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想地图
不是每一篇文章,都叫有思想。绝不浪费你的时间。轻松又有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纪念币预约信息  ·  开始预约!龙凤和鸣银条纪念章!可佩戴! ·  15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思想地图

果然,疫苗的“副作用”出现了……

思想地图  · 公众号  ·  · 2021-04-08 17:29

正文




前两天,我收到社区工作人员的信息,提醒我现在可以预约接种新冠疫苗了。

对方也补充说,这是自愿的,不强求,看我个人意愿。

我当然积极接种,第一时间提交了预约信息。


但当我兴奋地告诉身边人,并建议他们也预约报名时,有些人的反应,是诧异和抗拒。

有人觉得现在国内这么安全,出门带个口罩就行了,打疫苗多此一举;

有人瞻前顾后,怕疫苗效果不好,怕有什么副作用。

言语之间,各种顾虑。

想当初,疫情汹涌时,大家每天都盼着疫苗研发出来。

如今国家花大价钱、大功夫研究出来了,并且贴心地免费给每个人打,很多人又迟疑了。


不少人自己不敢、不想去打,还劝别人也别去。


有网友把这种心态总结如下:

疫苗收费,有人说:凭什么收费,不打;

疫苗免费,也有人说:免费的东西肯定不靠谱,不打;

号召大家一起打,有人说:让他们先打吧,我看看效果;

别人都打了,又说:大家都打了,我就不用打了。


虽是段子,却很真实。
许多人在新冠疫苗面前,都怀着消极、逃避的心态,以至于即便疫苗已经落地了几个月,我国的接种率还是很低。

截至3月27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一亿剂次。

听起来不少,但比例其实很小。

我国的新冠疫苗是要打两针的,所以现在完成接种的人大约只有5000万。

这占总人口比例还不到4%。

而形成群体免疫屏障,接种率需要达到多少?

75-80%。

我们差了太多。

对比其他国家的接种速度,我们也早已落后。


为什么很多人到现在还对疫苗抱着观望态度,不敢迈出这一步?

大部分原因,一是纠结有没有必要打,二是质疑能不能打。

所以这篇文章,我想写点关于新冠疫苗,那些你不了解的真相。

看完之后,也许能打消你的顾虑。



01


大家应该都注意到,全国各地,从城市到乡村,从公司单位到社区街道,近来拉起了不少宣传疫苗的横幅。

有简单粗暴的,有苦口婆心的,还有魔性洗脑的。


最可爱的要数深圳盐田区东和社区的横幅,自带“上头”BGM:

“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


就连新闻联播女主播李梓萌见了,都忍不住唱起来。

号召大家,一起成为“苗星人”。


不得不说,国家为了鼓励我们接种新冠疫苗,真是操碎了心。

为什么费这么大力气宣传?

因为疫情发展的大环境,真的不容小觑。

一年多以来,在新冠影响下,许多国家、地区封闭式管理,跨境人口流通减少,航班大面积取消,我们也渐渐习惯了这样相对安全的状态。

但别忘了,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

世界一定会在某个时间,重新开放,恢复互通的常态。

这个时间取决于什么?

张文宏教授前几天在复旦大学的演讲上明确指出:

“就看美国的疫苗接种率达到多少。

美国的接种率和自然感染率达到50、60%以上,情况就会发生变化了。”


接种率加自然感染率达到50、60%,就意味着美国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对新冠病毒有了免疫力。

那时候,对他们来说,新冠的病死率就跟一场流感差不多了,疫情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宣告结束了。

随之而来的,必将是世界秩序的重启。

到那时,如果我们对病毒毫无免疫,就如同身无片甲,被暴露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

实际上,多地曾因为境外输入病例导致疫情复发,早已不断向我们证实这个教训。

去年4月8日武汉解封当天,黑龙江绥芬河口岸因境外输入84个病例,导致紧急封城;

今年1月2日,河北因境外输入病毒,15日内累计确诊688例,1300万人被限制流动,进行核酸检测;

1月3日,大连码头工人,因搬运俄罗斯货轮上的新冠病毒阳性货品导致感染,出现超级传播现象......

仅仅因为来自境外的货品、个别病例,就致使多地疫情反扑。

一旦世界大规模流通恢复,情况势必更加严峻。

张文宏也因此强调:

“不要因为我们有过一次武汉疫情,就以为中国安全了。我们的群体免疫率,在5%以下,风险极大。”


这也是为什么钟南山在最近接受采访时也强调:

“中国疫情控制得好,就是为了争取时间接种疫苗。

别等外国免疫,中国反而危险了。”


但最关键的是,留给我们的时间,其实已经相当紧迫。

拜登早就预设,7月4日将是美国“恢复常态”日。

在此之下,美国政府和组织都花式鼓励民众打疫苗。

有美国企业宣布,接种了疫苗的人,他们全年每天免费送一个甜甜圈。

亚马逊奖励每个打疫苗的员工,每人80美元。

大麻合法化的密歇根州,有两家大麻公司更是推出骚操作,接种疫苗就能免费领一根大麻。


不管这些举措看起来有多荒诞,背后的趋势不容忽视:

美国在不遗余力以最快的速度提升群体免疫率。

而他们的接种率,也确实一路飙升。

截至3月23日,美国疫苗接种率已超过 38%

照230万剂/日的速度计算,虽于7月4日实现不了“恢复常态”, 但最晚在8月29日,美国将真的实现“群体免疫”。

试想,当其他国家的人都开始有恃无恐地跨境、跨国,我们却只有小部分人有免疫力。

那时我们将面对的是什么?

不要天真地以为我们这个人口众多、国境线漫长的大国,能阻断一切来自境外的连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北京冬奥会,距今只剩不到一年了。

打开国门,是迟早的事。

所以,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对付疫情早已不是出门戴个口罩那么简单,更不是别人打了疫苗自己就不用打了。

让尽可能多的人接种疫苗,提升我们的群体免疫率,不光是对自己的保护,更是对整个国家的负责。

说句不好听的,那些自己不想打还不让别人打的,不是愚昧,就是自私。



02


另一方面,很多人犹豫的原因,是不知道疫苗可不可靠,有没有副作用。

我整理了许多资料,简单给大家科普下。

目前,全球疫苗研发和生产,主要分为3个种类:

mRNA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灭活疫苗。

mRNA疫苗 ,特点是生产工艺简单,开发速度快,成本低。

主要生产商有美国辉瑞、莫德纳公司。

腺病毒载体疫苗 ,是将病毒的核酸片段装到经过安全处理的腺病毒后,再注射到人体内。

主要是俄国卫星V、英国阿斯利康,和强生、康希诺几家公司在生产。

灭活疫苗 就相对复杂,要先进行毒株的分离,之后是各种细胞病毒培养、灭活工艺、纯化工艺等前期研究工作。

进入临床阶段后,还要有一、二、三期临床试验。

虽然周期长又很麻烦,但对应的, 是安全性好和有效性都更高。

我国几家生物试剂公司,比如科兴、国药北生所、国药武汉所,生产的都是这种疫苗。

BBC总结的目前上市疫苗分类
包括研发国家/机构,疫苗种类,注射剂量,保存条件

为什么我们国家费这么大劲,研究灭活疫苗,而不是不像别人一样,生产那些成本更低、产出更快的疫苗?

就是为了两个字: 安全。

mRNA和腺病毒载体疫苗,在国外有太多接种后不良反应报道:

挪威23人接种辉瑞疫苗后死亡;

美国CDC收到1913起辉瑞疫苗接种后发生的死亡报告;


意大利都灵一位教师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后死亡;

韩国两人在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后死亡;

欧洲接种阿斯利康疫苗的500万人中,已记录30例血栓栓塞事件......


而我们的疫苗至少目前还没有发生过这些问题。

一方面,如中国疾控中心研究院邵一鸣所说,灭活疫苗是传统技术疫苗,已有上百年历史,人类对之 经验更足、生产工艺更加稳定 ,也就更可控。

另一方面,在程序上,我们前期研究开发,加上3期临床实验,每一步都稳扎稳打, 最大程度上确认安全 ,才投入上市,大范围接种。


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性也有保障。

根据临床试验结果,我们的灭活疫苗, 保护率为79.34%,抗体中和率为99%。

这个79.34%,不是说100个人接种了疫苗,只有80个人有效。

而是如果你没接种疫苗,感染率会是100%, 而接种之后,感染风险就比别人降低了80%。


另一个抗体中和率99%的数据就更厉害。

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把病毒中和得越多,越说明保护成功。

因此这个比例越高,说明疫苗的效果很好。

事实也证明,接受了紧急接种的高风险暴露人群中,有6万多人赴境外高风险地区。经过严格追踪观察,未发现严重感染的病例报告。

这些,已经足够证明中国的新冠疫苗具有良好的保护力。

而副作用呢?

我们再拿事实说话:

全国累计接种超1亿例灭活疫苗,目前没有出现任何1例严重不良反应。

在你还对国产疫苗犹豫不决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国外领导人抢着接种我们的疫苗了。

最早的是印尼总统佐科,1月13日就接种了中国科兴新冠疫苗。

后来是土耳其总统、塞内加尔总统、匈牙利总统和总理、阿拉伯及迪拜领导人......

还有前天的乌拉圭总统拉卡列、巴西副总统莫朗。

到现在,已有15位外国总统总理,纷纷接种中国新冠疫苗。


印尼甚至将总统接种中国新冠疫苗的照片印成邮票,作为永久纪念。


伊朗驻华大使馆更是发微博戏称,他们的外交官,在接种中国疫苗后,出现了明显“副作用”:

逢人便炫耀,赞不绝口。


中国新冠疫苗,现在已在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被使用。

连别的国家元首都对我们的疫苗如此信任,身为中国人,如果我们还对此有顾虑、有怀疑,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03


如今国家的疫苗政策,是全民免费接种。

于是有人的关注点,就放在了“免费”二字上:

“既然疫苗这么好,免费让我打,是不是拿我当小白鼠?”

真的想多了。

不如回想一下,当初疫情爆发,面对无数确诊病例,中国是怎么选择的?

同样也是两个字, 免费。

即便免费背后,是截至2020年11月底,各级财政疫情防控资金支出超过4000亿元。

即便平摊到每个确诊患者的治疗费,就已经达到2.3万元。


国家之所以担负起这么多患者的治疗费用,是因为深知,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一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正如武汉某一线医生曝光的医疗账单,739575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无异于泰山压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