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一下当时各国应对市场流动性枯竭做的一系列操作:美联储出台一系列措施应对危机,主要包括下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100bp至0-0.25%,推出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计划,宣布重启商业票据融资便利工具(CPFF)和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工具(PDCF),将推出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MMLF),与多国央行建立临时流动性互换协议等。与此同时,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国央行宣布降息,日本宣布加大ETF和国债的购买计划,欧央行、瑞典央行纷纷宣布扩大资产购买计划,英国启动企业融资便利工具(CCFF),加拿大将启动常备定期流动性便利工具(STLF)。
尽管3月份不是全球疫情的拐点,但确确实实是今年全球主要资产的价格拐点。
从3月份流动性投放后,MSCI全球指数上涨了58.7%,全年来看,MSCI指数也有7.96%的增长。主要资产而言:3月份以来COMEX黄金上涨了24.25%;NYMEX原油3月末在20美元/桶附近,4月末触底(WTI出现负结算价格那次),到现在回升到接近50美元/桶;LME铜3月末触底,到现在涨了70%。一言蔽之,
宽松货币环境确实带来了主要资产的大幅度反弹。
从3月份以来全球市场博弈的主逻辑都是疫情,此外还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性的交易点:4月中旬OPEC+的减产和因此带来的市场对于原油和原油期货的交易;4月下旬,以美国为首的各国开始复工复产之后全球疫情的加重带来避险情绪的反复,为防范全局性信用风险美联储开始直接在二级市场购买信用债,此后风险情绪再度修复,市场恢复宽松环境下经济复苏逻辑继续加仓;7月末全球疫情基本进入常态化的阶段,经济复苏节奏平稳的背景下,贸易争端再起,打压了一波风险,紧接着8月初出炉美国二季度经济基本面数据,差得合情合理但还是有点出乎意料,这是一次较大的震荡。但是这里要单独提一句,
基本上从这里开始市场开始从赚流动性的钱到赚增长的钱。
进入了三季度,市场的交易逻辑一方面在于基本面数据开始转好后货币政策是否会转向,另一方面转移到了美国大选上;但紧接着,货币政策不会转向就被9月份的FOMC会议印证了,不仅仅印证了,美国双支柱体系在今年进行了改动,美联储表明了对通货膨胀率将有更高的容忍度;四季度进入了美国大选白热化的阶段,尽管对整体经济影响不大,基本上经济复苏的态势没有受到影响,但对于美股的行业轮动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这里多提一句,乔·拜登其实都还没有正式任职美国总统。尽管12月11日共和党的全部诉讼都被最高法院驳回,12月14日选举人团的投票结果也显示他获得了270票击败了特朗普。但按照程序,2021年1月6日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将举行联席会议,对选举人团投票结果进行清点并宣布获胜者,至此才算完成新总统当选程序。如果程序正规顺利,拜登会在明年1月20日宣誓就职。
回顾完了2020年,明年的海外市场应该怎么看。我们
主要针对明年全球经济复苏、全球政策方向和主要资产可能的表现进行论述:
从2020年7月份开始疫情逐渐常态化发展,市场逐渐恢复疫情前的供需水平,也就是说经济复苏的步调相对稳定,从每周公布的就业恢复的情况来看,劳动参与率有了较为明显的抬升。叠加疫苗逐渐投入市场,对居民就业和收入增长是显著的正向作用。
但明显地,
需求回升的幅度和速度都要快于供给,这也是失业津贴和就业迅速恢复的结果之一。
结论就是海外当前处在一个恢复生产补库存的阶段,换句话说,留给经济复苏的空间其实有且相当大。海外进入补库存周期后一方面会持续拉动进口,另一方面受到需求冲击和基数效应影响,通胀可能会有所提升。
整体而言,明年全球经济会呈现出疫情控制下的持续复苏。
政策方向上我们分欧美分别来说:
先说美国,财政政策方面,12月2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总规模为2.3万亿美元的年度财政支出法案,其中包含一项892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以应对在海外持续至今的疫情大流行。政策目的上类似于今年8月的第二波失业金补贴。
直接进行政府购买当然是有助于需求恢复,但这么大规模的财政刺激的挤出效应也会相当显著,对于制造业恢复应该会产生拖累。
货币政策方面,需求的持续恢复和供给的缓慢恢复势必造成通胀的升温,所以美联储在明年货币政策的选择上或许会出现边际收敛甚至转向。但从目前而言,经济基本面依然相对羸弱,不足以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收缩。而且在今年美联储提升了双支柱体系中对通胀的容忍度,为货币政策的持续宽松提供了充足的市场预期。
所以整体来看明年大部分时间美国货币政策应该依然保持宽松,但或许减少购债规模控制资产负债表扩张幅度(当前购债规模保持1200亿美元/月)。价格方面,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的可能性基本上是100%,从12月FOMC会议后点阵图的统计中,投票结果显示将继续在2023年及以前维持零利率。
欧洲方面,12月10日欧央行最新利率决定,维持存款利率-0.5%不变,再融资利率0%不变,边际借贷利率0.25%不变。主要内容有:
1. 增加PEPP(紧急抗疫购债计划)规模、延长购买期限至2022年; 会议增加了PEPP购买规模5000亿欧元至总规模1.85万亿欧元;同时延长PEPP购债期限至2022年3月底(此前为2021年6月),并将再投资期限延长至2023年底。
2. 加码TLTRO III再融资,支持银行信贷扩张:欧央行在6月会议上曾将TLTRO III(定向长期再融资)的优惠利率降至(-1%,-0.5%),显著低于基准利率-0.5%,并持续至2021年6月;此次会议将该利率优惠期延长1年至2022年6月,同时在2021年下半年增加3次TLTRO III操作;并将银行通过TLTRO III贷款的额度提高至贷款规模的55%。
3. 下调了2021年经济增长预期至3.9%:预计2020年欧元区GDP萎缩7.3%,2021年增长3.9%(9月预期为5.0%);通胀预期与9月变化不大。
整体而言,欧央行态度已经极度宽松了。
对于明年大类资产的表现,我们的逻辑依然是居民消费恢复和补库存。
按照风险资产和顺周期板块在加库存周期表现更好的经验,顺周期:股票>工业品>原油>信用债>黄金>利率债。
经济修复和宽松力度递减下,风险资产是首选,因此更为看好股票和工业品;相比之下,海外债券和黄金的配置价值依然不大,除了阶段性的避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