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急救科普人
普及专业的急救知识,传播靠谱的急救理念。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寒假教师研 ... ·  2 天前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寒假教师研 ... ·  2 天前  
青海教育  ·  AI时代,如何做不可替代的智慧教师? ·  2 天前  
青海教育  ·  AI时代,如何做不可替代的智慧教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急救科普人

奶奶不放弃的是错误的急救法!敢讲真话,急救科普才有出路!

急救科普人  · 公众号  ·  · 2024-06-21 22:49

正文

看视频:

溺水的患者不应该控水,应该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奶奶做的是错的!

多亏路过的 沈卿卿 采取了正确的急救方法:心肺复苏!否则孩子可能凶多吉少!

控水是过时的、是错误的急救方法!

  1. 溺水的患者肺里的水不多,大部分水在患者胃里,胃里的水不用控。

  2. 控出来胃里的水和内容物有可能导致患者气道阻塞。

  3. 气道里的那点水不会阻塞气道。

  4. 大脑缺氧才是溺水的核心问题,尽快通气、尽快心肺复苏才有最大可能救活患者!

  5. 控水只能延误心肺复苏的时间,导致全身缺血的时间延长。


每到暑假,溺水就成为孩子的梦魇。而且总是发生多名孩子一起溺水的事件!溺水也是全世界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

如何预防孩子们的群体溺水事件?成为摆在每一个家长面前的必答题:


对于所有的儿童的意外,包括溺水,最重要的预防手段都是: 永远不要让孩子脱离监护人的视线。

除此之外,家长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 让孩子学习游泳

不同的孩子适合开始学习游泳的时间不同,但 4 岁以下的宝宝通常不适合学习。

· 绝对不要让孩子们独自玩水

就算孩子已经学会游泳,也不要让 他们独自去玩水。

家长最好也不要单独一个人带着孩子去玩水,一旦大人发生抽筋等紧急情况,会让自己和孩子都陷入险境。

· 穿着合适的救生设备,不能用漂浮玩具替代

还不会游泳的孩子,游泳或进行水上项目时必须穿着合适的救生衣或救生圈。 已经学会游泳的孩子,也要在周围有救生设施的环境下玩水。

· 教育孩子, 救人(溺水的人)是大人的事情,不可以由孩子来完成

孩子发生溺水时,
应该怎么救?

1 、确保自身安全

任何时候都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考虑怎么将溺水的人救上来。

2 、尽快帮助孩子脱离水环境, 要谨记溺水救援三原则:

1 )尽量不下水施救

不管施救者会不会游泳,都尽量不要下水救援。因为户外的水源有很多不确定性(泥沙、暗流、旋涡),可能有潜在风险。

2 )尽量使用工具

抛救生圈、抛绳子、抛木头,都可以施救,不推荐徒手直接拉人的救援方式。

3)团队救优于个人救

多人团队协作,更有利于施救。

3 、检查孩子的状况,并送往医院

脱离危险之后,要立即检查孩子的反应和呼吸,同时呼叫救护车。

通过拍打孩子的肩膀以及呼喊,来判断孩子是否还有反应;用 5~10 秒的时间,通过观察孩子的胸腹部有没有起伏来判断呼吸。

注意: 所有经历过溺水的儿童都要送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无论是否发生过呼吸心跳停止。

· 有正常反应: 等待救护车或自驾送往医院即可,有条件的可以吸氧。

· 没有反应但有正常呼吸: 让孩子保持侧卧,防止呕吐物窒息,有条件的可以吸氧。


· 没反应没呼吸或只有濒死样喘息: 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 、先进行 2 次人工呼吸


1)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异物

把孩子放在安全、平坦的地面上,用一只手的小拇指侧的手掌部分压住额头,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抬起下颌骨,使孩子的头后仰。

注意:一岁以下的婴儿不可以过度后仰头部。

2 )进行口对口吹气

压住额头的那只手,同时用食指和拇指捏住鼻子,然后施救者用自己的嘴包住孩子的嘴(婴儿是包住口和鼻)往里吹气,正常吸气后进行吹气就可以,不用深呼吸后再吹。

看到孩子的胸部有起伏,就表示吹气成功了。 每次吹气的时间是一秒钟,完成一次吹气后,等待一秒,再吹第二次。

2 、再进行 30 次胸外心脏按压

一岁以上的儿童,每次按压深度大约是 5 厘米;1 月龄~1 岁的婴儿,每次按压深度大约是 4 厘米,差不多是孩子前胸到后背之间距离的三分之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