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现状:2024年高阶智驾渗透率仍较低。2024年9月国内乘用车L2+智驾渗透率为13.8%。一方面,需求端城市NOA落地效果不佳影响司乘体验,另一方面,供给端无规模效应叠加高成本路线影响车型下探。整体来看,ADAS感知和计算的硬件成本占整车BOM的3-5%左右。目前城区NOA功能主要用于30+万元车型,高速NOA功能主要用于20+万元车型。
变化:供需两端积极变化,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1)供给侧:2025年开始,现有方案继续带动上游供应链上规模,叠加纯视觉等方案落地,20-30万元城区NOA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同时,比亚迪在10-20万元价格带车型将大规模搭载高速NOA,其他品牌有望跟进。(2)需求侧:端到端架构拉高模型上限,数据/算力仿真体系的逐步积累和优化带来司乘体验的整体提升,法规保证推进与营销加码促进需求改善。
●展望:供需两端均有明显改善,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相关软硬件赛道快速扩容。高速NOA/城区NOA车型渗透率在2023年为6.9%/2.2%,2025年底有望增长到24.8%/14.9%。我们综合考虑规模效应下硬件的降本,纯视觉路线对激光雷达采用率的影响以及芯片国产化等趋势,预计2025年用于高阶智驾的传感器控制器硬件有望达到1314亿元,其中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SoC芯片/域控制器细分市场空间为141亿元/82亿元/45亿元/185亿元/252亿元/782亿元。此外,智驾检测快速扩容,中性假设下预计2025/2030年智驾检测空间预计19.5亿元/46.6亿元。
●机会:智驾赋能主机厂,看好SoC芯片与激光雷达放量。(一)主机厂:数据/算力I仿真体系构筑高阶智驾技术壁垒,中阶智驾核心看产品落地速度,背后是各车企的组织能力。(二)芯片:中高阶智驾带来100Tops量级芯片放量,地平线有望再上新阶。(三)域控制器:比亚迪电子入局,淘汰赛开启格局有望集中。(四)传感器:激光雷达降本落地叠加营销赋能,速腾聚创出货量有望快速提升。(五)智驾检测:法规推进与产品供给增加,空间快速扩容,竞争格局很好。
·投资建议:供需积极变化,智驾破浪前行,看好智驾相关主机厂和产业链的投资机会。(1)主机厂建议关注:建议关注小鹏汽车〔智驾技术第一梯队,车型周期向上;海外组覆盖1理想汽车(训练数据构筑壁垒,智驾加速发展;海外组覆盖),比亚迪(高速NOA加速落地,产品力进一步提升),以及华为系主机厂如赛力斯,长安汽车,北汽蓝谷等。2供应商建议关注:地平线芯片国产化大势所趋,新客户加速智驾带来J6E/J6M放量;海外组覆盖),速腾聚创〔低成本激光雷达,机器人业务开启第二曲线;海外组覆盖),比亚迪电子(智驾域控新玩家,比亚迪加速智驾上车;海外组覆盖),经纬恒润(低阶智驾基盘稳定,盈利拐点有望兑现〔3智驾检测建议关注:中国汽研(掌握智驾检测全能力,法规类检测基盘稳定,非法规类检测高增长),中汽股份(中汽中心子公司,智能网联试验场二期产能爬坡向上儿
·风险提示:高阶智驾车型销量或不及预期;智能驾驶事故影响消费者需求﹔高阶智驾相关法规落地速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