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0年钢材需求增速将低于2019年水平,但是绝对量不会出现负增长。
基于对疫情演变的预期,钢铁市场关键的时间节点:
3月1日、 4月1日、5月1日。
市场压力主要在4月1号以前,而市场机会在“十一” 以前。
预计今年上半年钢铁价格出现一个的 V 型走势,3季度或仍震荡向上。
预计疫情峰值出现在 2 月中下旬,3月下旬基本实现新增病例趋零,4 月份进入巩固胜利成果阶段,6月份表现结束。
“疫情”期间,钢铁市场行情走势是由“疫情”防控发展关键节点所主导;
“疫情”结束后,市场行情走势由钢材终端需求释放强度所决定。
疫情期间,消费抑制,供需在时间、空间上的结构错配,在需求同比不降低的前提下,错配将在二三季度产生反向的影响,驱动价格回升。
在疫情之下,市场已经度过了心理冲击阶段,期货市场从假期后大幅跳空低开,到本周修复期现贴水、期限价差形成远月升水结构。
现货市场开始在贸易商之间有了交易,后期预计2月份以前为雌伏期间,3月底以前为启动期,4月底以前为恢复期。
5月初前后,将进入增长期。
2 月份市场处于雌伏状态。
疫情还在发展,范围波及全国,人员流动和物流严重抑制,钢铁供需两端绝对量减少。
通过数据的聚类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到疫情的分布基本集中在胡焕庸线下部,除湖北外,受影响最大的区域围绕京津冀、江浙沪和华南区域等地,既是钢铁生产主区域也是钢材消费主战场。
防控措施严格,需求启动慢,供应被迫减量。
房地产销售停滞,工地开复工慢,各地公布的复工时间集中在2 月底。
同样,制造业受制于物流和人员不整影响,复工推迟和生产恢复缓慢。
预计2月10 号以后会有一定量的交易性需求产生,20 号以后终端需求开始恢复,需求量应该明显低于正常月份,测算钢材需求比正常时期会减少 3600万吨。
供应端受物流、钢价下滑和原料供应等影响,会相应采取降低废钢比、检修、限产等措施减量。
预计2月份减产力度会大幅提高,部分企业发现疫情致停产,主动、被动检修、限产会造成开工率的大幅下降,减量大约在 1800 万吨,供需差 1800 万吨转化为库存。
本周钢材总库存至 3040 万吨水平,其中,社会库存至 1890 万吨水平,钢厂库存至1150 万吨水平。
按照 1 月末总库存数 2350 万吨,加上本月的供需差 1800 万吨, 2 月底钢材总库存预计约在4100~4200 万吨水平,达到 2015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社会库存约在 2350 万吨水平,钢厂库存约在 1800 万吨水平。
3月上旬库存还有可能增加。
在库存压力和疫情的不确定性双重影响下,钢铁企业短期将面临流动性的压力,进一步限产、停产。
供应端的显著缩减,才是真正的市场底部,而从本周来看高炉开工率仍在80%以上,并未显著下降。
随着时间推移,疫情对市场造成的影响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