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
公众号
”
关注后回复标题前数字即可查看文章
1、亚马
逊上市20周年 股价已上涨490多倍
2、
亚马逊全球开店总裁谈“一带一路”对亚马逊平台有哪些影响?
3、
“亚马逊效应”席卷户外及体育用品市场
4、从网络小书商到赶超谷歌,市值超4500亿美元,亚马逊凭什么?
5、跨境易电+商+人=亚马逊爆款模式的沙龙和高级班课程场场爆满
6、
刚宣布要涉水家居,零售老大亚马逊又想进军医药市场了
7
、
亚马逊进军线下食品零售手太快?美国必需消费品类股普跌
8、
京东遭资产管理公司质疑背后:追上亚马逊得靠技术
9、
智能音箱2017大爆发,6大数据看懂亚马逊与谷歌之争
10
、
通用
、Twitter、微信、京东都在用的管理方法,打造小而美团队的奥妙
【Technews科技新报】
在 Prime 会员服务的成功之下,亚马逊(Amazon)持续占据着电商龙头的宝座,但 Prime 会员服务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小型零售业者又对此作何感想?
CNBC 最近就与市调机构 SurveyMonkey 合作,针对小型零售业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即使身为竞争关系,许多人仍有固定使用 Prime 服务的习惯,许多业者甚至认为亚马逊推出的一些创新技术,能够帮助自家公司的业绩成长。
方便又好用的 Prime 服务
企业咨询公司 Avenue Consulting 的创办人 David Mitroff 表示,不论是私人生活或商业用途,他几乎每天都使用 Amazon Prime 购物一次,“例外的那几天每天都下单两次。”
对于这种情况,具有丰富行销经验的 Mitroff 感到非常忧心,他已经能够预见人们在如此依赖电商购物的情况下,那些小型零售商的未来下场;附近的零售店可能会因此关门,甚至将来再也没有地方能看到商品实物或接触到邻近的人们。
Mitroff 确实经常担心这些情况,但他却没有办法停止使用。
Mitroff 表示,他偶尔会试着停止上网下单,改为前往邻近的商店采买,毕竟多数商品都可以在商店买到,但作为一个中小企业经营者,电商真的是太有效率的购物方式,他可以在购物后马上就再回到工作中。
“真正令我感到惊讶的是,有时候我上午 9~10 点才下订单,但我下班时却能带着物品离开办公室。”
公关公司 AWJ Platinum 营销总监 Belinda Foster 也有着相同的想法,如今他不再需要在颠簸的路上开几十分钟的车程,只为了一些文具或茶包。相反的,Foster 经常会发现自己在平板上开了一个浏览器,手指在上面不停的点击。
“购物从头到尾只花了我 10 分钟的时间…我发现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的压力变小了,谢谢电商购物的出现,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纾压的方式。”
(Source:Amazon 官网)
Mitroff、Foster 并不是少数,小型企业管理者对亚马逊服务的依赖比例相当高,应用普及的情况也扩散至管理者的家庭。调查显示,小型企业管理者家庭成员为 Prime 会员的比例为 58%,相较起一般民众的 46% 要高出许多,即使与亚马逊为竞争者的小型企业,家庭成员使用的比例也有 54%。
在调查当中,约 26% 的零售业者认为,亚马逊是他们的直接竞争对手(Direct Competitors),这在所有产业中都是最高的,但同时却也有约 52% 零售业者本身正在使用 Amazon Prime 服务。
这样的结果乍看之下有些怪异,但电商运用科技发展的创新零售方式,并没有让多数与亚马逊处在竞争关系的小型企业主感受到威胁。
在调查中,只有 8% 的小型企业主认为技术发展将对明年业务产生影响,49% 认为毫无影响,更有 42% 反而认为会有正面效果。
小型零售业者也喜欢亚马逊?
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正在利用亚马逊来寻找更具竞争力的方法,就像亚马逊利用 Prime 这些会员做的一样——观察竞争对手,测试新产品的市场反应。
解谜玩具零售业者 SiamMandalay 创办人 Sean Allan 指出,亚马逊的市场和物流速率都非常惊人,认为自己可以与之竞争是非常荒谬的,但透过亚马逊,企业可以观察到每个对手在打什么算盘,想销售什么以及销售情况如何。
“数据都在那里,只要你知道该怎么看。我可以看到特定产品的销售情况,甚至是他们一天卖出的数量。”
(Sourece:Flickr/Web Summit CC BY 2.0)
天然保健品制造商 GSC Products 也是一样的情况,他们不只是透过亚马逊购买配料和补给品,也在运用亚马逊测试新产品的市场反应并调整价格,从而在其他其他销售渠道提供更容易被接受的价格。
负责人 Wayne Perry 表示,每当推出一个全新的品牌或产品,GSC 都会先将初步销售限制在自己的亚马逊商店及一些大型卖家销售页上。“只需要四个月,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产品会失败还是成功。”
一但确定产品是“胜利组”,GSC 便会将该产品退出亚马逊的庞大销售网络,只与少数的亚马逊大卖家合作,并转而专注在将产品批发给其他网络零售商和传统商店,来确保亚马逊不会削减到实体店的定价。
Perry 指出,如果消费者只需简单的滑手机,就能够在方便、廉价的亚马逊上找到你的商品,那实体零售商就不会想要进货销售。
除此之外,GSC 也利用亚马逊来重整销售策略,而不再只是一味的调低那些销售停滞产品的建议售价(MSRP),亚马逊甚至让 GSC 了解到,某些特定产品在更高的价格之下反而卖的更好。
“亚马逊教你如何去关心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而不再需要浪费时间在所谓的焦点团体(focus groups)上,即使是在市场试水温的阶段你也可以赚钱。”
(首图来源:Amazon 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