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配音这样一个小切口切入,《声临其境》做出了爆破效应,发掘了一片市场新蓝海。自2017年横空出世以来,这档节目已经走过两季,收视、口碑和话题度均表现不俗,在湖南卫视近年来涌现的一系列品牌节目中光彩夺目。2019年12月28日,《声临其境》再度归来。根据CSM52城数据,首期节目登顶卫视同时段第一。同时在社交媒体平台,贾乃亮、秦俊杰等人的精彩配音片段也引发了无数讨论,实现了破圈。
对于一个品牌类节目来说,一方面,口碑积淀,收视与受众基础稳固;但另一方面,经过多季的挖掘,内容、嘉宾是否会耗尽,观众是否会审美疲劳?品牌节目如何实现再创新,真正走向常青——这是摆在每个内容制作者面前的难题。《声临其境》第三季无论是节目模式还是嘉宾选择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从第一期节目的反馈来看,这一步走对了。
“无论是第一、二季,还是第三季,突破和创新一直是《声临其境》最大的诉求点。”《声临其境》总导演徐晴说道。但在一个小切口、一个垂直品类实现内容的持续性创新,并不是一件易事。对徐晴和他的团队来说,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不断地琢磨与思考。创新不会一蹴而就,但只要不忘初心、坚持探索,在一个领域里深挖,灵感和创意总能迸发。
演员合配是本季《声临其境》的一大模式创新点。节目组邀请到胡军、何冰、韩雪、王耀庆担任首席声咖。除了这四位首席声咖,每期节目还将有四位神秘声咖。在原有赛制基础上,嘉宾需要互选合配:首席声咖将在神秘声咖亮声后,选择自己心仪的声咖,双方互选即可成功配对演绎合配作品。对于这个新玩法,徐晴用“CP”一词来形容,两集节目为一单元,第一集“选CP”,第二集“CP合配”。
选择“合配”这一形式,是节目团队在两季基础上自然而然做出的一个选择。
一人,亦是千军万马——前两季《声临其境》更加注重表现担任嘉宾的声音塑造能力和变化能力。但节目团队观察到,真正传播度比较高的都是有着对手戏的片段。包括团队在寻找素材时也发现,对手戏的片段素材量是最大的,远远超过单人solo。
因此,双人合配自然而然被纳入了节目组的视野。在模式上引入这一点,也大大拓展了节目的表现空间。首先,双人合配、搭档,两人你来我往,相互激发,为观众呈现了更为立体、丰富的表演。节目已经突破了台词和配音本身,成为了一个“表演秀”。第二,嘉宾与嘉宾之间的互选、互选后相互磨合的过程亦增加了真人秀的看点。每个嘉宾可能有他的声音、台词功底的局限,但两人间的配合成为了左右比赛结果更为关键的元素,进一步提升了悬念感和戏剧性。
周涛和杜海涛搭档主持,胡军、何冰、韩雪、王耀庆作为首席声咖坐镇——《身临其境》的新一季嘉宾阵容颇为引人关注。首期节目,贾乃亮、秦俊杰、俞灏明等人表现亦让观众眼前一亮。从前两季来看,嘉宾的精彩演绎是节目的一大核心看点,亦是破圈关键。“码齐这一桌子人”亦是节目组每一季都面对的困难与挑战。“走过三季,《声临其境》的嘉宾邀请不会更难,也没有更容易。你永远要有新的点去触动他,或者说时机很重要。”徐晴说道。
请到中戏同一个班的“老班长”胡军和“团委书记”何冰,徐晴和她的团队死磕了三年。据悉,《声临其境》第一季第一集节目徐晴就想邀请何冰参与,但因为节目主题原因,双方失之交臂。去年,何冰来到长沙参加金鹰奖,徐晴再次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但无奈档期不合适。这一季,徐晴本不抱太大希望,但觉得还是再磕一次。结果何冰让节目组把方案发给他,双方“就这么聊上了”。
胡军也是第一季节目就开始接触。在这一季节目的邀请过程中,胡军的经纪人先动心了,安排了节目团队和胡军的见面。当时,徐晴带了一大批人前去说服胡军。最终,经纪人和家人的支持坚定了胡军参加节目的信心。
周涛已经淡出主持行业良久,近年来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她的加盟也是机缘巧合。一次偶然的机会,徐晴观看了周涛主演的话剧《情书》。周涛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发音,徐晴都听得清清楚楚,心下感叹,不愧是主持人出身,台词功底果然了得。《声如人心》第二季徐晴就想邀请周涛作为单期嘉宾参与,最终在第三季实现了合作。
有门槛、有口碑、有难度——徐晴如此形容《声临其境》节目。对于演员本人来说,参与这个节目也是一大挑战。他们需要在短时间熟悉台词,用自己的声音塑造角色形象,甚至是瞬间切换多个角色。从第一季到第三季,不少嘉宾在这个舞台上大放异彩,让观众了解了他们身上另一面的魅力。“我们不会刻意回避所谓的流量明星,当一个演员有勇气、有自信站上舞台,我们都非常欢迎!”徐晴表示,《身临其境》能够吸引这么多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演员参与,在于节目对于配音、表演的理念,节目想要表达的点触动了他们。
一束简单的灯光,一张京剧装扮的脸,徐晴透露,俞灏明和胡军第二期节目呈现的《霸王别姬》看哭了很多在场的观众和导演。但最开始,徐晴却为这个表演,为俞灏明捏了一把汗。
作为一部观众熟知的经典影视作品,张国荣和张丰毅塑造的两个角色很难超越。俞灏明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学习过戏曲,程蝶衣的眼神、手法、身段、表情对他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徐晴看来,这个片段,看着不错,但可能是一个大坑。胡军义无返顾选择了这个片段。他还请来了专业的戏曲老师指导俞灏明的表演。最终,这一场戏也确实让观众惊艳。
虽然以配音作为切入口,但徐晴认为《声临其境》并不是一档窄众的节目——因为它背靠一个大的声音品类。“为什么《声临其境》能够频频破圈,不止观众,很多的导演、演员、主持人、声优爱好者也很喜欢这档节目,因为对于声音的表现是能引发大众共鸣与共情的”。
如果说前两季节目,《声临其境》是以配音切入表演的一个细分品类,那么,第三季节目在内容的选择上向生活品类拓展。譬如首期节目,“魔力之声”环节选择了热门的短视频素材。徐晴透露,诗歌等文化类内容也将在节目中呈现,而在网络上一些好玩的素材、视频也将纳入节目表现的内容之一。“不单单局限于配音,如果从广义的声音这个角度来认知这档节目,我们的选择其实更多了。”徐晴说道。
《声临其境》的诞生生逢其时。经过这几年影视产业的大发展,综艺节目的狂飙突进之后,观众和内容制作者都渴望返璞归真,去除浮华浮夸的元素,回归到内容本真。而《声临其境》对于行业的启示之一在于,只要在一个垂直题材、细分品类深挖,就能收获长尾效应和圈层效应,即便是冷门题材也能从边缘走到中心。“只要走下去,在内容能够获得专业认同的基础上走下去,就能收获自己的受众,达到想要的效果。”徐晴表示。从这个角度来说,走过三季的《声临其境》,生命力依旧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