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C爸妈
“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主编,畅销书《家长好脾气,才有好教育》作者,太多人指挥你如何养孩子,却从没人教你如何做父母,加入我们一起少走弯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长沙晚报  ·  长沙市教育局最新提醒! ·  13 小时前  
东莞本地宝  ·  2025四六级查分时间+成绩查询入口! ·  昨天  
今晚报  ·  天津又一所“实验小学”,即将投用! ·  2 天前  
今晚报  ·  天津又一所“实验小学”,即将投用! ·  2 天前  
八桂教育  ·  广西2025年普通高考时间确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C爸妈

Deepseek让教培行业集体清零?关乎老母亲钱袋子、孩子未来分流,这个“信息差”别错过

CC爸妈  · 公众号  ·  · 2025-02-12 09:58

正文

前几天,不是分享了一篇Deepseek的使用体验吗?

第一波用DeepSeek学习的孩子,要赢麻了!这届家长终于找对方法了
文章小火了一把,不少姐妹们反馈收获不少。
关于Deepseek真是越深入了解,越忍不住颤抖。

其中有一个趋势,跟老母亲的钱袋子和孩子的时间分配息息相关,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坊间传言:" 双减两三年没做到的事,DeepSeek上来直接掀了教培业的桌子。"

更有甚者:DeepSeek会让教培行业在2025年全面清零!

与传统的“指令型AI”不同,DeepSeek的运算逻辑应用的是推理型大模型,只要给它一个明确的目标,它能自行摸索出匹配你的东西来。

有了它,还需要教培老师吗?

先来设想一下,咱们特别怀念教培老师的场景。

数学难题一道难题或者错题,孩子没思路,给他搜到了现成的答案,她看不懂、听不懂。

老母亲去讲,能不能讲明白先不说,亲子双方很容易带情绪,经常是问题没解决,先吵起来了。"

这时候特想找个老师求助一下,人家deepseek完全可以胜任:

图片

情绪稳定,百问不烦。

根据你的反应,还能给出一步步的解题步骤。

看起来,Deepseek完全可以替代教培老师,那是不是就可以说,教培行业的饭碗真的要被砸了呢?

我觉得,并不会。

就像我文章留言的两个极端,有些人再说真的巨巨巨好用!

也有很多人在说的:

“你们说的天花乱坠,可那Deepseek对我家娃根本没用。

我家孩子必须要有一个‘真人’,坐在他旁边,盯着他,他才肯学。

他才不会去自己主动学!”

哪怕再好的工具,使用者不给力,一切就都是空谈。

Deepseek再强大,要想真的替代掉教培,有一个关键:

孩子要有 自主学习的意愿和能力

一方面,孩子得要想学,他乐于去使用工具。

另一方面,虽然deepseek很强大,但想得到优质答案,孩子首先要具备强大的提问能力。

就像我前几天说的:

如果你是人中翘楚,它真能助你活成人精。

如果你本胸无点墨,它也帮不了你一飞冲天。

如果孩子没有一定的 已有经验 ,不清晰自己 想得到什么 ,他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的。

其实,哪怕没有 deepseek的冲击,咱们老母亲 不管是想捂紧钱袋子,还是想帮孩子提高学习效率,还是想要孩子摆脱学习中的奶嘴和拐杖,总绕不开 【自主学习意愿和能力】 这个门槛。

那到底孩子的自主学习的意愿和能力从哪来呢?


0 1


自学从自主纠错开始


“这是加号不是减号啊!”。

“百位十位都没对齐啊!”

“你这字又写错了啊!”

你还在盯着孩子写作业的吗?
那你可就错过了培养娃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好时机。
“自我纠错”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孩子天生具有这种能力,他们会利用自己对事物「一致性」的感觉,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

一个孩子正确的学习闭环,是这样的:

尝试-错误-发现后果-然后自我纠正-慢慢趋近于正确。

这种能力在六七岁的时候进入发展高峰期,孩子有锻炼这种高级功能的迫切需求,他们期望 自主试错-纠正-成长。

如果直到三年级了,大人还总是提醒他、纠正他,这就成了一种打扰,打乱了他自己的学习进程。

就像是我们看书阅读,偶尔有一两个不认识的字,其实不影响整体阅读。

后面自己查一下,多见几次,也就记住了。

如果总有人在你读的过程中,告诉你,这个念啥,那个念啥,不仅阅读体验不好,你也不一定记得住。

我们总给孩子纠错,他要么会依赖父母,要么会抵触父母,得不偿失。

当然,学习确实不同于其他,写错的字,放着不管、没人提醒的话,孩子可能会一直写错。

做错的数学题,孩子不改,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我们想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也不想放任孩子的错误不理,那就要尽可能地“把纠错的主导权”交给孩子。

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我们家是这样实现的:
0 1
给孩子机会,遮盖自己的错误


比如,数学口算题。

孩子经常会犯一些把3看成8,把+当成-的错误,我们直接指出来:“你又马虎了、有看错运算符号了”。
哪怕用再温柔的语气,孩子也觉得是批评指责, 很伤自尊 ,然后就恼羞成怒了。

倒不如,给他个机会,让他自己去发现,然后悄悄改正,保住自己的“面子”。

图片

尤其是口算题卡,CC每次自己找出错误,然后火速改掉,就会屁颠屁颠的找我显摆:“你看看是不是都对了。”
图片
然后,就是我的彩虹屁时间了,每天写作业氛围立马就不一样了。
0 2
没有标准的问题,交第三方裁定


“第一单元学完了,新知识掌握的怎么样?”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家长说“不好”,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你凭什么说不好,我就觉得很好!”

“远香近臭”的道理,大家都很清楚。

同样的话,别人说的,孩子就爱听,妈妈说的,他就要打个问号。

孩子也更希望父母爱他,宠他,而不要变成一个说教者。

咱们何必较劲?!

新学的知识掌握情况到底是怎样的?我们完全可以交给第三方来裁定。

一个简单测试,大数据就能把孩子的掌握情况统计出来,然后给出一套查漏补缺的方案。

图片
不用咱们多费口舌,孩子自己就心服口服了。
就像是这学期末,我跟数学老师沟通,寒假有什么建议补充的,老师的回复:
C爸提议要么买点卷子寒假练?但CC一听就黑了脸,觉得没必要,自己掌握挺好。 ‍‍‍‍‍‍‍‍‍‍
到了五年级,青春期的娃,你是没有办法逼她干任何她不想干的事儿的。 ‍‍‍
后来,我说“行,那你没事了,拿学练机里的专项题型自己测测吧,正确率高就不用练了。”
果然, 这类题型 稍微 一复杂,就错!
不等你说,机器直接判了对错。
生怕你不懂、气馁、放弃,立马有 学而思S级名师 出来给你视频讲解:

你别说,经过名师点拨的娃,就跟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
抓住我讲起来滔滔不绝。
虽然我并不想听。。。。 但此时的热情绝不能辜负!
因为没有比费曼学习法 (通过给别人讲懂,来检验和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更高效的学习方法了。
孩子自然而然、又顺理成章的,就完成了薄弱项巩固。 ‍‍
很多人辅导娃作业,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上赶着给娃安排教辅、妈妈牌作业,孩子一看——又是题海战术!
丸辣!反感题!更反感你! ‍‍‍‍‍‍‍
我凭啥给娃这个机会讨厌我啊?
她又不是给我学的!
精准学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自己明确薄弱的地方,同时准备好光明的学习路径。 ‍‍‍‍‍‍‍‍‍‍‍‍‍‍‍‍
让娃默默学好,转身惊艳所有人的事儿,哪个孩子不愿意干呢? ‍‍‍‍
0 3
不会的难题,让孩子自己去探索


“听懂了吗?懂就懂,不懂就说不懂!别不说话!”

“说了这么多遍,怎么还错,怎么就不长脑子呢?”

听过一个说法,越是高学历的家长越教不好自家娃。

为啥?孩子听不懂咱们的“大人话”。

越是高学历的家长,越是习惯性地拿起自己的认知高度,与孩子磨合起来越是痛苦。

看看C爸焦头烂额辅导作业belike: ‍‍‍

我劝他,咱就别没苦硬吃了。。。

不会的题目,老父亲、老母亲别老想着上场给孩子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 你想解释,人家还真不见得想听呢……

这种时候,必须要偷懒,让孩子自己去找途径、想方法解决。

搜索资料可以Deepseek,组词造句可以查字典,数学难题可以找学习机,自己去看名师解析,然后把正确答案搞明白了。

图片
题目还会自动加入错题本,回头再刷一下同类题。
▼错题本
▼举一反三同类题
开学CC有开学小测,可她不想回头看上学期的学习资料,就在学练机上找了几套往年的期末卷。
有错题及时解决掉,然后跟进几道举一反三的题目,这样的复习就很精准,有新鲜感,并且一丢丢的精力投入,就有满满的正向反馈,孩子很乐意去做。

亲子矛盾少了,孩子的自主性也建立起来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