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上红利吃紧、模式创新匮乏的今天,资本在其中的作用有时甚至超过了模式本身。不妨再翻翻曾毙掉的那些个线下项目,万一哪天资本画个圈,钦定下一个“新区”就是它呢?
文 | 宗迪
清明假期刚结束,充电宝租赁行业再度挺进“搅局者”。
今日,36氪独家获悉,移动电源租赁项目魔宝电源已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投资方为易车网某高层。
魔宝电源与该赛道的其他竞品最不同之处在于其产品模式——基座式吸附充电模式。
简单来说,魔宝电源走的还是 B2B2C 之路,但在B端布设的终端不是一个机柜,而是一个规格更小的充电基座,其上最多可以叠加五个魔宝移动电源同时充电,每个充电宝正面有针状突起、背部有对应针孔,叠在一起充电时,彼此耦合,同时基座有一定磁力吸附以保持稳固。
此外,每个充电宝都自带密码锁和充电线,C端用户使用时,扫描充电宝上面的二维码可以获得一个随机密码,在充电宝上解锁后才可充电,归还时,将充电宝放回充电底座,充电宝屏幕即显示归还密码,用户在微信归还菜单中输入即可。
其产品模型示意图 来自魔宝电源
关于充电宝租赁,36氪在《【独家】朱啸虎、王刚押注充电宝租赁,小电科技会成为下一个滴滴、ofo吗?》及《【独家】IDG、欣旺达入局「充电宝租赁」,“街电科技”会是下一个摩拜吗?》等文章中进行过详细描述。
这门生意由于壁垒低、重资产,且充电宝属于标品,上游产业链较为成熟,因而竞争的关键在于点位布放、抢点速度和现金流的使用和流转效率。
魔宝电源创始人欧阳扬认为,由于其产品体型较小、利于布放,因而相比竞品中的机柜模式而言,成本更低、ROI更高、更容易铺设;而相比桌面式固定模式,用户使用度更自由,更符合生活场景,且独立性更高,不需人工干预,可自行维护。
充电时模型示意图 来自魔宝电源
不过,除了竞争层面,对于充电宝租赁行业,目前更大的疑问主要有两:一是天花板有多高,二是生命周期有多久。
对于天花板即市场规模问题,看衰者认为,“伪需求”、“场景有限”、“不如单车替代性强”,因而市场规模很有限,但欧阳扬则认为,用户习惯是可以培养的,如果C端用户养成了使用租借充电宝的习惯,参考中国移动电源的市场规模,租赁移动电源的市场是在百亿级别的。
而在生命周期上,对于大容量电池、快充、无线充等新兴技术的出现是否会“终结”该模式,欧阳扬的个人观点主要有两:一是电池容量更大,而手机性能会不断提高,因而能耗也会随之变大,对于租赁的需求仍然会有;二是无线充、快充技术与充电宝租赁本质上并不完全冲突,是可以并存甚至技术上互为补充的。(对于充电技术的问题,36氪在《不说模式说技术,「充电宝」生意还能做多久?》等文章中有详细叙述)
在历时近三个月的研发之后,魔宝该业务将于 2017 年 4 月份正式对外推出。目前,魔宝在收费上采取 1 元/小时的收费模式,提前收取用户的押金。据欧阳扬表示,目前单台设备平均两个月即可收回成本。
团队方面,创始人兼 CEO 欧阳扬有十年多互联网产品技术运营经验, 曾担任易车汽车金融事业部副总、易鑫金融核心创始成员。此外, 团队成员中,有前易车研发经理负责应用层产品技术、原嘉洋电池销售总监负责硬件产品和供应链管理。
当然,对于充电宝租赁行业未来的想象空间,这些玩家所述说的故事不外乎“支付”、“征信”、“物联网”等,但是对于这些非结构化的数据能否支撑起他们的故事,舆论似乎并不买账,一位业内人士甚至直言“没影儿、太玄乎”。
可见的是,在线上红利吃紧、模式创新匮乏的今天,资本在其中的作用有时甚至超过了模式本身。此时不妨再翻翻曾毙掉的那些个线下项目,万一哪天资本画个圈,钦定下一个“新区”就是它呢?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长按识别图片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订阅「开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