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焦DeepFocus
一份以巴黎为据点的迷影手册,提供欧洲院线与艺术电影的最新资讯和批评。同时,我们也是欧洲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张小北  ·  //@jedicat://@宝树:学习-20 ... ·  4 天前  
张小北  ·  转发微博-20241003125424 ·  4 天前  
张小北  ·  //@大多摩://@合金妖王刘成文:好玩儿~ ... ·  1 周前  
张小北  ·  //@水片://@左衡:好像也没有那么热血沸 ... ·  1 周前  
电影工厂  ·  2年价值翻10倍?万众期待的2025《山西文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焦DeepFocus

陀螺戛纳日记 Day7/8:再不爆我就要自爆了

深焦DeepFocus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5-25 17:55

正文


 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5.17〜28,2017

 陀螺观影日记


DAY7/8


昨天可能是近六年戛纳电影节最无聊的一天,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任何单元都没片可看,主竞赛媒体场有两部,一部是河濑直美的《光》一部是杜瓦隆的《罗丹》,外带一部特别展映的阿巴斯遗作《24帧》,但是除此之外整个下午都显得特别空,周年庆典又是晚上应该与其无关。所以昨天感觉特别空闲,看的三部片也没啥好写的,就堆到今天来一起写。


今天跟朋友回忆起这几年最好的戛纳,个人感觉还是13年和14年看得最爽,然后说到13年波尼洛的《圣罗兰传》,当时这片在戛纳也是惨遭恶评,银幕场刊评分1.6,一直到半年后才逐渐有媒体影评人和影迷为其翻盘辩护。其实戛纳一直都有这种例子,在电影节上特别不讨好,但在电影节之后口碑会逐渐回升,甚至当时一些给差评的记者影评人在院线重看后都有重判的可能性。同样,在电影节好评如潮的片,也容易面临“后戛纳时期”的backlash,例如去年《托尼厄德曼》。后来跟朋友说,会不会很多年后我们回忆起2017年的戛纳,会说那时的主竞赛多牛逼啊有这部有那部,希望不会吧。


所以到了现在感觉今年戛纳主竞赛还是不太行,跟近年来最差的15年比较的话,虽然没有15年那些莫名其妙的电影,但也没有那年《卡罗尔》《聂隐娘》《索尔之子》之类的惊艳之作。争议和话题度又不及去年那些各种极端的电影,只能说是“挺好看”,就连河濑直美和科波拉也是“挺好看”,但始终没有让人激动万分的电影。只剩下几部了,我仍然心存一丝希望,《好时光》求给力啊。


【主竞赛】《光》★★★


所以河濑阿姨这部还算能看。这部叫《光》的新片其实从项目开发最早期就是奔着戛纳电影节,甚至70周年主竞赛来的,影片法语名是“走向光”,而光(Lumière)又和卢米埃尔的名字是同一个词,所以也有“走向电影”的意思。影片题材也很聪明,一个女孩要为盲人描述电影画面,镜头怎么运动,构图是什么样的,角色的动作表情,但是要怎么描述才最准确又不过火,怎么才能平衡视与听(盲人不能看只能听),怎么才能避免代入主观诠释和解读以给予盲人完全自由的想象空间... 片中有一大段都在讨论这事,其针对电影研究分析的指代意图非常明显,挺有趣的。最被诟病的是后半段开展的私人情感故事,女孩的家庭,女孩和一个盲人摄影师之间的爱情,各种大逆光和小清新,但由于有了前半段这样的讨论和指代意义作为铺垫,后半段的角色情感经历似乎多了一层视角。比如女孩父亲在她小时候就失踪了,片中有一段是女孩精神有些失常的母亲站在山上看着日落跟女孩说,父亲在太阳下山后就会回来,“我在等他呢”,然后女孩看着日落,外加上音效放大,风声,树叶声,鸟声,这是河濑阿姨的一贯套路但也符合影片最开始对影像视听的探讨,只是后半段把这种探讨延展到了角色生活和情感经历当中,似乎主角生活中能看到听到的一切都有了电影语言。说到这里我都觉得有点过度解读的牵强了,可能的确就只是个傻逼爱情故事,反正我全程无感脸,没有讨厌只能说可以看。除了少数几家法媒高呼金棕榈外,很多媒体还是很不喜欢的这片的,一个英国记者说“我又把生命中宝贵的两个小时浪费给了戛纳电影节的河濑直美电影”,法国记者嘲讽道“影片可以改名为《走向催眠之光》”。但我真心觉得这片可能要拿奖啊。


看河濑阿姨新片之前跟一个法国影评人聊中国电影,说到李睿珺的《路过未来》,对方说觉得电影还不错,然后对方观察我的反应小心翼翼的说但是觉得表演太差劲了,然后看我使劲点头又说觉得这片感觉像是15年前拍的...所以最开始那句“还不错”其实是出于礼貌吧哈哈。


【主竞赛】《罗丹》★★★


晚上的《罗丹》也是看得折磨,可能是目前为止主竞赛退场规模最大的电影了吧,周围不断有人中途离场,其实也可以理解,整部片沉闷无比,而连法国人都说片中有一半时间不知道角色在说啥,完全听不懂。电影开始一小时后身边的朋友问我这片到底有多长,我为了吓他开玩笑说“两个半小时”,大银幕光照下他的侧脸瞬间僵硬了,当场差点笑出声。不过这片也不是那么糟,似乎很少这样把艺术家的作品当作“主角”的艺术家传记片,虽然牵扯了罗丹管不住下体到处操以及跟卡蜜儿纠结的感情这些断断续续的故事,但摄影总算不错,最后的收尾也挺漂亮。后来外媒评价也是“睡倒一片”,说这片该拿本届主竞赛金棕榈最无聊影片,法国媒体还是继续力挺,手册给了四颗星(五星满分)。我还是那句话,勉强能看,至少比《石之痛》有意思。


【主竞赛】《牡丹花下》★★★☆



今天早上索菲亚·科波拉的《牡丹花下》是很多人唱衰的一部主竞赛影片,甚至有很多人是抱着“看你怎么烂”这种心态走进影厅的,主要还是科波拉之前《在某处》拿了金狮毫无说服力,《绝代艳后》《珠光宝气》的评价也都不怎么样。结果这次《牡丹花下》居然在美国媒体那边被捧上天,就连戛纳电影节前主席雅各布都站出来说“这是仅次于《处女自杀》第二好的科波拉作品”。故事讲的是法瑞尔演的士兵因为受伤被一个女子学校收留,然后法瑞尔和几个女人互相勾引暧昧,最终深陷几个女人的魔爪。我个人主要是被预告片给骗了,预告剪得那香艳啊那情欲啊那惊悚啊,还说是“今年夏天的Guilty Pleasure”,我就完全抱着顶级娱乐片的心态看的,结果90分钟一晃而过,还是有“裤子都脱了你给我看这个”式的期望落空感。所以我的抱怨是太短了,故事太简单了,美国媒体辩解说这叫“极简”,我觉得简单没问题,但是你要把戏做足吧,气氛弄丰富完整吧,惊悚和幽默都更猛烈一点吧,结果都是蜻蜓点水,就像赶时间一样,还没尝到味道就已经收盘子赶你走了。不过这片看起来的确棒呆,摄影啊布景啊都美到不行,一群演员也厉害,基德曼的气势撑得住场面,邓斯特的表演最惊喜,经常小动作小表情一不留神就抢戏。总的来说感觉是看完就完了,就跟漫威电影一样,过一会儿就啥都不记得了。影片在法国媒体和中国媒体这边都是中等评价为主伴随很多差评,大多还是觉得失望透顶,和美国媒体评价差别非常大。


【主竞赛】《温柔女子》★★★☆


后来去吃了点冰淇淋清醒了下,还专门去喝了咖啡严阵以待,因为晚上是本届主竞赛最长也可能是最催眠的电影,洛兹尼萨的《温柔女子》。洛兹尼萨上一次进戛纳主竞赛的《雾林寒战》就很容易睡,全是长镜头,他又是拍纪录片的,对白也少。这次《温柔女子》讲的是一个女人为了找他在监狱里面失踪的丈夫,坐了大巴又坐火车来到监狱小镇,一路上发生的故事。从形式和导演技巧来看,其实洛兹尼萨是很厉害的,特别狭长的画幅就像画卷一样,展现的当然是社会众生相,所以最好看的是群戏,车站,火车上,监狱,家庭旅馆,一个个不留痕迹的长镜头拉下来,每个陌生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故事,善与恶,摄影调度表演都精彩。这些群戏还各种大合唱啊,那些俄语歌又好听,感染力十足。但这片问题就是内容太“电影节”了,就是这个女主,一路上遇到各种不公正对待还不卑不亢,各种社会黑暗面似乎都是冲着女主来的,而且非常刻意,比如女主在火车站被搜身,警察就是那种挺着大肚子一脸横肉抽烟的中年男人,然后对女主上下其手,还想贪污,再比如女主最后找到人权组织,结果负责人就一老太婆,说着说着就开始对着女主哭诉,说不容易啊没人尊重她啊之类的,这种刻画还是显得太刻意太过了。最过火的是影片最后有一段梦境,梦境里面把整部影片的主题,对社会的控诉甚至说教,全部摆在了台面上,导致影片瞬间索然无味。看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总想到贾樟柯,我还跟朋友讲说,想象一下贾樟柯电影里面如果出现一段梦境是赵涛穿着旗袍乘着花轿去政府开表彰大会最后还被轮奸,估计会被骂死吧。或者说这片可能就是导演表演和技术层面都要好很多的《路过未来》,讲的东西,最大的诟病,其实都是一回事。所以影片结束后现场无数记者发出“Boooooo”倒喝彩的声音,后来听朋友说基本上都是俄罗斯记者。


晚上从电影宫出来遇到《看电影》的记者朋友,对方一看到我就哀嚎一句“今年戛纳是怎么回事啊”。所以我终于要承认,这届戛纳是挺糟糕,包括其它单元在内,无差别受好评的只有瓦尔达纪录片和导演双周加瑞尔的《一日情人》以及肖恩贝克的《佛罗里达项目》,在全球各国媒体场刊评分统计表上连8分以上的电影都没有,去年上8分的是《托尼厄德曼》和《路易十四的死亡记事》,2015年上8分的是《一千零一夜》和《狂暴之路》,现在最接近8分的居然是导演双周的《佛罗里达项目》7.89分,最接近8分的主竞赛电影是《每分钟120击》,才7.1分。就我个人感受而言,像这几天一直说的,都还不错,能看,但要说给哪部金棕榈,我是真给不出来。



明天是《好时光》和《双面情人》,如果两部都还只是“能看”级别,我就真的要对着福茂骂娘了,虽然最近越来越觉得他迷之有魅力...噗。

  【中国媒体评分表】


  【银幕场刊评分表】

(寂静中的惊奇 2.7,无爱可诉 3.2,玉子 2.3,木星之月 1.6,每分钟120击 2.5,自由广场 2.7,迈耶罗维茨的故事 2.4,敬畏 1.5,圣鹿之死 1.9,快乐结局 2.2,之后 2.5,光 1.8)



【深焦戛纳电影节报道】


DAY 1

戛纳70周年,给我们看了一部删减版的开幕片

《无爱可诉》的亲子悲剧,徒有其表的社会寓言

戛纳,继续在沙滩上搞搞基吧


Day 2

这部怪力乱神的主竞赛片看得我们目瞪口呆

托德·海因斯新片有人觉得感动,有人却觉得无聊……

陀螺戛纳日记 DAY1&2:没有市场证也没能粉加点只能默默看片


Day 3

戛纳专访 | 沃纳·赫尔佐格:我总认为是我发明了电影

让奉俊昊的新片告诉你,养猪业如何混迹在娱乐圈

陀螺戛纳日记 Day3:《托尼·厄德曼》式的爆款出现了?!


Day 4

法式抗艾传奇,《每分钟120击》的生命律动

明年要带科幻片去主竞赛的克莱尔·德尼,先拍了部《心灵暖阳》为双周开幕

戛纳评分 | 编辑部的口味居然如此一致?


Day 5

看完哈内克新作,真的很失望

《敬畏》:谋杀戈达尔才是最戈达尔的事!

“知识疯子”鲍姆巴赫,老故事里新的梗

陀螺戛纳日记 Day4/5:70周年闹出紧急疏散大抓马!


Day 6

关于这段婚外情,洪尚秀究竟要拍多少部电影?

《龙虾》导演新作真的那么烂吗?

五毛钱特效,《派对把妹秘诀》依然嗨爆戛纳!

陀螺戛纳日记 Day6:赛程过半,金棕榈何去何从?


Day 7

谁说31岁的女人不是年轻女子?

菲利普·加瑞尔:我想拍热爱性爱的女性,但不是女性瘾者

看完河濑阿姨新片我想流泪,只因银幕上的大逆光

又一部罗丹传记片,除了3P,我们还能看个啥?

如果给编剧一把枪,他应该会射死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