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青年麻醉论坛
新青年麻醉论坛为业内最大的麻醉学门户网站,包括学术论坛、医学视频库、麻醉考试辅导中心、微博、微信等多个平台,致力于为全球华人麻醉医生提供业内资讯、专业交流、教育培训、资源分享、学术科普推广等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青年麻醉论坛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9(上)

新青年麻醉论坛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10-22 06: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译者按: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每月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的同时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珠江视界专栏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国同道推介。


本期《珠江视界-每月好文》节选2024年8-2024年9月发表的部分文章,研究来自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麻醉科等,内容涵盖术后慢性神经性疼痛的药物治疗、高血糖诱导的铁死亡参与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人工智能大模型GPT-4o 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教育中的应用等方面( # 为第一作者, * 为通讯作者)。

每月好文(2024.08.02-2024.09.01)之上


1

1. Huanzhi Han # , Bowen Li # , Run Yang # , Hao-Lin Gu o, Qiuya Li , Hua Wang , Bin   Zheng * , Yang Bai * , Yonghao Yu * . NIR-Remote Selectively Triggered Buprenorphine Hydrochloride Release from Microneedle Patches for the Treatment of Neuropathic Pain. ACS Biomater Sci Eng,2024 Aug 12 .PMID: 39013076

【题目】

NIR-Remote 选择性触发微针贴剂中盐酸丁丙诺啡的释放用于治疗神经性疼痛

【通讯作者】

郑斌  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Yang Bai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

于泳浩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天津麻醉研究所

【第一作者】

Huanzhi Han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山东大学德州医院齐鲁医院

Bowen Li, Run Yang  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学院

【摘要】

神经性疼痛是间歇性慢性疼痛的一种 常见 形式,影响全球约 7-10% 的人口。目前临床 常用的 注射、口服等给药方式多为 单次用 药,无法实现对疼痛程度和药物剂量的准确控制。我们开发了近红外( NIR )光响应微针贴片( MNP ),根据发作状态在时空上控制释放的药物剂量 治疗神经性疼痛。作用机制 利用上转换纳米颗粒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UCNPs 将近红外光转化为可见光和紫外光。这种转化触发了偶氮苯分子马达在介孔材料中的快速旋转,从而能够按需控制药物剂量的释放。此外, MNs 以微创和无痛的方式 通过 角质层屏障,有效促进药物分子的透皮渗透。 使用 这些贴片 后获得了良好的结果,从而其 有效性得到证明。连续 5 个周期暴露于 NIR 光,每个周期持续 30 秒,贴剂 精确释放药物 318 μ g 。小鼠模型中, NIR 光照射一个周期 1 h )即可使 疼痛 得到 最大缓解, 效果 持续 6 h 。对于后续 再次出现的 疼痛 采取类似 光照, 可产生 相同水平的精确治疗效果。 NIR 控制药物精确释放 MNP 为治疗间歇性神经性疼痛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2

2. J ia Hong # , Xue Li # , Yingxiang Hao # , Hongjiao Xu , Lang Yu , Zhipeng Meng * , Jianhai Zhang * , Minmin Zhu * . The PRMT6/STAT1/ACSL1 axis promotes ferroptosis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Cell Death Differ. 2024 Aug 13. PMID: 39134684

【题目】

PRMT6/STAT1/ACSL1轴促进糖尿病肾病中的铁死亡

【通讯作者】

孟志鹏 湖州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湖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张建海,朱敏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Jia Hong,郝颖香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Xue Li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摘要】

高血糖诱导的铁死亡是糖尿病肾病( DN )患者肾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靶向铁死亡对 DN 的治疗具有临床意义。然而,铁死亡的有效治疗靶点尚未确定。 研究旨在探讨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 6 PRMT6 )在调节 DN 铁死亡中的确切作用。 我们 利用野生型和 PRMT6 敲除( PRMT6 / )小鼠 制作 ND 模型 通过 转录组学和脂质组学分析以及各种分子生物学方法 以期明确 PRMT6 调节 DN 中铁死亡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 PRMT6 下调通过调节 DN 中的铁死亡参与肾功能障碍和肾细胞死亡。此外, PRMT6 还原通过上调酰基辅酶 A 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 1 ACSL1 )表达诱导脂质过氧化,最终导致铁死亡。我们 进而 研究了 PRMT6 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1 STAT1 )相互作用以共同调节 ACSL1 转录的分子机制。 给与 STAT1 特异性抑制剂氟达拉滨治疗 后,可 延缓 DN 进展。 体外细胞实验发现, PRMT6 STAT1 协同调节 ACSL1 转录以介导高血糖细胞中的铁死亡。我们的研究 提示 PRMT6 STAT1 协同调节 ACSL1 转录以诱导磷脂 - 多不饱和脂肪酸( PL-PUFAs )的产生,从而参与 DN 中的铁死亡。 上述 发现表明 PRMT6/STAT1/ACSL1 轴是预防和治疗 DN 的新治疗靶点。



3

3. Bi n Zhao # Weiwen Zhang # Qianqian Zhou # Qi Zhang , Jianer Du * , Yi Jin * , Xiaojian Weng * . Revolutionizing patient education with GPT-4o: A new approach to preventing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t J Surg, 2024 Aug 14. PMID: 39190290

【题目】

使用 GPT-4o 彻底改变患者教育:一种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部位感染的新方法


【通讯作者】

杜建儿,Xiaojian Weng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

Yi Jin  海军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上海市医学真菌学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

Bin Zhao,Weiwen Zhang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

Qianqian Zhou  上海医药与健康科学大学护理与健康管理系

【摘要】

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 )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以其 整体良好 的结果而闻名,但也存在手术部位感染( SSI )的风险,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和更高的医疗保健费用。有效的患者教育在降低这些风险方面 可发挥 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 依从性高 的患者更有可能采取预防措施并识别并发症的早期迹象。 GPT-4o 等高级语言模型的出现为患者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可能彻底改变信息的传递和理解方式。 研究探讨 GPT-4o THA SSI 相关 患者教育 中的作用 GPT-4o 的功能包括提供量身定制的教育材料、提供 24/7 全天候可用性、促进人性化的互动学习 支持多语言教育。这些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理解 、参与度和对预防措施的依从性,从而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整体质量。然而, 诸如 公平访问、语言和文化障碍以及数据隐私等挑战 必须得到解决 。利用 GPT-4o 的先进人工智能功能 可彻底改变患者教育,从而降低 SSI 发生率 促进 THA 患者术后恢复。



4

4. Xinyi Qiao # , Ke Zheng # , Lei Ye, Jin Yang, Rong Cui, Yuanyuan Shan, Xiaoheng Li, Huitao Li, Qiqi Zhu, Zhiguang Zhao, Ren-Shan Ge * , Yiyan Wang * . NL13, a novel curcumin analogue and polo like kinase 4 inhibitor, induces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in prostate cancer models. Br J Pharmacol, 2024 Aug 14. PMID: 39142876.


【题目】

NL13(一种新型姜黄素类似物和Polo样激酶4抑制剂)在前列腺癌模型中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

【通讯作者】

葛仁山,王义炎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与育英儿童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温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

Xin-yi Qiao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与育英儿童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温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

背景与目的: 前列腺癌依然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Polo样激酶4(PLK4)因其在细胞周期调控和肿瘤进展中的关键作用,已成为前列腺癌的一个有前途的治疗靶点。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新型姜黄素类似物NL13,用于前列腺癌的潜在治疗和PLK4抑制剂。


实验方法: 合成NL13后,在前列腺癌细胞和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中评估其作用,并通过激酶筛选和分子建模确定PLK4为主要靶点。通过细胞周期、凋亡、基因和蛋白分析,探讨其抗增殖和促凋亡机制。


主要结果: 与姜黄素相比,NL13在抑制PC3(IC50为3.51 μM vs 35.45 μM)和DU145(IC50为2.53 μM vs 29.35 μM)前列腺癌细胞活性及PLK4激酶活性(2.32 μM vs 246.88 μM)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效力。NL13通过下调CCNB1/CDK1诱导G2/M细胞周期阻滞,并通过切割caspase-9/caspase-3引发凋亡。这些作用通过抑制PLK4实现,进而导致AKT信号通路失活。NL13显著抑制小鼠肿瘤生长,并使分子标志物p-AKT减少和裂解的caspase-9/3增加,体外实验获得相似的结果。


结论与意义: NL13作为一种新型PLK4靶向的姜黄素类似物,通过破坏PLK4-AKT-CCNB1/CDK1和凋亡通路,对前列腺癌具有良好的抗癌特性。NL13可能成为一种有前景的新型前列腺癌治疗新药物。



5

5. Yuan yuan Wu # , Ji Che # , Jing Dong, Xiang Zhang, Yixu Deng, Wei Chen, Jun Zhang * . CCR5 antagonist maraviroc alleviates doxorubicin-induced neuroinflammation and neurobehavioral deficiency by regulating NF-κB/NLRP3 signaling in a breast cancer mouse model. Neuropharmacology, 2024 Aug 15;254:109981. Epub 2024 May 3. PMID: 38704022.

题目

CCR5拮抗剂马拉维罗克通过调节NF-κB/NLRP3信号通路减轻阿霉素诱导的乳腺癌小鼠模型神经炎症和神经行为缺陷


通讯作者

张军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Yuan-yuan Wu,Ji Che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

【摘要】

已知化疗药物阿霉素(DOX)会引起化疗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CICI)。马拉维罗克(Maraviroc)是一种有效的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拮抗剂,具有神经保护特性,但其在CICI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Maraviroc对CICI的治疗潜力。将植入乳腺癌细胞的成年C57BL/6J小鼠分组,分别接受每周一次的腹腔注射(共四次):生理盐水(对照组)、5 mg/kg的阿霉素(DOX组)、10 mg/kg的Maraviroc(MVC组)或5 mg/kg的阿霉素与10 mg/kg的Maraviroc(DOX + MVC组)。通过Morris水迷宫(MWM)进行神经行为测试。使用Western blot分析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炎症标志物、凋亡相关蛋白和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评估治疗后的肿瘤体积和重量。DOX治疗显著增加荷瘤小鼠海马中的趋化因子(CCL3、CCL4)和炎症因子(IL-1β、TNF-α)。而与DOX组相比,Maraviroc显著降低海马促炎因子。此外还可降低细胞凋亡标志物,恢复突触蛋白水平,并抑制NF-κB/NLRP3通路。通过MWM试验,小鼠跨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时间百分比增加,证实Maraviroc显著改善DOX诱导的神经行为损伤。此外,Maraviroc与DOX联合使用时,对肿瘤生长具有额外的抑制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Maraviroc可通过抑制NF-κB/NLRP3通路而抑制促炎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升高,从而缓解DOX诱导的CICI,可能产生抗肿瘤效应。本研究为DOX诱导的CICI提供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提高癌症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

6.Su -Shan Guo # , Yu Gong # , Ting-Ting Zhang # , Xin-Yu Su, Y an-Jiao Wu, Yi-Xiao Yan, Yue Cao, Xing-Lei Song, Jian-C heng Xie, Dehua Wu, Qin Jiang, Ying Li, Xuan Zhao, Michael X. Zhu * , Tian-Le Xu * , Ming-Gang Liu * . A thalamic nucleus reuniens–lateral septum–lateral hypothalamus circuit for comorbid anxiety-like behaviors in chronic itch. Sci Adv, 2024 Aug 16;10(33). PMID: 39150998.

题目

丘脑联合核-侧隔-下丘脑外侧回路在慢性瘙痒共病焦虑样行为中的的作用


通讯作者

朱曦  得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 麦戈文医学院

徐天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医院和松江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解剖与生理学系,上海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中心

刘明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解剖与生理学系,温州市瓯江实验室(浙江省再生医学、视觉与脑健康实验室)精神健康与药物研发研究所

第一作者

郭素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医院和松江研究所

巩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医院和松江研究所

Ting-Ting Zhang  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第十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

慢性瘙痒常与焦虑症状同时存在,形成难以治疗的瘙痒 - 焦虑恶性循环。然而,慢性瘙痒中的焦虑共病背后的神经回路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报道了慢性瘙痒小鼠模型中的焦虑样行为,确定了侧隔 LS 中释放γ - 氨基丁酸的神经元是 慢性 瘙痒 诱发 焦虑的关键作用。此外,慢性瘙痒 丘脑核( Re LS GABAergic 神经元 兴奋性投射 的活动和突触可塑性 增强。 通过 化学 遗传 选择性抑制该回路 显著 减轻慢性 瘙痒引起的焦虑,而对 束缚 应激引起的焦虑 并无 影响。 最后 ,外侧下丘脑( LH )中的 GABAergic 神经元 接受来自 LS GABAergic 神经元 的单突触抑制, 以介导 调节瘙痒 焦虑。这些发现 提示 Re LS LH 通路在调节与慢性瘙痒相关的焦虑样共病症状方面的潜在意义。



7

7 . Jing-hui Hu # , Zhang-zhen Zhong # , Hai-jing Shi # , Jie Wang, Shaomu Chen, Xi-sheng Shan, Hua-yue Liu, Hong Liu, Lingzhong Meng, Fu-hai Ji * , Ke Peng * . Esketamine vs. p lacebo combined with 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vs. intercostal nerve block on quality of recovery following thoracoscopic lung resec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factorial trial. Int J Surg, 2024 Aug 22 , PMID: 39172717


题目

艾司氯胺酮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或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切除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一项随机对照析因试验


【通讯作者】

稽富 海,彭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苏州大学麻醉学研究所;


第一作者

Jing-hui Hu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苏州大学麻醉学研究所 Hai-jing Shi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苏州大学麻醉学研究所 Zhang-zhen Zhong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 多模式镇痛策略对促进术后康复至关重要。本试验的目的是评估亚麻醉艾司氯胺酮对比安慰剂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或肋间神经阻滞(ICNB),对胸腔镜肺切除术后恢复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这项2×2随机对照析因试验由中国苏州的一家大学附属医院实施。100名接受胸腔镜肺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艾司氯胺酮-ESPB、艾司氯胺酮-ICNB、安慰剂-ESPB和安慰剂-ICNB),按照其分组分别接受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3 mg/kg或生理盐水安慰剂,并联合使用20 ml罗哌卡因(0.375%)的ESPB或ICNB。所有患者均接受氟比洛芬酯和患者自控芬太尼镇痛。主要结局为使用QoR-15量表评估的术后24小时恢复质量(QoR),临床主要差异最小为6.0。


结果: 患者中位年龄为57岁,且52%的患者为女性。艾司氯胺酮和区域阻滞对QoR无明显的相互作用(P = 0.215)。24小时QoR-15评分结果:艾司氯胺酮组为111.5 ± 5.8,安慰剂组为105.4 ± 4.5(差异=6.1,95%CI,4.0 – 8.1;P


对于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亚麻醉 剂量 艾司氯胺酮可改善术后 QoR ,且 ICNB ESPB 均可 作为多模式镇痛的组成部分。




8

8. Xiao Huang # , Yu xin Fei # , Xiaoyu Qiu # , Tiantian Qian, Quanmei Shang, Jinfeng Cui, Yutong Song, ShuruiSheng, Wenhan Xiao, Qilin Yu, Tao Wang * , Xiaozhi Wang * . MiR-625-5p i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in sepsis by regulating CXCL16/CXCR6 axis and endothelial barrier. Int Immunopharmacol, 2024 Aug 15 . PMID: 38889512.

【题目】

MiR-625-5p通过调节CXCL16/CXCR6轴和内皮屏障治疗脓毒症

【通讯作者】

Tao Wang  滨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第一作者】

Xiao Huang,Yuxin Fei  滨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Xiaoyu Qiu  滨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烟台毓璜顶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摘要】

背景: MicroRNA在脓毒症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发现miR-625-5p在脓毒症患者血液和脂多糖(LPS)刺激的EA.hy926细胞中的表达显著增加。迄今为止,关于miR-625-5p在脓毒症中的具体生物学功能知之甚少。


方法: 45例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以及30例健康受试者中,通过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验证miR-625-5p表达的变化。用LPS在体外处理EA.hy926细胞。使用跨内皮电阻测定和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评估内皮屏障功能。


结果: 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的miR-625-5p表达水平、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和糖萼成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且miR-625-5p水平与疾病呈正相关。Kaplan-Meier分析表明,miR-625-5p水平与28天死亡率强相关。体外实验发现,miR-625-5p抑制剂显著减轻LPS诱导的内皮屏障损伤。miR-625-5p同时正向调节CXCL16;下调miR-625-5p后,EA.hy926细胞中CXCL16 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减弱。敲除CXCL16后,LPS诱导的EA.hy926细胞血管屏障功能障碍明显缓解。用sCXCL16处理EA.hy926细胞,其通过调节C-X-C趋化因子受体6型(CXCR6)来破坏内皮糖萼、紧密连接蛋白和粘附连接蛋白,显著增加内皮细胞的高通透性。


结论: miR-625-5p水平升高可能是预测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28天死亡率的有效生物标志物。miR-625-5p可激活 CXCL16/CXCR6 轴,是LPS诱导EA.hy926细胞内皮屏障功能障碍过程中的关键致病因素。



9

9 . Boqun Cui # , Zeyou Qi, Wenjun Liu, Guanzheng Zhang, Duomao Li n * . ZBP1-mediated PANoptosis: A possible novel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 on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t Immunopharmacol, 2024 Aug 20. PMID: 3885252 3


【题目】

ZBP1介导的泛凋亡: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机制

【通讯作者】

Duomao Lin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中心


【第一作者】

Boqun Cui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中心

【摘要】

尽管已证实盐酸戊乙奎醚(PHC)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 (I/R) 损伤,但其调节分子和相关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应用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法探索PHC的分子机制和作用靶点。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中,PHC预处理显著改善心脏功能(P < 0.01)。通过对MIRI大鼠心肌缺血半暗带组织进行mRNA测序分析,鉴定出多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Z-DNA结合蛋白1(ZBP1)。ZBP1腺病毒载体(Ad-Zbp1)转染至PHC预处理大鼠后,心肌梗死面积可逆性增大(P



10

10.Zhi-Hao Zheng # , Xiao-Dong Liang # , Jin-Rui Li, Ying Li, Li-Wei Bi, Wei Sun, and Hai-Bo Li * . A new video laryngoscope combined with flexible laryngeal mask insertio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J Clin Anesth. 2024 Aug 22;98:111590. PMID: 3917 8493.

【题目】

新型视频喉镜联合可弯曲喉罩的应用:一项前瞻性随机研究

【通讯作者】

Haibo Li  赤峰市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Zhihao Zheng  内蒙古医科大学赤峰临床医学院

梁晓东  内蒙古医科大学赤峰临床医学院/赤峰市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 视频喉镜(VLS)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气道管理设备置入工具。然而,目前还没有专门设计用于放置喉罩(LMA)的喉镜。本研究改进现有的VLS,开发了一种新的VLS辅助方法,旨在通过与标准盲插置入喉罩相比,评价改进的VLS辅助置入可弯曲喉罩(F-LMA)的有效性。


方法: 157例在全麻下行F-LMA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标准盲探置入组(B组)和VLS辅助置入组(VL组)。记录首次成功率。次要结果包括口咽漏气压(OLP)、光纤视图、置入时间、位置调整、重插入率和术后气道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VL组首次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99% vs 86%;p = 0.002)。VLS-引导技术的OLP明显更高(26.4±5.1 vs 23.8±4.4 cmH2O,p = 0.002)。VL组的光纤视图明显更好(p < 0.001),调整和重置入以建立有效气道的次数更少(p < 0.001)。B组的喉罩置入时间短于VL组(33.9 vs 41.3 s,p < 0.001)。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术后气道并发症两组间无差异。


结论: VLS引导下置入喉罩成功率高,置入后OLP更高,只需最少的调整即可到达理想的解剖位置,且不会增加血流动力学应激和不良事件的风险。



11

11. Yu-Shen Yang # , Chu-Yun Liu # , Meng-Qin Pei, Zhen-Dong Sun, Shu Lin * , and He-Fan He * . Quercetin protects against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by inhibiting microglia-neur on crosstalk via the CXCL2/CXCR2 signaling pathway. Phytomedicine. 2024 Aug 26;134:155987. PMID: 39216299.

【题目】

槲皮素通过CXCL2/CXCR2信号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神经元互作,从而预防脓毒症相关脑病

【通讯作者】

林树  福建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与代谢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达灵赫斯特加文医学研究所神经内分泌组

何荷番  福建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Yu-Shen Yang,刘楚云  福建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 脓毒症相关脑病(SAE)是一种与严重脓毒症相关的常见脑病变,其中铁死亡是一个关键驱动因素。因此,抑制铁死亡可能是治疗SAE的有效策略。槲皮素(QUE)是一种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的天然类黄酮,其在SAE相关的铁死亡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QUE治疗盲肠结扎穿孔(CLP)所致SAE的作用机制。


方法: 分别用CLP和脂多糖(LPS)建立在体和体外SAE模型,均采用QUE预处理。


结果: QUE减轻CLP诱导的SAE小鼠的症状,包括温度变化、神经系统严重程度评分、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和小胶质细胞激活,并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募集和趋化。生信分析显示,CXCL2/CXCR2轴可能在QUE介导的SAE保护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QUE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CXCL2上调和蛋白分泌。重组小鼠源性CXCL2(rmCXCL2)促进炎症细胞因子分泌、NF-κB/NLRP3信号激活、小胶质细胞募集和趋化。此外,rmCXCL2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铁死亡,其表现为丙二醛水平升高、谷胱甘肽水平降低、铁摄取过量及铁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改变。CXCR2拮抗剂SB225002有效逆转rmCXCL2的作用。重要的是,体内实验进一步证明rmCXCL2可抑制QUE对SAE的治疗作用。


结论: 由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分泌的CXCL2介导了小胶质细胞的自活化,通过CXCR2诱导海马神经元发生铁死亡。QUE通过抑制CXCL2/CXCR2通路而阻断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相互作用,从而对SAE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12

12. Yi-Shun Wang # , Hao Yang, Kang Du , Xia-Li Liu, Ji-Yue Xiong, Xiang Yu, Zhong Wu, Ying-Qiang Guo, and Lei Du * . Huaxi integrated blood management reduces the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for on-pump cardiac surgery: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J Clin Anesth. 2024 Aug 26;98:111593. PMID: 39191082.

【题目】

华西综合血液管理方案减少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红细胞输注:一项准实验研究

【通讯作者】

杜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外科

【第一作者】

王义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摘要】

目的: 超半数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需要输注红细胞,突显了制定有效策略以减少这种需求的重要性。本研究评估所在医院实施的华西综合血液管理(HIBM)方案的有效性。


设计: 前后对照研究。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研究分为两个队列:HIBM方案实施前(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HIBM方案实施后(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观察指标: 评估HIBM方案下输血事件的时间趋势、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指标是术中和术后浓缩红细胞输注率和输注量;次要指标是术中和术后其他血液制品的输注、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和新发并发症发生率。


主要结果: HIBM方案有效降低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浓缩红细胞输注量和输注率。方案实施后,术中浓缩红细胞输注率下降8.1%,术后浓缩红细胞输注率下降12.3%。术中红细胞输注量平均减少0.28单位,术后用量减少0.49单位。此外,HIBM方案实施后,患者术后的血红蛋白浓度显著提高,术后第1天的最大平均增幅为4.72 g/l。对不同类型手术患者进行亚组分析,仍可获得类似结果。


结论: 华西综合血液管理方案可有效减少对浓缩红细胞的输注需求,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13

13.Yu Du # , Shi-Da Lin, Xue-Qing Wu, Bao-Yu Xue, Yi-La Ding, Jia-Hang Zhang, Bei Tan, Guo-Dong Lou, Wei-Wei Hu * , Zhong Chen * and Shi-Hong Zhang * . Ventral posteromedial nucleus of the thalamus gates the spread of trigeminal neuropat hic pain. J Headache Pain, 2024 Aug 27;25(1):140. PMID: 39192198

题目】

丘脑腹后内侧核调控三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扩散

【通讯作者】

Wei-Wei Hu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药理学系,麻醉学系

陈忠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省神经药理学与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

张世红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药理学系,麻醉学系

【第一作者】

Yu Du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药理学系,麻醉学系;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省神经药理学与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

广泛性神经病理性疼痛通常影响全身多个区域,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然而,其如何发生尚知之甚少,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通过部分眶下神经横断(p-IONX)引发广泛神经病理性疼痛,通过伤害阈值评估测量;采用体内/体外电生理方法评价神经元活动;病毒追踪策略结合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用于阐明重塑环路在广泛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接受p-IONX的小鼠中,随着疼痛敏化从口面区扩散至躯体远端,丘脑腹后内侧核的谷氨酸能神经元(VPMGLU)过度活跃,对施加于后爪或尾巴的刺激反应更灵敏。示踪实验显示,p-IONX诱导丘脑腹后内侧核的谷氨酸能神经元传入回路发生重构,特别是背柱核谷氨酸能神经元(DCNGlu)的投射增多。此外,VPMGLU接受来自DCNGlu的传入信号,将投射进一步延伸至岛叶后皮层(pIC)的谷氨酸能神经元。选择性抑制丘脑侧后内侧核中的DCNGlu末梢、VPMGlu的胞体或岛叶后皮层中的VPMGlu末梢,均能缓解三叉神经痛和广泛神经病理性疼痛。这些结果表明,过度活跃的VPMGlu在p-IONX后招募来自背柱核的新传入神经元,并将额外的非头面部传入信号传递至岛叶后皮层,从而在三叉神经性疼痛及其扩散中发挥关键作用。这项研究为广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环路机制和临床前证据。



14

1 4. Chun-Mei Zhao MD # , Niti Shrestha MD, Hao Ren MD, Bao-Hui Zhang MD, Ying Shen MD, Lan Meng MD, Da-Sheng Wu MD, Bao-Guo Wang MD, Bi-Fa Fan MD, Fang Luo MD * . The PATCH trial: 5% lidocaine-medicated plaster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Results of a multicentric, enriched enrollment, randomized withdrawal, double-blind, vehicle-controlled, parallel-group study. Headache, 2024 Aug 28. PMID: 39193836

【题目】

PATCH试验:5%利多卡因药膏治疗三叉神经痛—一项多中心、强化入组、随机退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研究

【通讯作者】

罗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疼痛管理科

【第一作者】

Chun-Mei Zhao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疼痛管理科

【摘要】

目的: 探讨5%利多卡因药膏(LMP)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和安全性。


背景: TN是一种极度痛苦的神经性面部疼痛类型。抗癫痫药物是TN的一线治疗药物;然而,这些口服药物单独使用常不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两项回顾性研究表明,LMP对部分TN患者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选择,但缺乏其他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探讨LMP对TN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PATCH试验是一项在五家研究中心开展的强化入组、随机退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试验。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入双盲治疗阶段,并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LMP组(接受LMP贴剂治疗)或对照组(接受空白贴剂治疗)。符合治疗失败标准的患者退出双盲治疗阶段,其余患者继续治疗长达28天。主要结果是治疗失败的例数;次要终点是双盲期的治疗反应丧失时间(LTR),开放标签期和双盲期的每周平均疼痛严重程度。


结果: 首例患者于2021年5月1日入组,最后一位患者于2022年8月26日完成入组。最初共筛选了307例患者,其中226例(74.0%)进入开放标签期。在226名应答者中,124名(55.0%)被随机分配至双盲期。在双盲阶段,62名患者分配至LMP组,62名患者分配至对照组。双盲期符合治疗失败标准的LMP患者16例(26.0%),对照组患者36例(58.0%)(主要终点,相对危险度为0.48;95%置信区间[CI],0.31 ~ 0.75;P < 0.001)。LTR的生存曲线显示,LMP组的LTR明显长于对照组(风险比,0.275;95% CI, 0.15 ~ 0.50;Logrank P < 0.001)。LMP还显著降低双盲期的周平均疼痛严重程度(P=0.007)。


结论: LMP可缓解部分TN患者的疼痛症状。对于有治疗效果的患者,LMP可作为联合治疗方案的辅助药物。



15

15.Fan Sun # , Yu-Ling He # , Zhao-Qian Yang, Guo-Hao Xu, Ruo-Guo Wang, Zhao-Dong Juan * , Xiao-Tong Sun * . Propofol pretreatment inhibits ferroptosis and alleviates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the SLC16A13- AMPK-GPX4 pathway . Biomed Pharmacother , 2024 Aug 28 . PMID: 39208667

【题目】

丙泊酚预处理通过SLC16A13-AMPK-GPX4通路抑制铁死亡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通讯作者】

Zhao-Dong Juan  山东省高等学校麻醉与重症医学实验室,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麻醉学院,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孙晓彤  山东省高等学校麻醉与重症医学实验室,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麻醉学院,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第一作者】

Fan Sun  山东省高等学校麻醉与重症医学实验室,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麻醉学院;

Yu-Ling He  山东省高等学校麻醉与重症医学实验室,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麻醉学院;

【摘要】

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丙泊酚通过抑制SLC16A13表达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同时探讨铁死亡在其预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丙泊酚预处理组,每组10只。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心功能明显下降,梗死面积明显增大。丙泊酚预处理可有效减轻I/R损伤。研究进一步给与PPARα激动剂GW7647人为增加SLC16A13的表达。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在前3组的基础上加用GW7647预处理组和丙泊酚+GW7647预处理组。随后利用H9C2心肌细胞系验证体内实验结果,并进一步探讨丙泊酚抑制铁死亡的机制。结果发现,GW7647组心肌组织中L-乳酸较较I/R组明显升高,铁死亡程度加重。SLC16A13上调可显著抑制AMPK的磷酸化,削弱AMPK的保护机制,加重心脏损伤。而丙泊酚预处理能有效抑制SLC16A13的表达,维持心肌细胞正常形态,保护心功能。这些结果表明,丙泊酚抑制SLC16A13的表达,通过AM PK/GPX4通路减轻心肌细胞铁死亡,逆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索:孙瑶、王益敏

翻译:叶永鲜、魏政奇

校对:刘婕、张鸿飞

指导老师简介:

张鸿飞


博士后,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主任。现为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器官保护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麻醉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医院协会麻醉和围术期医学科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麻醉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担任Ibrain英文杂志编委、《中华麻醉学杂志》通讯编委、《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委及副刊《文献速览》副总编审、医学参考报麻醉学专刊第四届编辑委员会编委。参与制定本行业专家共识或指南7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0项;在Advanced Materials、Anesthesiology、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Stroke、Diabeties、JAHA等期刊发表SCI文章2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32分;主编/主译著作十余部。主要研究方向为脑卒中及其远隔器官功能损伤机制、全身麻醉机制、围术期脑电监测、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容量管理。


【珠江视界-翻译小组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自2020年5月成立以来,主要进行麻醉学及相关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翻译推介工作,现推出《每月好文》栏目,与同行分享我国麻醉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翻译小组每月第一时间检索最近文献,组织科室科研骨干及各研究生导师课题组进行翻译和校对,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审阅并集体讨论定稿后,发布在《新青年麻醉论坛》公众号的《珠江视界》栏目。至此,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全体员工及各研究生导师课题组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珠江视界》文献推送栏目已走过了一千多个日夜。未来,我们将继续分享国内外麻醉学相关学术成果,也欢迎国内外同道对本栏目的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

《珠江视界》,关注专业,追求卓越,与世界同行!





珠江视界 | 严敏教授:非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血压管理策略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8(上)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8(下)
珠江视界 | 李卫霞教授:《TEE在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7(上)
珠江视界 | 韩宁教授:《减少分娩镇痛中的爆发痛》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4.07(下)

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新青年麻醉论坛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