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
三地消费往来更加紧密,“北上消费”“跨境购买”成为大湾区消费新气象。但随着三地跨境消费总量不断攀升
,一些商品
和
服务领域的规则标准不统一引发消费纠纷。2024年广东消委会共收到涉港澳投诉247件,体现的问题有:一是商品服务质量参差,三地在商品质量标准、服务规范都有一定差异,部分商家营销时未
作
详细
介绍
,信息不对称引发消费者误解;二是售后服务标准不统一,同一品牌同一商品在三地的售后“三包”规定不一致,
部分跨境购买的商品需到购买地寻求售后服务,给消费者带来不便;三是维权时效有待提升,跨境消费纠纷相关经营主体、法律法规较为复杂,纠纷的调解处理往往需要多地消委会协同配合,部分投诉调解、维权时间较长
。
澳门刘先生购买了中山某商家的抽油烟机,经珠海运回澳门。到货后因发现货不对板,且内有破损,故联系商家要求退货退款。但因产品涉及跨境,双方就货物代收、物流寄送等事宜未达成一致意见,故刘先生向澳门消委会投诉。该投诉转办广东省消委会处理,虽经耐心沟通,但消费者坚持要求商家来澳门当面退货退款,而商家只接受商品从珠海寄回,双方分歧过大未达成一致意见。
随着湾区融合程度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跨境消费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促进三地消费融合,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建议三地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相关企业 同一品牌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执行相同的销售、售后政策。商家面向港澳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要做好售后服务政策特别是“三包”适用范围的详细提醒和说明,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粤港澳消费维权组织要加强协作,进一步畅通港澳消费者投诉渠道,积极推进消费纠纷和解,提高跨境维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