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学学术前沿
识时务 有情怀 讲方法 结善缘 —— 易明法律研究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文化丨贵州省杂技团伦敦贺岁 蛇年春节展现非遗之美 ·  2 天前  
国际旅游岛商报  ·  国际艺韵·魅力儋州”-2025儋州春季中外文 ... ·  3 天前  
福州日报  ·  国防部发布:当那一天来临 ·  4 天前  
福州日报  ·  国防部发布:当那一天来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学学术前沿

重磅 | 山东大学法学院《法理学导论》慕课即将上线

法学学术前沿  · 公众号  ·  · 2024-08-21 10:38

正文


山东大学法学院《法理学导论》慕课课程

即将上线啦


课程简介


东崂三面海,叠嶂九溪长。飞瀑悬幽壑,青云惹梵香。作为中国法理学研究重镇,山东大学法学院始终坚持教学相长、研授并重的发展理念,尤其重视数字时代法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法学教育方式的变革,并联合吉林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法学名校的法理学骨干力量,经过多次录制与筛选,推出《法理学导论》MOOC课程。

本课程遵行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并重、教师启发与学生拓展互补的理念,通过深入浅出、生动平实的课程内容,全面细致地讲解新时代法理学理论体系所包含的知识范畴,可以有效满足本科、硕士等各学历阶段的教学需求,能够让参与本次慕课的师生在短时间内对法理学这一学科形成体系化的认识,并掌握法理学基础知识、形成法治思维、树立法治观念、确立法治信仰。

从结构上看,本课程采取“绪论→起源与发展论→价值论→本体论→运行论”的框架,并加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体法治体系的理论内容。从内容上看,课程在绪论阶段重点介绍“法学”的词源和词义,法理学的概念与主要研究对象等重要内容,为授课师生明确什么是“法理学”。在起源与发展论阶段,课程重点针对法的概念与本质、法的产生、发展与历史类型两大部门内容进行介绍与剖析。在法的阶段论阶段,课程重点介绍法与秩序、自由、平等、正义、人权等价值的关系,并阐明价值冲突之时的处理方法。在法的本体论阶段,课程涉及法的渊源与效力、法律关系、法律行为、法律责任、法律方法等五部分的核心内容,力图为师生阐明作为法本体构造的各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论阶段,课程设计中国社会主义法与民主政治等五部分内容,以法理学的独特视野介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内涵。

本课程是山东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和南京大学法学院联合打造的一个开放、包容、动态的课程平台。它不能也不可能包含法理学的所有问题,而且当下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新问题、新理论和新理念不断涌现,某些部分难免存在纰漏之处。课程组欢迎参与课程的师生反馈课程相关问题,并结合这些意见与社会实践的变化对课程不断丰富和完善。


本课程将于 2024年9月6日 正式上线,每周更新一章,十四周结课。请大家登录中国大学MOOC网(https://www.icourse163.org),在主页上搜索“法理学导论”字样,即可找到本课程。



主讲教师简介


郑智航


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育基地-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秘书长等职。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光明日报》等刊物或报纸上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奖项二十余次。

侯学宾


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制与社会发展》杂志副主编,吉林大学法学院家事司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司法学、法律社会学和家事法学,出版著作四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等十余项。荣获“吉林省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称号、2013年度全国优秀百篇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婚姻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陈 坤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数字法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南京大学江苏省地方立法研究基地副主任。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法学类核心期刊发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两本,主持国家级、省级等项目10余项。

马得华


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兼任山东大学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济南市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为法理学、宪法学。在《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政治与法律》、《山东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参与和主持《农民权益保障研究》、《美国人权外交与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等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课题多项。

葛明珍


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讲授法理学、习近平法治概论、西方法律思想史、人权法、外国法制史等课程。曾主持教育部等项目多项。研究方向涉及法学基础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权理论、西方法律史。

宋保振


山东大学法学院副研究员、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法政治学博士后兼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智慧法治实验室研究员、青岛市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基地副主任、青岛市法治政府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学理论与数字法治。迄今为止,在《法学》《法律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8项,出版专著或编著3部。曾荣获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上海市记功、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

傅爱竹


山东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访问学者。在《法商研究》《法律科学》《学习与探索》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科学文摘》数次转载。荣获山东大学法学院“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山东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

周文章


山东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入选 “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兼任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