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笔者来到北方一座三线城市。城市本身并无特殊,然而当地出租车的计价方式十分“有趣”:起步价5元3公里,之后每0.6公里1.5元。“有趣”的在后面——计价每跳2次,单价增加0.5元。也就是说4.2公里之后,单价变成每0.6公里2元,5.4公里后又变成2.5元,以此类推。按照这样的计价方式,在这座三线小城从机场打车到市区酒店的费用竟然直追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
笔者问司机,照这样计价下去岂不是个无底洞?司机回答:“本地人哪儿会打那么远,一般在市区里一个起步价就到。”
以长途距离来衡量该市的出租车价格显然十分骇人,然而对于当地人来说,短途打车却又完全可以承受。只因这座城市本身不大,出租车的主要服务对象又是本地人。在这方寸之地再怎么跑,也很难出现过于离谱的天价打车费。笔者所担心的车费“无底洞”,对于本地的出租车来说其实是“到不了的远方”。
这有点像近来被热议的现金贷。按照不少人的说法,现金贷的年化利率动辄上百,有的甚至高达600%,委实耸人听闻。于是,“嗜血”、“暴利贷”等词汇被拿来作为现金贷的标签。这其中固然有部分伪现金贷机构胡来钻空子的原因,而另一方面也存在误区:不少人所计算出来的年化利率,对于以小额、短期为特征的现金贷来说,实在是“到不了的远方”,现金贷的利率被妖魔化了。
国内最早的超短期现金贷,大致发起于2014年11月,当时网贷公司信而富与国内一家互联网巨头联合推出小额信贷产品“现金贷”,开启了中国超短期现金贷发展历程。
根据信而富官网描述,信而富的现金贷主要为借款人提供借款额度最高6000元,借款期限6个月及以内的小额借款服务。其日息为万分之六,借款手续费是1%~2%。根据网上所能查询到的公开信息,500元借款14天是其大部分首次借款用户的“标配”。因此实际支付利息为500×0.06%×14(天)=4.2元,加上其手续费5元,共计借款成本为9.2元。也就是说,按照这家平台现金贷的相关规则,不考虑逾期罚息的情况下,其平台上用户首笔借款综合费用仅为9.2元,不过一杯奶茶钱,实际负担的成本并不高。
除了信而富,市场上还有各种费率形式五花八门的现金贷,有的按日计手续费,有的等额本息还款,当然也有各种巧立名目的收费项目,不一而足。这种情况下,抽丝剥茧、根据平台具体的费率形式来计算现金贷的实际借款成本,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统统折算成年化利率,恐怕更有助于发现不同平台间的巨大费率差异,从而将劣币与良币区分开来。
看了网贷平台的现金贷费率水准,不妨再来看看银行信用卡。相比于其他银行信用卡取现2%手续费,招商银行信用卡“掌上取现”手续费并不高,仅为交易金额的1%,最低10元/笔,日息0.05%。如果计算成年化利率,则高达18%,是央行规定的基准贷款利率3倍。与上文提到的现金贷借款成本对比来看,通过“掌上取现”借款500元期限14天需要付出10元手续费及3.5元借款利息,合计13.5元,甚至高于同等情况下信而富现金贷9.2元的借款成本。
究其原因,消费信贷的成本特点(小额短期、相对高成本)、风险特点(无抵押,相对高风险)决定了其费率需要提高。其核心原因在于固定成本分摊。在大额贷款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固定成本,在短期小额贷款中便成为了显著负担。例如银行转账成本,还有后台清算、结算、客服、系统等等费用,因平台而已,这些固定成本就达到5~10元。这个操作成本对于500万的贷款,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500元的小额贷款,这个成本就占总借款额的1~2%。如果再考虑到借款还款周期超短,手续成本占比就更为恐怖。即便是银行的信用卡,其取现费率也远高于一般基准利率。
因为小额、短期的高成本特点,决定了现金贷的费率相对较高,反过来讲,也只有坚持小额、短期,现金贷高费率的理由才能站得住脚。这其中尤为需要注意的,便是展期。“展期”通常意味着借款人到还款日无力偿还贷款费用,不得不将贷款的期限延长,也包括从同一贷款人处再贷款用以支付前一贷款的情形。这造成的结果是客户连续不断地偿还利息,本金依旧存在,也没有获得额外的现金,最终陷入一个难以逃脱的债务圈套。如此一来,现金贷较高的利率不仅成为了“到得了的远方”,而且成为了“加速到达的远方”,就难怪被冠以“嗜血暴利贷”的名头了。针对这一情况,英美皆有相关法律限制贷款延期,监管层或许可以借鉴。
所以,对于现金贷所谓的高利率,外界大可不必视若洪水猛兽。一方面,对于不同平台如何合理计算其实际贷款成本,需要有正确认识;另一方面,能否坚持小额、短期的特点,既依赖于机构的自觉、行业的自律,也是监管层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转载自财经网,声明:文章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亦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