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互联网发展最好的兴奋剂。
如果没有焦虑,微信不会上线“挪车”服务、韩国不会向机器人征税、网信办不会发布新规要求建群实名、人机交互不会由生硬转向自然、大数据不会挖空心思研究人类、云计算不会累死累活讨好企业,雷军不会上山下乡下沉渠道、腾讯更不会上线公益社交拓宽社交方式。
如果没有焦虑,阿里巴巴这趟大巴车更不会载着五万多名乘客开年会讲梦想,百度也不会孤注一掷ALL IN人工智能。
当然焦虑也是程序员最好的兴奋剂。
毕竟驱使着中国互联网技术向前飞奔的除了资本对钱的贪婪,就是互联网圈子里所有程序员的焦虑。
“隔壁小张引用了国外大学最新的人工智能论文提到的技术,为公司的AI项目提供了突破性的进展,而你还在用着老掉牙的技术和产品经理合理的需求据理力争。”
“大学同学博士毕业进了谷歌拿着和你一样50万的年薪,只不过人家是美元你是毛爷爷,全因为人家研究的是全世界都爱的人工职能技术而你研究的是后端代码。”
“当然要提到去年你带的那个实习生,你嫌他思维跳跃不踏实,结果人家辞职创业,做的产品已经拿到了C轮融资,有天半夜失眠还在朋友圈看到了他出席某国际性会议的新闻。你手滑个赞,然后思前想后还是暗搓搓的点了取消,最后默默端起放了枸杞的保温杯。”
如果没有焦虑,程序员的白头发不会越来越多,黑眼圈不会越来越严重,加班时间不会越来越长。
如果没有焦虑,程序员不会半夜爬起来敲代码、改程序,为了解决一个bug到处搜索又stackoverflow。
如果没有程序员的焦虑,也不会有基于APP、平台充斥于互联网的新突破,新技术,新业态、新主张。
毕竟互联网所有的成功,前提都是找到你的那个程序员帮你实现。
2017阿里云栖大会又快召开了,这一届的主题是“飞天·智能”,听说会有3场主论坛、22场前沿峰会,同时有100余场分论坛、400余家科技企业展,围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硬件、VR、AR、芯片技术、数据库、loT、操作系统、生物识别、天文科研、金融科技、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进行讨论与展出。
不知道有多少程序员像我一样下单购买了一张门票,也许阿里会用它强大的大数据技术,像在年会上展示成果数据量化那样分析出这个结果,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买票的程序员都像我一样在焦虑着。但是下单成功的那一刻,我不焦虑了。
现在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门票,还有返现100元的优惠,看看钱包,我的焦虑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