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物制品圈
资源分享,行业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oArt  ·  Cell Metab | ... ·  2 天前  
生物探索  ·  Nature Biotechnology ... ·  2 天前  
生信宝典  ·  iMeta热点论文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物制品圈

CHO细胞在病毒样颗粒与亚单位疫苗生产中的关键作用

生物制品圈  · 公众号  · 生物  · 2025-01-31 18:30

正文


摘要: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作为生物制药领域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被用于单克隆抗体和重组蛋白的生产。近年来,其在疫苗开发中的应用逐渐崭露头角。本文系统综述了CHO细胞在亚单位疫苗(SUV)和病毒样颗粒(VLP)疫苗生产中的优势、挑战及最新进展,并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

一、CHO细胞作为疫苗生产平台的独特优势

1.1 历史与基础特性

CHO细胞由Theodore Puck于1956年从中国仓鼠卵巢中分离(图1a)。经过多年优化,衍生出多种高产细胞系(如CHO-DXB11、CHO-GS-/-),其特点包括:
  • 高产量:批次培养可达0.1–1 g/L,补料培养可达1–10 g/L;
  • 安全性:对多数人类病毒无感染性;
  • 翻译后修饰能力:可进行糖基化、二硫键形成等接近人类的修饰,尽管某些糖型(如α-2,6-唾液酸化)需通过基因工程优化。

1.2 生产流程的灵活性

CHO细胞支持瞬时基因表达(TGE)和稳定基因表达(SGE)两种模式:
  • TGE:利用聚乙烯亚胺(PEI)等转染剂快速生产小批量疫苗抗原,周期短但产量较低(≤1 g/L);
  • SGE:通过稳定整合外源基因实现大规模生产,符合监管机构对单克隆细胞系的要求(图1b)。

图1:CHO细胞系发展历程与生产流程对比

二、CHO细胞生产的亚单位疫苗(SUV)

2.1 已获批的SUV案例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

  • Arexvy(GSK):基于预融合稳定的F蛋白三聚体(引入S155C/S290C二硫键及S190F/V207L突变),在60岁以上人群中预防效力达82.6%(图2a)。
  • Abrysvo(辉瑞):双价疫苗(RSV A/B亚型F蛋白),对孕妇接种后可降低81.8%的婴儿重症风险。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疫苗

  • Shingrix(GSK):靶向VZV糖蛋白E(gE),去除跨膜域后分泌表达,保护率高达97.2%,成为首个CHO细胞生产的带状疱疹疫苗。

2.2 临床试验中的SUV候选疫苗

巨细胞病毒(HCMV)

  • gB/MF59疫苗:基于HCMV Towne株的gB蛋白,在移植患者中显著降低病毒血症。
  • PC/gB联合疫苗:结合五聚体复合物(PC)与gB,可中和上皮细胞感染,目前处于II期试验(NCT0508963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SOSIP三聚体:通过稳定预融合构象(如Trimer 4571)诱导广谱中和抗体,但需优化糖基化以屏蔽非中和表位。

新冠病毒(SARS-CoV-2)

  • MVC-COV1901(高端疫苗):预融合稳定的S三聚体,对奥密克戎变种具有交叉保护;
  • ZF2001(智飞生物):RBD串联二聚体,三期试验显示6个月保护率>80%(图2b)。

图2:已获批及临床阶段的CHO-SUV疫苗

三、病毒样颗粒(VLP)疫苗的突破与挑战

3.1 CHO细胞生产的VLP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

  • PreHevbrio(VBI):包含S、pre-S1和pre-S2抗原,CHO稳定表达后通过离子交换层析纯化,保护率优于传统酵母疫苗。

新冠病毒(SARS-CoV-2)VLP

  • S-VLP:通过CRISPR敲除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基因,结合亲和层析纯化,在小鼠中诱导高效中和抗体(图3a)。

EB病毒(EBV)VLP

  • 多价VLP:整合gp350、gB、gH/gL等抗原,在兔模型中显示强效中和活性,但需平衡多基因表达效率。

3.2 生产与纯化的技术挑战

  • 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样颗粒(RVLP):CHO细胞自然释放的非感染性RVLP需通过低pH处理、溶剂/去污剂灭活或多步层析清除(图3b);
  • VLP稳定性:脂质包膜易受纯化步骤(如低pH或甲醛处理)破坏,需优化灭活条件。

图3:CHO-VLP生产中的RVLP清除策略

四、CHO细胞疫苗的未来发展方向

4.1 技术创新

  • 糖工程优化:引入人类特异性糖基转移酶(如FUT8敲除)改善抗原免疫原性;
  • 细胞系改造:利用CRISPR/Cas9敲除ERV基因,减少RVLP污染。

4.2 市场潜力与竞争

  • mRNA疫苗的挑战:尽管mRNA平台研发迅速,但CHO疫苗在安全性、储存稳定性及成本上具有优势;
  • 新兴疫苗靶点:针对包膜病毒(如埃博拉、登革热)的VLP疫苗研发加速。

4.3 监管与工业化

  • 工艺标准化:需建立针对VLP的亲和层析填料和病毒清除验证方法;
  • 全球合作:通过国际联盟(如CEPI的“100天任务”)加速CHO疫苗应对新发传染病。

五、结论

CHO细胞凭借其成熟的工业化基础、高产量和安全性,正在从传统蛋白药物生产向疫苗领域扩展。随着对RVLP清除技术和VLP纯化工艺的突破,CHO平台有望成为下一代疫苗的核心支柱。未来,结合基因编辑与新型佐剂,CHO细胞生产的疫苗将在预防传染病和癌症中发挥更大作用。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

生物制品微信群!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email protected]),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不代表本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