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之乎者野记
来自牧之野的独立社会观察和文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暴力、药物、奴役:泰国“娱乐业”盯上日本风俗 ... ·  2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1-1 ·  2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1-1 ·  2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1-1 ·  2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1-1 ·  2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新一轮H1B抽签开启!今年可能是最容易中签的一年?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之乎者野记

日子569|自救

之乎者野记  · 公众号  ·  · 2024-05-20 07:27

正文

北坞公园一景(沐朵)

孩子们都近视了,也都有点咳嗽,问他们周末想干什么,却说想去逛商场。
逛商场是完全没必要的,偶尔去去还行,如果总是想着用买点琳琅满目的商品来让内心的满足,更多是个死循环。
还是去公园吧。
但说起去公园,沐朵和牧野都不乐意。
不乐意也没办法,父母不需要总是听孩子的意见,觉得有道理的事,该强制就强制。
更多不是说孩子去不去的问题,他们近视需要大量的户外活动,连大人,去公园本身也就是自救续命的一种方式。
最近才听说有“公园二十分钟理论”,一下子就把以前的那些理论串起来了。
公园20分钟理论最初来自一篇发布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上的研究。 该研究认为,即使不做任何运动,只在公园里待二十分钟,也能带来更好的状态。哪怕只是简单地散个步或者发会儿呆,就会有效果。
写过很多文章,我给十二岁之前孩子的建议就是:不必要读太多的书,或者报什么班,要尽可能的接触大自然,去玩。
因为有些看似小心机的提前学知识和抢跑,一时得益,但人生是漫长的马拉松,决定孩子最后成就和幸福感的,还是他们的天花板高低。
接触大自然,是目前提高人类智商情商天花板最佳的方式。
看起来无用,实际上无数看不见的能量都在刺激孩子大脑神经元的快速联结,不知道在人生的某个瞬间就开始起作用。
对大人也是一样。
人类来自自然,本就只能在大自然里汲取能量。
但现实社会是,钢铁森林和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缔造了现有的社会规则,绝大多数人在围着“钱”来构建自我价值和评判标准。
生活只会越来越卷,生命质量越来越差。
但是真正超脱这套体系需要极大的勇气,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现实,于是,去公园就成为了最佳自救的方式。
就在大自然里一个人静静呆着,不说话,不社交,不看手机,你会发现整个身体毛孔都在打开,似乎在和真实的宇宙交换着某种能量。
上午温和的日光撒在身上,听觉嗅觉都开始变得比平时敏锐,就这么快冲哪怕二十分钟,状态会更好。
我一直相信大自然有一种和人体交汇的能量,名利欲望、刷手机、暴饮暴食、晚睡晚起、朋友间的倾诉都给不了你那种感觉。
因此,如果你本身状态就特别糟,生活工作的困难暂时没法解决,身心俱疲的时候,不妨短暂的用这种方式去自救,也可能获得最经济有效的愈疗。
一个人,好好平静一下。
等心情平静了,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生命,再做一些更正确的决定不迟。
孩子们是最好的检验,嘴里说着不去,真到了公园,马上就开始跑着玩,抓蝴蝶看鸭子,高兴得不得了。
所以我也做了决定,每个周末,或者平时如果有时间,就带他们去户外,去公园,养成一种浸泡在大自然里的习惯,这也是告诉他们长大之后疗伤的一种方式,父母不可能总陪在身边解决问题。
从公园出来的时候,还碰到有意思的事,门口站着柯南的小人,是沐朵发现的,赶紧去拍照,门口的大爷笑着说:
拿走吧。
不知道哪个小孩子拉下的,他就摆在公园的门口。
过往孩子们都惊喜得不行,去拍照留念,也是这一趟最大的彩蛋了。
人,只能自己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乐趣,也只能自己才能自救,靠不了任何人。
祝大家都有爱自己和默默舔舐伤口的能力,也希望这个周一,能给你们这一周辛劳带来不一样的慰藉。


一个力争纯粹的人划出的桃花源
有门槛有态度
不一定篇篇正确但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荐理财保险
不哗众取宠、不左不右、 不偏不倚、 不在乎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 理性思考,客观表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