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仅北京启动史上最严核查,给假高新技术企业“卸妆”,全国多地均已启动对当地高新技术企业实地核查。
面对“紧箍咒”的收紧,合规企业自然信心满满,而打“擦边球”、模棱两可的企业则战战兢兢,完全依赖“画皮”骗取国家优惠政策的假高新企业则是“灭顶之灾”。
想凭一张高新企业“画皮”蒙混国家补贴的假高新注意了!全国多地已启动实地核查工作。没有“两把刷子”的冒牌货,有可能被打回原形。
11月30日,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独家报道了北京启动史上最严核查,给假高新技术企业“卸妆”。(详细:给假高新技术企业“卸妆”!北京启动史上最严核查)
12月1日,记者梳理发现,除了北京以外,湖北孝感、咸宁、浙江宁波等全国多个省市均已启动对当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实地核查并将及时公布核查情况。
多地对高新企业展开实地核查
北京启动史上最严核查
10月30日-10月31日,西城区科信委配合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机构的财务、技术专家对西城区三家2018年第四批拟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实地核查。财务和技术专家抽取3家企业的相关财务凭证原件、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相关合同及发票原件、企业研发人员相关学历证明、社保证明和其他主要指标进行现场核查。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北京监管机构采取实地核查的举措就是在今年开始实行的。
从事高新技术企业咨询服务的王彩(化名)告诉记者:“去年还好一些,就是在今年,北京对高新资质认定实行严查,也就是实地核查。公司不符合硬性指标会被一票否决。”
另一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咨询顾问也向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透露,以前,一些文创类、食品类、建筑类企业通过“专业包装”都能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政策收紧之后,一些代办机构已经不接这样的业务了。
北京市科委高新技术产业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尤其对于一些不符常规的企业会重点核查。我们并不建议企业通过中介申请高新资质,更不要有侥幸心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湖北孝感
11月21日,湖北孝感市科学技术局官网显示,接省高企认定办通知,省认定办组织专家组赴各地进行企业材料核查和财务情况询问。重点审查企业专审报告数据归集及其支撑票据凭证的真实性及一致性,研发费用归集口径是否符合高企认定工作指引要求,研发费用及高新技术产品收入与企业实际发生是否一致等。
湖北咸宁
湖北咸宁市咸安区人民政府网9月7日消息,9月5日,市科技局副局长黄宏光带领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对咸安区2018年申报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实地核查工作。专家组先后到华博三六电机、志研自动化等七家企业实地考察,专家组对企业的申报材料、研发费辅助账、凭证等进行仔细审查。
浙江宁波
10月22日,宁波市江北区政府政务公开网显示,10月25日,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领导小组将对该区宁波新胜中压电器有限公司、宁波富星太阳能有限公司、宁波广天构件股份公司等3家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在核查程序完成后,将对2018年度申报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公示。
宁夏石嘴山
石嘴山市知识产权局官网显示,7月2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工业处联合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国税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到石嘴山市,对14家第一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的部分企业开展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整体管理水平、主营产品情况、研发能力、研发组织管理水平等情况实地核查。
实地核查要查哪些内容
面对审查政策的收紧,合规企业自然信心满满。而打“擦边球”、模棱两可的企业则战战兢兢,完全依赖“画皮”的企业则是“灭顶之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那么,实地核查究竟会查哪些内容?挤进高新技术的“圈子”,又能享受到哪些政策优惠呢?
根据2016年科技部等三部委印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包括:
●企业须注册成立1年以上;
●对主要产品和技术拥有知识产权所有权并且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内;
●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此外,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有要求:
5%——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不低于5%;
4%——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不低于4%;
3%——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不低于3%。
60%——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由此可见,想要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门槛并不低。据代办机构人士透露,2018年以前,监管机构注重书面审查,少数不符合条件的企业经过精心“包装”还能够蒙混过关。“一旦实地核查,对照这么多条件,‘假高新’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符合要求。”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发现,尽管高新技术企业门槛高、要求严,而一旦挤进高新的“圈子”,同样能够享受到诸多国家政策红利,包含:税收优惠、政府奖励、资金扶持、人才扶持等。
不过,不同地区在具体政策上略有差异,一般情况下,地方政府对于高新技术企会在多个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扶持政策,包括土地、电力、排污、节能、科研基金等。
记者 | 张怀水 编辑 | 易启江 王嘉琦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