圆通速递)、福能转债(正股:福能股份)也都是快递与电力行业内优质的公司。
与摊大饼分散投资的长信、兴全可转债相比,中欧可转债因集中投资的风格,
目前持有处于转股期的可转债数量大大少于前两者,仅为29只。
投资中欧可转债的投资者可能需要忍受基金因高仓位高集中度投资所带来的短期波动,
对可转债基金杠杆有一定偏爱,喜欢大波动的投资者可以考虑配置中欧可转债。
有可转债证券分析能力的投资者,应该对中欧可转债持仓的重仓债券进行审视,看重仓债券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标准。
考虑到中欧可转债持续优秀的业绩,未来基金规模若持续增长,投资者非理性的申赎也可能影响基金的投资收益。
因过钧经理2019年以来才参与博时转债增强债券的管理工作,故而我没有 对该基金的历史规模以及前十大重仓债券的仓位进行统计,主要原因在于我认为邓欣雨经理的管理水平比过钧经理差了不少,统计结果的意义不大。
博时转债增强债券的投资风格与中欧可转债极为相似,
可转债投资的集中度高,即便剔除19国债01的投资,前五大重仓债券的仓位也接近40%。因为是集中投资,故而在个券选择上有明确的配置思路,
过钧经理
在基金三季报中
强调自己进行了水电、银行、非银、光伏等行业的可转债投资。
与一二季度相比,博时转债增强债券的可转债仓位连续两个季度约85%下滑到了当前约78%的仓位,不知是随着市场的上涨,过钧经理有意控制仓位,还是因为随着宁行与平银转债被赎回,当前市场上缺少高性价比的可转债投资机会。这一点,我们要在四季报中进行观察和确认。
博时转债增强债券2019年以来的表现出色,与之相伴的烦恼和中欧可转债一样——基金资产规模的快速膨胀。
与二季度相比,博时转债增强债券的规模暴增近78%,尽管三季度结束时A+C类的资产规模尚不足11亿,规模比较合理,但基金依然进行了大额资金的限购。
汇添富可转换债券的曾刚经理也是老将了,自2013年2月以来就一直参与汇添富可转债基金的管理。之所以一直没有追踪该基金的表现,是因为
曾刚经理的可转债投资十分激进,攻击性极强但防御力微弱。
2015年股灾之前,曾刚经理没能及时降低转债仓位,导致了基金净值超过50%的巨大回撤。
在对曾刚经理进行了仔细研究之后,发现他的可转债投资还是特点非常鲜明的,
如果投资者能够有效判断股市温度,扬长避短,汇添富可转债也依然是很不错的转债投资工具。
受益于2019年的良好投资业绩,汇添富可转债的规模在三季度急剧膨胀,单季度暴增136%,目前基金也进行了对大额资金的限购。
汇添富可转债当前的投资风格与博时转债增强债券比较相似,前五大重仓债券持仓的集中度以及可转债仓位都相差不大。
19年三季度末
,
汇添富可转债
持有的处于转股期内
的可转债数量为
38只,
也与博时转债增强债券极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