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大匠
最新研究热点,免费干货神器,硕博交流社群;网罗古今中外,集聚科研大牛和小白;有料、有用、有趣,先成大匠,方能大师;科研路上,助你一臂之力!后台回复‘神器4.0’有惊喜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研圈  ·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 ·  2 天前  
募格学术  ·  师范大学,冲刺申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大匠

离谱:多篇论文用土豆泥做肿瘤!3篇还是中科院二区SCI论文……

科研大匠  · 公众号  · 科研  · 2025-02-10 20:28

正文

近日,有报道称,在某医院发表的论文中,作者在配图中用 土豆泥当做肿瘤

小编特意去查证了一下:确实如此,而且 还不止一篇!3篇都发表在 中科院二区SCI 期刊上 其中撤稿2篇,还有一篇至今未撤稿



一篇论文于2021年发表在 Cancer Medicine 上,于 2024年3月被撤稿 。在文中,作者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LINC01224在胃腺癌(STAD)中高表达,并发现LINC01224能吸附miR-193a-5p靶向CDK8,验证了LINC01224/miR-193a-5p/CDK8轴对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22年年初,有网友在使用Figcheck进行常规筛查期间,发现这篇文章的Figure 4c疑似存在图片重复使用的情况。


继续浏览该论文图片时,网友发现Figure 10A的移植瘤图怎么看都不太对:

论文截图

figure10 A

这是在浏览器上将10A放到最大

当把图片放到最大,网友震惊了。这肯定不是肿瘤,但这是啥呀?土豆泥?


年糕?


2024年5月30日,期刊Cancer Medicine发布该论文的撤稿公告:


公告内容翻译:

上述论文,于 2021 年 3 月 2 日在线发表在 Wiley 在线图书馆 (网址:wileyonlinelibrary.com) 上,经杂志主编 Stephen Tait 和约翰·威利父子出版公司(John Wiley and Sons Ltd. )同意后撤回。该论文发布后,第三方对文中图 10A 的来源提出了担忧。第三方发现了一些科学违规行为,以及此图中的仪器(尺子)与无关作者组发表的其他论文的图片中出现的仪器(尺子)之间存在意想不到的相似性。最初作者联系期刊,要求撤回他们的论文,原因是他们的数据存在错误。然而,作者没有提供进一步的细节,也没有回应我们请求的对第三方所提出的其他问题发表评论的邀请,也没有提供原始的、未经修改的数据。编辑们对这项研究的数据和结论失去了信心。


除了上面这篇,根据热心的pubpeer网友的说法, 还有两篇论文高度疑似是“土豆泥”肿瘤 ,并且根据钢尺上的痕迹可以确认 这三篇来自不同省份的论文使用的就是同一把尺子 。目前这两篇论文,一篇已撤稿,另一篇还没有。已撤稿的论文发表于2020年并且跟土豆泥肿瘤发在了同一本中科院二区期刊上。


这篇论文的figure7A过白的组织颜色以及不太正常的反光真的很难让人相信其是真正的肿瘤组织:

figure7

YD-38

MK-1

和之前报道的那篇土豆泥肿瘤被撤稿的同一天,2024年5月30日,期刊Cancer Medicine发布该论文的撤稿公告:


公告内容翻译:

上述论文,于 2020 年 3 月 4 日在线发表在 Wiley 在线图书馆 (网址:wileyonlinelibrary.com) 上,经杂志主编 Stephen Tait 和约翰·威利父子出版公司(John Wiley and Sons Ltd. )同意后撤回。该论文发布后,第三方对文中图 7A 和 7C 的来源提出了担忧。第三方发现此图中的一个仪器(尺子)与无关作者组发表的其他论文的图片中出现的仪器(尺子)之间存在意想不到的相似性。此外,发现了图 6D 中的一幅条带(显示 24 小时后在对照条件下的 MK1 细胞)与在其他科学背景下发表的另一篇文章的图表重复。我们联系了作者并邀请他们就第三方提出的问题发表评论并像编辑部提供原始的、未经修改的数据,但作者未回应。编辑们对这项研究的数据和结论失去了信心。

至今 未撤稿的论文则是于2019年11月发表在另一本中科院二区期刊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上


有问题的是这篇论文的figure5。在figure5a中展示的肿瘤组织同样白得异常,只不过跟前两篇论文不太一样, figure5a中的肿瘤组织看起来更像酒精棉球 。以下为具体图像:

figure5的文章截图

figure5a

酒精棉球

至于这3篇论文中使用的钢尺上那分毫不差的划痕,想让人相信它们是三把不同的钢尺真的很难。

土豆泥肿瘤的尺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