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Q4,中国新能源领域私募股权融资和并购:
共发生约75起私募股权融资和并购事件,较上季度减少16%;融资总金额近221亿,较上季度所有增加。
制氢储氢、光伏延续热度,电动航空成为新热点。光伏领域中,钙钛矿企业获投最多。
5家新能源企业成功上市。制氢储氢领域2起IPO案例获关注。
技术密集型领域获投企业众多,产学研结合紧密,投资方青睐高校背景团队。
早期轮次占比高,A轮阶段较为常见。而后期轮次的金额较大。
6家机构出手2次以上,其中国资机构2家。
75起融资并购事件
制氢储能、光伏、电动航空最受关注
根据寻熵研究院、储能与电力市场的不完全统计,2024年第四季度新能源领域共发生约75起私募股权融资和并购事件,较上季度减少16%;融资总金额近221亿,较上季度所有增加。制氢储氢、光伏延续热度,电动航空在“低空经济”概念加持下,成为了新热点。
数据来源:寻熵研究院统计分析
2024年Q4,共10家氢能企业获投,资金布局上游制氢材料领域,如制氢隔膜领域的北京海得利兹新技术有限公司、宁波中科氢易膜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奥利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氢能设备、装备领域的北京明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氢能领域明星企业获多轮融资:海德氢能源、明阳氢能继三季度获投后,本季度再次获得新一轮融资。
2家氢能企业上市:氢能装备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国富氢能(HK.02582)曾计划申报科创板,于2022年撤回,最终于2024年11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获得香港前沿碳中禾有限公司、张家港产业资本中心、建信天然的基石投资。全球化的氢燃料电池提供商——重塑能源(HK.02570)曾计划申报科创板,于2021年撤回,最终于2024年12月再港交所上市,获得鼎汇鸿盈的基石投资。
光伏赛道热度不减
钙钛矿案例占据半壁江山
上游关键设备受关注
2024年Q4,共12家光伏获投企业,其中包括7家钙钛矿企业:湖南炎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深圳现象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湖州市鹑火光电有限公司、合肥照阳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光因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尚柔新能源有限公司、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这些企业多处于产品研发阶段,钙钛矿电池的转化效率在15%-30%之间,其中协鑫光电产品进展较快,融资基金将用于GW级钙钛矿叠层产线建设。
上游关键设备受关注,无锡松瓷机电有限公司等企业专注于光伏上游单晶炉设备的生产,该设备可以提高光伏硅片质量和生产效率,随着光伏行业对高效单晶硅片的需求增加,上游单晶炉设备制造商获得更多融资机会。
本季度共7家电动航空企业获投,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主导融资方向,多元技术路线受关注。
eVTOL方向的企业融资阶段各不不同,包括已发生多轮融资的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上海时的科技有限公司,也包括尚处于天使轮阶段的蜻蜓翼行(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蜻蜓翼行(杭州)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立飞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这些企业的技术路线各具特色,资本助力企业不断探索多元化技术路径。其中,零重力飞机布局技术路线最全面,包括六旋翼动力构型、电动固定翼型、倾转旋翼型;上海沃兰特航空采取复合翼型;蜻蜓翼行、长沙华羽先翔采取倾转旋翼型。
投资方背景多样,例如,零重力飞机获得肥西产投、三航创投等投资;上海沃兰特航空获得建发新兴投资、元璟资本等投资。肥西产投、建发新型投资等政府引导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的参与,则体现了对电动航空产业战略发展的支持,有助于推动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生态的培育。
2024年Q4,钠电池、锂电池及正负极材料、电解液、芯片半导体、固态电池等技术密集型领域合计23家获投企业,占四季度全部案例的30%。
这些可能代表未来技术方向的企业吸引了不同类别的资金关注。如国资基金“北京市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两家液流电池企业:“宿迁时代”、“鑫华储”;蚂蚁集团投资液流电池企业“中海储能”;市场化机构淡马锡、春华创投投资固态电池企业“中科深蓝汇泽”。
以上光伏、钠电池、锂电池、固态电池等技术密集型企业背后通常有高校科研力量的支持,孵化团队由不同高校的专家组成,包括中国科学院、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合肥工业大学等。
产学研结合在这些技术领域,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技术积累和人才优势正逐步转化为产业动力。资金的涌入,也有助于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部分典型获投企业的核心技术、孵化团队情况如下表。
2024年Q5,共有5家新能源企业成功上市,分别为:在港股上市的锂电材料企业龙蟠科技(2465.HK)、制氢系统企业重塑能源(2570.HK)、氢能储运设备制造商国富氢能(2582.HK),以及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的拉普拉斯(688726.SH),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电连接组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壹连科技(301631.SZ).
A轮阶段较为常见,共发生29起,占比37%,包含A轮、A+轮、Pre-A轮等。
其次是天使轮阶段,共发生15起,占比19%,包含天使轮、天使+轮等。
另外,战略融资9起、B轮阶段6起、IPO阶段3起。
从各轮次融资金额来看,后期轮次的金额较大。最大的一笔战略融资,金额高达150亿,获投企业为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国新控股、中邮保险、中国太平、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南方电网共同投资。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本次增资扩股涉及华能新能源300多家公司,500多个项目,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份,将显著降低华能新能源及华能集团的资产负债率。
2024年Q4,包括产业资本、政府基金等在内的多元化投资机构在新能源领域领域较为活跃。
投资方涵盖了多种类型的机构,包括市场化机构、产业基金、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等。
例如毅达资本投资东科新能(无锡)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市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上海美克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阳光电源投资阿基米德半导体(合肥)有限公司等。
多元化的投资格局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广泛的资源和支持。
在多元化的投资机构中,产业资本布局明显。众多产业资本积极参与新能源领域投资,以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和协同发展。
例如明阳智能投资四川新工绿氢科技有限公司、泰氢晨投资宁波中科氢易膜科技有限公司、上汽金控和尚颀资本共同投资盈智热管理科技(嘉兴)有限公司、奥特维投资无锡松瓷机电有限公司等。
这些产业资本的参与不仅提供了资金支持,还带来了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市场渠道。
政府引导基金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也较为活跃,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北京市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在4季度出手4次,涉足液流电池、能源运营、制氢储氢;国家电投产业基金出手2次,涉足光伏、制氢储氢领域。
这些基金的参与体现了政府资金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和引导、国家级耐心资本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
2024年Q4,从各机构的出手次数上看,共6家机构出手2次以上,其中国资机构2家:国电投产业基金、北京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市场化机构4家:毅达资本、元璟资本、红杉中国、同创伟业。
四季度出手的知名投资机构包括:
神骐资本(58集团产投)、长虹能源、产融鼎捷绿色基金、明阳智能、广哈电信、泰氢晨、蚂蚁集团、尚颀资本、海辰储能等。
国家电投产业基金、广州开发区基金集团、建发新兴投资、北京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华电新能源等。
朝希资本、毅达资本、元璟资本、红杉中国、同创伟业、梅花创投、普华资本、春华创投、淡马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