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皇后的去世对皇帝和别人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其他人很难感同身受皇帝的悲痛。谁都没有料到,这一事件会演变成一场全国官场的灾难。在丧礼举办过程中,皇帝因为认为皇后册文的满文翻译不准确,册宝的制作不够精良,有很多官员在百日内剃发,以及皇子在皇上后丧礼上表现得不够悲痛等小事大发雷霆。
皇后之丧风波中受处分的官员,从大学士、总督、尚书、巡抚到基层官员不下百名。官场莫名其妙刮起了一场破坏力巨大的风暴,所有官员都对皇帝刮目相看:原来在他们心目中一个温和儒雅,宽厚仁慈,自制力极强的君主,竟然还有这样喜怒无常,任性纵情,残酷冷漠的一面,看来他们对皇帝实在是太不了解了。这个人毕竟是雍正皇帝的儿子,雍正的酷烈无形,他一丝不少地继承下来。
从表面上看,就是一个鳏夫因为丧偶导致的心理失常事件。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场风暴实际上也是皇帝对官僚集团压抑多年的不满的一次总爆发。
随着经受的挫折越来越多,乾隆皇帝越来越理解了父亲的选择。他发现并不是父亲不愿意宽大,而实在是官僚集团,不容他宽大,他过高的估计了官僚集团的品格。经过元代蒙古人的高压,明代太祖皇帝的挫辱,清代开国过程中的屠杀,中国官僚集团的素质和心态已经大大不同于唐宋时代的士人,他们整体上放弃了人格尊严,放弃的社会理想蜕变成了唯利是图的“奴才”。乾隆发现一旦他把这些饱读诗书的“大人先生们”准确定位为奴才,在他们面前悬起官爵和财富,同时收紧绳索,举起皮鞭,以法、术、势来统一他们,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简写者注:士人阶层成为“奴才”也与皇权过于集中有关,官员都是命令的执行者,严刑峻法让他们不再具有和皇帝“平起平坐”商讨政事资格和胆量。例如宋朝不杀士大夫,但有清一代诛杀官员颇多。
这也有可能与满族的制度有关。在入关以前,满族一直是奴隶制,例如明末战争时,被俘虏的汉人统统充作了奴隶,有时甚至与牲口等一起计数。入关之后,逐步汉化,虽不再是奴隶制,但有可能这种统治思想还存在于清廷皇族。
如前文所述书中内容,官僚集团丧失了士人风骨,成了不择手段追求既得利益者。从皇帝前期的执政方式来看,这应该不是皇帝想看到的局面,而也是被逼无奈。乾隆信奉儒家正统思想,希望以温和的态度治理能换来百姓和官员的爱戴和拥护。但是他发现仍有贪污腐败的官员,起义造反的百姓,就逐步放弃了理想型的儒家治理,成为“半儒半法”甚至“表儒里法”。
乾隆认为,一朝出奸臣和佞臣固然不好,但若是出名臣或诤臣也不一定就是好事,起码说明当政的皇帝不够“英明”。乾隆需要的,只是能臣,能够对皇帝忠诚不二且办公能力极强的“奴才”。
文字狱的控制造成了极大的社会高压,但百姓们只是敢怒不敢言。官员们视抓住文字案的犯人为功绩,以多多侦破文字狱案件为荣来拼命讨好皇帝,甚至不惜对百姓在鸡蛋里挑骨头、屈打成招等等,更加剧了社会矛盾。同时,官员自己也变得更加谨小慎微,生怕被别人挑出文字上的罪过。
从这一年开始,乾隆回到了雍正的老路上。无论是在语言风格还是在思想方式上,都是对雍正当年的重复,在实践中,他的严猛程度则超过了雍正。他之所以后来名声远较雍正为好,一是因为他前期刻意树立的宽仁形象不会立刻被人忘掉,另一个是在君臣关系上,他并没有像雍正那样大搞阴谋欺骗,大搞神道设教,使臣民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由于皇帝明察秋毫,洞悉情伪,所以乾隆统治的中期,大臣们不敢不谨言慎行,唯命是从,吏治一时颇为整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