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街侦探
不爱八卦不足以语人生,以专业水准分享金融圈内八卦,有料、有趣、有内涵!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吉安发布  ·  一条火龙乡间绕,婆婆灯会闹元宵 ·  昨天  
泗县人网上家园  ·  正月为什么不能理发?答案或许在这里……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街侦探

领跑变领哭,万科真是“戏精”!

金融街侦探  · 公众号  ·  · 2018-09-29 20:35

正文

总有人考前说自己没复习,却每次拿奖学金


近两日,万科在深圳举办秋季例会,会场屏幕与侧墙上“ 活下去 ”的标语引起业内哗然: 地产龙头都已经处境艰难,中小房企看了还不瑟瑟发抖?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会上表示,这是真正意义上 第一次检讨万科的整个战略 。因为行业的转折点实实在在到来了。在当前的局势下,万科要做四件事——战略检讨、业务梳理、组织重建、事人匹配。


“6300亿回款目标,今年还有一半多没完成……按照目前的销售情况,集团年末会有1000亿的长期库存……当前整个社会都倾向于反资本、反大企业,普通老百姓都把贫富悬殊、社会板结等问题都归结于大企业、大资本方,最可怕的是这是整个社会的共识,政府和知识界也站在普通民众这一边,来共同面对大资本和大企业。”


郁亮把“活下去”作为未来三年战略制定的基本要求,“ 这是最底线的战略。



从郁亮的句句发言来看,仿佛万科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不破不立。


翻开财报,却是另一番景象。


据万科2018年半年报显示,2018年1—6月,该公司实现 销售金额 3046.6亿元,同比增长9.9%;实现营收1059.7亿元,同比增长5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2亿元,同比增长24.9%。


易居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万科地产的 销售金额稳居全国前三


如果说财报有哪里体现了危机,“上半年预收款下滑99.42%,净负债率增23个百分点”或许可以拿来说道说道。


不过这两点也很好解释。


对于预收款锐减,万科方面称,是会计政策变更影响,导致预收款项大幅下降。 万科6月底的实际各类预收款为5167亿元 ,但因会计准则变更,这些款项的绝大部分并未被列入预收款项会计科目下。


至于净负债率上涨,和同行大佬们的数据相比,似乎也轮不到万科发愁吧……



对于销售状况及对行业的判断,侦探君(公号:JRJZT999)与万科取得了联系,对方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凛冬将至”的论调屡见不鲜,可像万科这样自己唱衰行业的行为并不多见,更何况万科这样赚得盆满钵满还出来哭穷。


成绩好的人偷偷努力学习,跟同学都说自己天天玩。最后别人都不学了,他自己收割韭菜 。”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对侦探君形容万科的做法,她还发给侦探君一张业内人士之间聊天嘲讽万科的截图。



这不是万科第一次出现“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的操作。


2014年,万科成立满30周年之际,王石表示很担心 下一个倒下的就是万科 。同年,王石和郁亮公开宣称,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未来10-15年是“ 白银时代 ”。此言引发业内热议,融创中国孙宏斌直接下场怒撕:“现在更像是“钻石时代”,谁的钻石时代呢?大公司的钻石时代,因为大公司在不断地合并小公司,吞并小公司的市场份额。小公司都没了,这个时代就结束了。”


去年6月,万科董秘朱旭在一次电话会议上表示:“ 对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发展保持谨慎态度,未来形势可能比想象中更严峻 。”如今,万科“活下去”的口号刷屏朋友圈。


今年,房企龙头集体更名“去地产化”,开始了新玩法,其中也包括万科。6月29日,郁亮在2017年度股东大会上说:“ 十年后的万科还是地产公司吗?我想不应该是了,即使是,也应该会惨淡经营。 ”被外界解读为“去地产化”的万科A在郁亮发言后的一周,市值跌去约400亿元。


然而到了9月,万科反手收购海航大厦两栋写字楼,花了13亿元。


种种例子来看,万科一直像一个吃饱了饭还砸锅的孩子。 前有“不 知妻美刘强东”,后有“活不下去万科A” ,都一样矫情。


“我们现在从不听郁亮在说什么,因为 万科说的和做的完全相反 。”上述业内人士这样表态。对于郁亮本次秋季例会“精简线条、业务梳理”的言论,她说:“万科都用这个套路吓唬别人,叫别人砍掉这些那些。有的是盲目投资自然要砍掉;有些东西你要花时间去培养,那就没法砍掉。 万科物业以前花时间在养的时候他怎么不砍?因为知道这个业务有用?


侦探君还写过郁亮和王石各自获利超十亿的神秘“小金库”,在公号金融街侦探(jrjzt999)后台回复“ 小金库 ”调取。


一位接近万科的人士向侦探君透露,这次秋季例会就是一次内部会议,并未想过制造行业恐慌,只是会场图片被发到了网上。“ 万科一直比较有忧患意识 吧,像以前的报道也可以看出万科能够 敏锐察觉到行业和时代的变化。”


对于一边去地产化一边买楼的“打脸”操作,该人士表示 郁亮从未公开说出“去地产化” 这几个字,万科的业务一直都会围绕不动产展开,但是会抛弃传统房地产行业思维。 所有“去地产化”的论调都是媒体误读。


行吧……


今年的中国房地产企业确实流年不利。万科“万村计划”遭受质疑;碧桂园频频出事,总裁鞠躬道歉;租赁行业恶性竞争炒高房租;多城市土地流拍,楼盘降价导致业主上门维权……


如此的行业大环境之下,万科哭喊“活不下去”,究竟是“狼来了”还是另有盘算?万科活下去了,那么谁又会活不下去?


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交流。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你错过的有趣八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