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
“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候。
大暑天热,人们喜欢吃点冷凉的食物,给身体降降温。譬如在我国粤东南地区,有这么一句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仙草,又名凉粉草,其茎叶晒干后,消暑甜品烧仙草,广东一带也叫凉粉。夏日,一碗冰冰凉凉的烧仙草,能将五脏六腑的闷热血气都清除的一干二净。
还有老北京人,大暑天少不了一碗荷叶粥,淡青色的粥底,荷香四溢,光闻一闻,也凉意顿生。
不过需留心,
清凉之物,或冰冻饮料都较为寒凉,吃多了,容易脾胃虚寒。
除了“以凉制热”之外,也有“以热攻热”的。
在我国的鲁南地区,大暑到来的这天,人们会“喝暑羊”,即喝羊肉汤。三伏天时,人的体内积累了大量的热气,一碗羊肉汤,把辣椒、醋、蒜统统喝进肚子里,一身大汗淋漓,能带走体内积热,有益健康。
福建莆田地区,兴吃荔枝、羊肉、米糟等;湘中、湘北则会吃童子鸡……
而更多的地方,则会在大暑天,喝上一碗“伏姜茶”。将生姜切片,与红糖拌在一块,放入罐中,蒙上布,放在阳光底下暴晒。
着凉腹痛时,挖一勺,兑水喝,辛辣又发汗。有道是: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大暑连着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降暑工作,也成为了重中之重。
炎夏已至,难熬的高温天气下,想要防暑降暑,除了不要长时间在日头底下暴晒,并做好防晒工作外,也可以喝一些降暑茶。
枸杞防暑茶
做法:枸杞10克、薄荷3克、五味子12克、菊花6克,放进茶杯里,沸水加盖闷泡10分钟,味出即可。
解暑绿豆汤
做法:绿豆30克,芦根10克,白茅根10克,将芦根、白茅根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与绿豆同煮至熟,然后去药包,即可饮用。冷热均可。
二豆二米粥
做法:用赤小豆、绿豆、薏米、大米适量。煮粥,冷、热食用均可。
户外工作的朋友,或身体比较差的人,盛夏时节,容易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体感无力、口渴、胸闷等,严重者会有头晕、耳鸣、大汗淋漓,甚至昏迷、抽搐等。
这是中暑的表现。
中暑在中医叫“发痧”,是暑热之邪乘虚而入所致。如果有轻微中暑情况者,可用简易的刮痧来处理。
取穴:
取合谷、内关、曲池、大椎四穴。
方法:
在上述穴位的大致位置,以45度角,从上往下刮拭,每个穴位3~5分钟,以出痧为度(不硬性强求出痧)。
若没有刮痧板,或刮痧油,可利用身边器物,如梳子、勺子等
钝圆物品代替刮痧板,用食用油、润乳油、润乳露或清水,代替刮痧油。
若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感时,可加刮“足三里”一穴 。
温馨提示:
刮痧仅能起预防和缓解作用,
情况严重者,应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