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导语
8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提到:“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一时引起全民热议。
而就在这条重磅新闻出台一周前,一场深度讨论数字经济、数字货币的千人大会在深圳大中华喜来登酒店圆满落幕,并得到了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经济日报、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电视、大公报、每日经济新闻、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凤凰财经、深圳商报、深圳财经生活频道、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等近20家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其中大公报的报纸版用了半个版的篇幅,网页版4000多字,深度报道了这场大会,影响力空前。
它就是由火讯财经主办的观火深圳大会,主题为《“Chain Next :下一站”数字经济技术应用大会暨分布式存储高峰论坛》。这场大会由星系云科技特约主办,香港区块链协会、中国商品学会、WBF交易所、首投金控 联合主办。由金山云、OK、火币、Bibox交易所、Block VC、JLAB、香港区块链产业学会、DoraHacks、CoinWord、INTELLISHARE、ArchiBTC、本然人才社群等协办。
此次观火大会嘉宾阵容强大,汇聚了微众银行、金山云等大公司高管,清华、北大、人大等高校教授,OK、火币、Bibox等知名交易所高管,以及多位著名投资人、技术大咖等同台论道。观火大会议程分为“巨头的进击”、“分布式存储”、“开放式金融”、以及“交易所新生态”和“颁奖环节”五个板块,聚焦行业前沿热点话题。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区块链分会执行副秘书长李新生,为大会发表了开幕致辞。他表示,中国在世界区块链专利技术领域已完成硬道超车:2019年1月世界联合国专业组织公布了310项区块链的专利,中国占99项,美国占92项,英国占34项。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对区块链领域非常的支持。
此次大会是深港区块链周的首场活动,火讯财经创始人龙典、深创学院CEO刘杭、TokenSky链盟秘书长小五哥、WBFex创始人Bella Fang、深链财经创始人王鹏,共同开启了“深港区块链周”的序幕。
分布式存储作为其中的重点环节,我们把它单独拎出来做一个详细报道。
观火精华集锦之:
分布式存储
星系云科技创始人兼CEO孙佳在《数据存储革命的战略机遇》演讲中表示,未来存储技术将朝着分布式存储、光磁存储、氦气和超融合等方向发展。5G 时代,所有数据一定要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实现“分布式存储”从而达到数据的安全、快捷、无法攻击、无法篡改。
在《分布式存储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圆桌论坛环节,圆桌主持人为IPFS星鉴网CEO江江。圆桌嘉宾包括:
中国商品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冠
IEEE 区块链技术深圳专家委主席、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教授李挥
Dfund合伙人杨林苑
IPFS.Fund创始人周欢
银心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OO黄卫华
IPFS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姜烨廷
李挥表示,独靠5G远远不能实现高质量的网络体验,存储必须要分布式,同时提高安全性。在未来,路由器会有很多的功能,数据将会在很多的路由器上进行备份,以这样的方式构建的分布式存储网络,将会降低整个网络无效的流量,提升整个网络带宽的性能。
杨林苑表示,分布式存储是供应链赛道的标配,分布式存储存在的广泛市场需求是分布式存储商业应用和发展的底层基础,相对于中心化的存储方式,分布式存储更能满足人们对于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的需求,并以此成为新的发展机会点。
周欢表示,分布式存储是一个实际落地的技术方向,需要大量企业、开发者、场景才能够推动。中国有非常多的转型企业,在拥抱创新、拥抱新技术做的比美国好。所以在未来,国外重创新,国内重落地,中西合璧,会将“分布式存储+”推到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分布式存储不是流星划过,而是东方既白,一定会成为区块链之光。
黄卫华表示,网络带宽的共享还有整个分布式存储架构基础设施一旦形成的时候,分布式存储也会成为供应链的标配,希望分布式存储赛道里的人更多。
姜烨廷表示,未来区块链时代一定要从节能、高效以及给社会创造更大的原有价值重新挖掘,真正赋能传统企业。
IPSOU联合创始人张平在《基于分布式存储的可信搜索生态价值》的演讲中表示,在互联网搜索任何的内容都会产生价值,但是目前这些价值仅属于互联网巨头。打造去中心化可信搜索价值智能分配平台,可以让搜索出来的信息可信、真实有效,并让用户所创造互联网搜索方面创造的价值能够回到用户手中。
PART2
精华集锦
观火精华集锦之:
巨头的进击
本次观火大会的开场重磅环节是圆桌论坛《巨头的进击》,圆桌主持人为量子学派创始人罗金海,圆桌嘉宾为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张开翔,金山云区块链部门总经理朱江以及火币中国CEO袁煜明。
首先,三位嘉宾就区块链如何为实体经济赋能以及下一站机遇展开了讨论。
张开翔表示,区块链技术在整个社会的信息流中能起到锚定、共享、增信的作用,使纷乱的信息变得可信,与过去相比这是“质的飞跃”。他指出,作为连接器的区块链,由单独一家企业去运作意义并不大,分享出来作为开源解决方案,行业共建生态更有意义。“微众银行一直在探索和实践开源,从底层技术平台切入,结合金融、工业界、物联网、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场景,共同建设公开、透明、高效的技术和产业社区。
朱江表示:“国内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扩大,基于区块链做供应链金融是我们正在寻找的新增长点。他介绍,金山云致力于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地方产业平台,平台聚合了监管方、企业客户和资金端等多个主体。经过审核的企业资产确权、登记和流转记录等信息,均以可追溯的形式在平台上储存,作为银行的资金端可以据此开展快速融资放款业务,省去高昂的尽调和担保等环节成本,大大提升效率,并让融资放款的风险整体可控。
袁煜明指出,区块链对实体经济渗透还需要一个渐进过程。接下来区块链行业将有两大机遇:一是培训,随着巨头的相继进场和与实体产业的持续渗透,通过培训让更多人了解区块链,成为新增的市场需求;二是向更多传统企业提供咨询和技术方案,帮助他们把区块链渗透到更多传统领域中去,推动实体产业的降耗增效和转型升级。
此外,三位嘉宾还对央行数字货币与Libra的未来前景进行了深度热议。
张开翔认为央行提出的法定数字货币双层架构,具备可实操的指导作用。“对于技术公司以及商业银行,应该去考虑在这双层架构里,自己要做哪些事情,使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可以高效率在各种场景里面用起来,达到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清结算效率等效果,同时符合相关监管合规要求。在双层架构里,还有不少基础设施要去建设或细化适配,包括整个流通网络、用户终端、支付通道、清算结算等等。相信央行提出这样的思路,能够指引各方从工程和市场层面去思考,我觉得对行业来说会有积极正向的作用。"而对于Libra的前景,张开翔认为Libra在监管上还是有面临严峻的挑战。“总的来说,目前Libra无论技术和产品形态都还在前期阶段,最终运作起来还是不是白皮书描述那个样子,是很不确定,因为这条路还不明确。”
朱江对央行发行数字货币非常看好,因为央行二级运营体系可以给商业公司带来很大机会。“它鼓励我们企业在二级运营市场中进行技术创新,这种不会锁定某一个区块链技术或者平台做M0流通现金管理,为我们带来了机遇。这样的架构,为分布式的商业网络建立协同融合提供了很好的市场环境。恰好,与金山云的区块链技术策略非常一致。我们基于开源技术去构建一个跨链的多链架构,那么基于M0的数字货币由分散的商业银行管理,我们的区块链技术能够满足这种多层级的管理体系。这是个大机遇,是因为由政府主导的技术应用创新,可以让我们企业把技术融入数字经济浪潮里,让其发挥核心作用。”而对于Libra,朱江认为它并不一定能够按照其发行计划顺利进行。原因有两点:一是从技术层面上看,经过测试,目前开源的Libra不能满足Facebook 27亿用户支付系统的流量,它的技术架构还只是一个简单的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系统。二是Facebook本身在西方国家2018年有数据泄露事件发生,由于信誉问题,在西方世界和区块链行业当中并不看好。
袁煜明对比了央行数字货币与Libra的不同之处:首先,Libra是锚定一篮子的货币,央行是锚定人民币的货币;其次,央行的数字货币很明确说了是做M0,而Libra是模糊不清晰的,是M0也有可能是M1、M2,有可能会带来货币乘数等各种变化。再次,央行采用了双层结构,通过商业银行去做推广,Libra是通过28个协会成员,未来是100个协会成员进行推广,以及授权经销商去推广,因此发行机构是不同的。当然你也可以说是相似,只是成员不一样,你可以把Libra理解成也是双层的模式。另外,Libra采用了非常明确的技术方案,目前是一个联盟链的形式,BFT的共识机制,并创造了Move编程语言来做智能合约。央行数字货币目前是不去预设技术路线,未来任何路线都有可能是或不是最优技术方案,未来可能出现几条路线并行的状况。“目前在Libra、央行的数字货币等包括各个国家、公司带动下,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潮流,如何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到金融体系当中来,我认为对于所有的参与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袁煜明进一步说道。
观火精华集锦之:
开放式金融
在开放式金融板块,CBX研究院创始人兼院长谷燕西发表了《Libra对全球金融行业的冲击与风险》的主题演讲,他表示,未来数字货币会有两种,一是各国央行基于主权发行的数字货币,二是市场以分布式资产抵押做的数字货币,而Libra本身是主权信用货币的延伸币,将来会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模式。不过,谷燕西同时指出了Libra的优势。可类似于比特币和以太坊,Libra的优势在于全球性的清算系统。“Libra对清算网络的冲击,实际上是区块链对清算网络的冲击,”谷燕西表示,现有银行的清算网络在全球范围内不是高效的,Libra清算网络和稳定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会对现有金融市场带来最大冲击,商业银行会是受冲击很大的机构。
香港区块链协会共同主席唐仪发表了《Libra 发行的风险和机遇》演讲,他表示,香港区块链协会正在申请加入Libra的超级节点,是香港第一家申请加入的。今年是传统巨头进入区块链行业的一年,包括纽交所、星巴克、沃尔玛等都在进入到这个行业。
在重磅圆桌论坛“Facebook变革后的开放金融时代”上,清华经管创业者加速器区块链应用实验室副主任谢婷婷担任圆桌论坛主持人兼嘉宾,与量子学派创始人罗金海,BlockVC创始合伙人徐英凯,火币labs负责人、最高人民法院博士后杨锦炎,dForce创始人、前渣打直投董事杨民道等圆桌嘉宾展开对话。
谢婷婷表示,虽然Libra的未来发展前路漫漫:一是因为其推出有一定的紧迫感和仓促性;二是整个行业都还处在很早期的稚嫩阶段,有一些支撑的理论基础还在构建中;三是到商业落地推广,会受到很多第三方的制约,能进行到什么状况还是事在人为。但是,不管最终结果如何,从发布的第一天起,它的开创性和积极推动性作用已经成功了。
罗金海表示,Libra这个项目的提出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成熟得多,从技术层面来讲没有太多可挑剔的,它参考以太坊和比特币的理念,一个互联网公司能够把它的价值理念、技术方案、未来监管等问题都思考到,Libra考虑非常深远的。他指出,认识Libra要从历史上来看,美国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态度一直比较纠结的,从2012年开始美国人一直没有找到对加密货币的控制方法,从2014年开始SEC每年都有一次加密货币的听证会,直到2018年美国政府从稳定币的发行监管入手,通过了两家公司合规合法的法币稳定币,真正从源头上开始找到控制加密货币的方法,将数字美元和传统美元完美结合,这个时候美国才真正知道怎么能够控制加密货币。而Libra的出现打乱了美国的节奏,它是依靠一家企业的背书来发行的稳定币,这是由完全的市场构建的稳定币信仰,一旦成功,将会给互联网世界带来强烈的示范效应,具有深远的影响。
徐英凯指出,某种程度上,Libra让Facebook的27亿用户被动接受了加密资产普惠金融的红利,这会给加密资产发展带来广泛的社会性、制度性变革。Libra实现了三个“第一”:第一次为全球数十亿人提供一种无国界的、稳定的简单支付手段和智能合约平台;第一次由世界级互联网巨头发起的基于加密数字货币的国际新金融体系合作框架和组织;第一次爆炸式扩大加密数字货币用户基数,影响规模超过27亿人口规模。“互联网巨头入场然后发起Libra,这让外界意识到加密资产、区块链浪潮是不可逆的,但它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取决于落地普惠的广度和深度”,徐英凯称,“Libra只是做了一个开头和起步。区块链开放式的金融应用可以填补本身银行系统比较落后国家的空白,如果Libra作为新的金融基础设施可以大规模的落地实现,那这些发展中国家能够得到弯道超车的机会,这会是全球金融市场下一个5到10年非常大的亮点。”
杨锦炎认为,不宜过高评估Libra的监管障碍和监管风险。在代币的发行环节,美国已经有稳定币合法发行的多个先例。当前围绕Libra的各个听证,也是美国市场主体与监管层沟通协商的重要渠道。相信通过系列沟通,Libra最终会得以合规发行。Libra的主要监管挑战在流通环节。不同国家对Libra的流入有不同的监管态度。例如法国央行的官员就表态Libra性质上属于证券,如果是这样不仅仅用银行来进行规范,有可能用证劵法来规范;在新加坡《代币发行指南》把稳定币认定为债券,从而适用证券法规范。但是,还要看到的是,由于稳定币的技术特点,一个国家防止某个外来数字货币进入的法律屏障很容易被突破,因为建立在分布式账本上的代币只要下载一个数字钱包就可以方便使用,法律上对代币流入的监管难度很大。因此,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比较明智的选择是推出自有的稳定币占据更多的应用场景、争取更多的用户,从而与外来数字货币竞争。
杨民道称,有人认为Facebook推出Libra是攫取了加密货币的胜利果实,但是正面地看,Libra最大的贡献是让全球广泛认识、接受加密货币。长远来说,杨民道更加看好非许可型的区块链机会,而非Libra这样的许可链。开放金融的基础是基于去中心化的信任最小化设置,这样能低成本和高效的扩展自身的网络效应。从比特币诞生到现在十年时间,已经证明区块链技术本身难以用现有的监管框架去监管,即使Libra不被批准,也会有其他的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稳定币以更加开放的方式运作。
观火精华集锦三:
交易所新生态
在“交易所新生态板块”纽约WBF Group董事长、WBFex创始人Bella Fang发表了《区块链的下一个十年:交易所的未来与机遇》,她表示,从华尔街的角度看,交易所、稳定币、钱包、数字银行和数字支付是区块链的金融类现象级的5个赛道。她重点提及,第三代交易所引领数字金融革命,区块链产业分为四大分类,金融类、科技类、服务类、应用类。作为最前端的金融类是交易所、稳定币、钱包、数字银行及数字支付,科技是公链、联盟链等等。
“交易所新生态”圆桌论坛是本次观火大会的“压轴大戏”。本场圆桌特邀JLAB创始人、火讯琅琊榜“犀利阁主”孙健作为圆桌主持人,圆桌嘉宾更是“大咖云集””:OK战略副总裁徐坤、火币集团总裁助理唐嘉骏、Bibox副总裁向丹、比特时代创始人黄天威、创世资本创始合伙人孙泽宇。
对于流量型交易所对于今年的交易所格局带来的冲击,徐坤表示OK每一天都在抱着创业者心态,去嗅到一些新的模式、流量,同时也要反过来时刻提醒自己,如何把抗风险能力放到第一位。唐嘉骏表示火币对于近期的出来交易所做了一些研究,他们为什么一下就起来了,他们是不是在商业、营销方面是不是有火币需要去吸取的经验,应该怎样去应对。向丹表示流量是创造容易留住比较难,如果要长期看,首先需要在整个行业发展壮大,为这个行业创造真正价值,来把这样的价值留住。机会永远是留给对这个行业有改革的人。孙泽宇表示,从投资角度肯定是要找流量或者是可能给投资人带来收益的,不过很多平台在做自己的模式,这里面会有一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