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湖畔,“芙蓉花”迎来全面盛放。
2月18日,由湘江集团建设运营的梅溪湖艺术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
作为华中地区首个以国际视野为核心的现当代艺术博物馆,以“四展齐开”的豪华阵容惊艳登场。
梅溪湖艺术博物馆旨在打造艺术交流的殿堂、文化传承的纽带、艺术创新的高地,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当代一流艺术博物馆、“网红”打卡点,为湖湘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宣布开馆,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爱武讲话,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致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志勇,长沙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周志凯,新区领导周凡、谭海,荷兰籍国际当代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等艺术家、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省、市、新区相关负责人出席开馆仪式。
湘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利刚,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志军,集团部分高管参加活动。
据悉,
梅溪湖艺术博物馆是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普利兹克奖获得者扎哈·哈迪德设计,
以其标志性的“曲线语言”和33米挑高的穹顶中庭,将自然光与流动的空间完美融合,
2月19日正式对公众全面开放
。
李爱武对梅溪湖艺术博物馆的开馆表示祝贺。
她指出,梅溪湖艺术博物馆是一座传承文明的基因库、对话世界的会客厅、融合创新的试验场、城市美学的新地标,要坚守建馆初心、把握发展大势,乘文化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东风,在答好“两个融合”命题、构建前沿艺术生态、推动数智文博创新、提升公共服务质效、扩大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继续发力,推出更多现象级的新IP、新产品、新业态,为全省文旅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谭勇指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提出的两道“融合命题”。近年来,新区着力搭平台、育产业、造场景,“汉长沙国”“湘江北趣”“梅溪艺境”等一批“文化+旅游+科技”深度融合场景推陈出新,推动形成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梅溪湖艺术博物馆要坚持高品质运营,深化与省市联动,加强与湖南博物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单位的深度合作,不断荟萃艺术精品、创新运营模式、提升公共服务,打造艺术交流的殿堂、文化传承的纽带、艺术创新的高地,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当代一流艺术博物馆、“网红”打卡点,为湖湘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不同于传统艺术博物馆的“白盒子”空间,梅溪湖艺术博物馆
以圆环相套的展厅设计
打破边界,
总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展区
既能容纳巨型装置艺术,也能为新媒体艺术提供沉浸式舞台。市民游客漫步其间,可透过玻璃幕墙感受光影流转,或在旋转楼梯的几何线条中捕捉建筑的诗意,或与萌态可掬的大黄鸭亲密合影,或在湖湘千年文化中感受美的历程。
“大黄鸭之父”荷兰国宝级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带来的“即刻欢聚”
,25组作品中5组为全球首秀引爆期待。高达7米的《粉色江豚》雕塑以湘江生态为灵感,用仿毛绒材质唤醒童年记忆;超大型气球装置《(一块块)幸福》则以缤纷色彩重构“生日派对”的仪式感。展厅内,大黄鸭携动物天团与五彩纸人雕塑交织成童话世界,观众可参与艺术工坊创作,将欢乐带回家。
45位国际艺术家用VR、AI、光影交互重新定义“真实”,带来
“真实的拓扑:国际媒体艺术展2025”。
观众可穿梭于虚拟与现实交错的装置中,体验算法生成的动态景观,或通过传感器与作品实时互动。
艺术的全球视野和本土特色在这里汇聚,
湖南博物院65件(含轮换)珍贵文物“出差”至此,8件国宝级的一级文物领衔登场。
商周豕形铜尊展现青铜工艺巅峰,战国《人物龙凤帛画》以飘逸线条勾勒古人浪漫生死观,南朝砖座舞蹈人物铜俑定格生活百态。这样一场“美的历程”,是穿越7000年的湖湘美学对话,以七大历史单元串联,从八角星纹白陶盘到明清书画,用文物讲述湖南人追求美的千年故事。展览
“奋斗如歌——美术作品中的革命征程与人民故事”
是红色经典的全新表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100件馆藏力作免费开放,在靳尚谊、黄永玉、宗其香、古元等一众名家的代表性创作中回溯时代变迁。
开馆仪式上,多方主体因艺术结缘,因艺术合作。
湖南省文旅厅、省文物局与湘江新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湖南博物院将与梅溪湖艺术博物馆开展“省市联动”,
力争形成一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湖南博物院(省文物鉴定中心)与湘江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梅溪湖艺术博物馆签订战略合作备忘书,
将以梅溪湖艺术博物馆开馆为契机,在展览策划、公共教育、藏品交流、学术交流、运营资源等方面展开长期深度合作,为公众带来源源不断的艺术体验。同时,以艺术博物馆首展为契机,持续引入高品质文化艺术IP,积极培育首发经济新动能,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推动消费市场扩容升级,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作为城市文化枢纽,推动了长沙从“娱乐之都”向“文化创意城市”的转型,并凭借艺术中心“文化下沉”模式,让艺术成为大众可触达的精神生活必需品。
拒绝“高冷”,梅溪湖艺术博物馆五大配套空间,让艺术融入日常。
33米挑高的“穹顶中庭”,
搭配环形楼梯,有望成为长沙新晋拍照胜地,已有提前探馆的网友分享攻略建议:“穿浅色衣服,光线绝美”。在
艺术商店
选购限量款冰箱贴、湖湘纹样香薰蜡烛、大黄鸭联名帆布包,让文创成为“买得起的艺术品”。逛展间隙
可品尝高颜值下午茶,
咖啡拉花融入展品元素。在
儿童艺术工坊
带孩子体验陶艺制作、数字绘画,亲手打造专属艺术品。与此同时,
长沙地铁2号线“即刻欢聚”主题列车已上线,
车厢内布满大黄鸭与粉色江豚卡通形象,乘客可“沉浸式”奔赴艺术之约。
梅溪湖艺术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场馆,更是一场城市升级实验。未来将通过
艺术讲座、实验课程、国际巡展
持续激活公共文化空间,这场“好看、好吃、好拍”的艺术冒险期待你的加入。
当扎哈的建筑美学遇上湖湘文脉,当大黄鸭的治愈力量碰撞千年文物,每一件作品都在流动空间中焕发出独特的光彩。梅溪湖艺术博物馆正以“无界”姿态重新定义艺术与城市的关系。
2月19日,让我们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见证星城艺术之花的全面盛放。
当下,何以“真实”?《真实的拓扑:国际媒体艺术展2025》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