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及时,权威的眼科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CCOS 2018】颜建华教授:斜视的误判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 公众号  ·  · 2018-09-15 19:4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者按:

2018年9月12-16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在“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洲”的杭州盛大开幕。各位眼科同仁汇聚钱塘江畔,学界大咖倾囊相授,共赴眼科学术盛宴!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颜建华主任在会上讲解了临床中常见的斜视的错判案例,让我们跟随他了解这小疾病背后的大玄机!


角膜映光法是眼科医生使用的最直观,最简单,最常用的斜视检查方法之一。然而当角膜映光法提示双眼正位时,仍然存在三种斜视可能性: 1、调节性内斜视:需要通过调节视标发现;2、间歇性XT:可通过反复遮盖法,看远眼位情况,结合患者日常生活照片分析;3、分离性垂直性偏斜(DVD)。



小儿屈光调节性内斜视是临床常见的斜视类型,可通过 1%阿托品散瞳检影足度镜进行全矫正。然而临床中存在以下错误的处理方法:


1、只矫正视力,远视欠矫:认为小儿远视状态为生理现象,忽视2-3D的远视,对这部分的远视状态未予矫正。

2、快速散瞳检影:由于1%阿托品散瞳检影时间长,使用快速散瞳检影结果替代配镜,从而导致内斜矫正不完全;

3、与患者沟通不充分:在患者配镜早期会出现短期视力模糊,对于此点未予充分的说明,患者及其家长不理解,从而患者自行不配镜或者从镜片上方视物,造成斜视矫正不理想。

4、观察时间短:观察时间小于1年,盲目认为配镜矫正不理想,而过早手术矫正。



充分利用眼科检查仪器以及影像学检查方法共同进行斜视诊断。例如黄斑区 OCT对先天性眼球震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的黄斑生理凹陷消失,黄斑反光不见。而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不能忽视影像学检查,排除球后占位,例如神经鞘瘤的压迫影像。




结语:

疾病无分巨细,眼科医生应该严格践行循证医学的准则,诊断和治疗上做到谨小慎微,才能得到更多患者的信赖。



新版置顶方法


随着微信版本的更迭,大家的信息列表里变得混杂,希望新版置顶方法能让你在众多信息中一眼找到惟视眼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