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同传统的天文学相比,射电天文学还有两个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第一,不受太阳和天气的影响,可全天候工作;第二,反射面的加工要求相对宽松。第一条初看起来很不可思议,普通人往往有一个牢不可破的成见,认为天文学家只能在晴朗而漆黑的夜晚工作。其实不然。前面也提到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人们首先在射电波段注意了银河系辐射的存在,之后才在太阳活动爆发的时候偶然察觉到了太阳的射电辐射。尽管后来科学家证实了太阳在“平静期”也存在微弱的射电辐射,但相比于来自银河方向的强烈信号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另外天气方面也是如此,除非是那种四周电闪雷鸣的恶劣雷暴,否则都很难影响到射电望远镜的正常工作。至于第二条我们需要了解的事实是:一台望远镜的反射面加工精度往往制约了它的工作波长。举个例子:若要在观测波长为
的电磁波的时候获得足够高的信噪比,反射面的误差不能超过。对应到射电领域,这样的数值往往处在毫米量级上。相比于光学望远镜动辄几十个纳米的精度要求,这已经算是容易做到的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射电天文学的第一项优势在上世纪中期还比较突出,可是近年来,随着各类电器和无线技术的普及,地球上的无线电环境也在逐年恶化中。同举目可见的光害不一样,除非是相关从业者或爱好者,否则,无线电环境的恶化是常人难以察觉的。现任FAST总工程师的南仁东教授就曾坦言,要说FAST真正让人不放心之处,就是今后附近能否保持绝对的无线电静默。据说FAST项目在初建的时候,单是为了说服当地政府不要在附近大肆兴建观光设施,参观者也不允许携带手机等等这类事情上就非常有阻力。许多人不能理解,一公里外一枚小小的手机会对眼前的庞然大物有什么损害。其实,这方面早有前车之鉴。河北兴隆的LAMOST(郭守敬望远镜)项目就因选址不当,以及当地政府大兴土木等原因,深受光污染的影响,导致其建成数年后一直无法达到设计之初所预想的效果。我认为,今后此类事件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许多科研项目并不是说花了钱就能办成的,配套的措施一定要到位,政策一定要倾斜,不然,国家花重金建造的巨型科研设备最终只能沦为大而无用的“艺术品”,不仅令纳税人寒心,也令国外同行耻笑。
1963年11月1日,位于波多黎各的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正式建成,一直到今天它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单面射电望远镜,口径305米,依托波多黎各的碗状喀斯特地形而建。由于阿雷西博的反射面本身不能运动,因而只能通过改变接收装置的位置来扫描天顶附近一个宽约20°的一个带状区域。即便如此,它的极高灵敏度还是为天文学家们带来了许多重大发现。其中最激动人心的便是1974年泰勒与赫尔斯发现的第一对射电脉冲双星,他们利用其检验了爱因斯坦的引力波辐射预言,结果同广义相对论的计算完全一致。两人因此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