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弘扬中华道家文化,替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中铁  ·  《中国中铁》融媒体报「1077期」 ·  昨天  
中国铁建  ·  党徽耀基层 | 党员进班组 共绘同心圆 ·  昨天  
938重庆私家车广播  ·  王楚钦、林诗栋、孙颖莎、王曼昱……都要来重庆啦! ·  2 天前  
938重庆私家车广播  ·  王楚钦、林诗栋、孙颖莎、王曼昱……都要来重庆啦! ·  2 天前  
融媒吴江  ·  免费3天!吴江全体居民注意! ·  2 天前  
融媒吴江  ·  免费3天!吴江全体居民注意!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子道德经

今日大雪,三忌、三宜、三秘诀,过好冬燥严重的15天!

老子道德经  · 公众号  ·  · 2024-12-06 06:0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大雪节气的养生智慧,包括顺应自然、注意饮食、适度锻炼等方面。文章详细阐述了三个忌讳:滋阴润肺,忌干燥;温养脾胃,忌盲补;适度通风,忌贪暖。同时,也给出了三个适宜的做法:起居早卧迟起、注重保暖、饮食减咸增苦。此外,还介绍了三个秘诀:泡脚暖身、坚持锻炼、按摩三穴。最后,文章表达了对读者的祝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介绍了大雪节气的养生重点。

包括顺应自然规律、注意饮食调整、适度锻炼等。

关键观点2: 文章的三个忌讳。

包括避免干燥、避免盲补、避免贪暖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关键观点3: 文章的三个适宜的做法。

包括早卧迟起、注重保暖、调整饮食等养生建议。

关键观点4: 文章的三个秘诀。

包括泡脚暖身、坚持锻炼、按摩穴位等养生方法。

关键观点5: 文章的祝福。

表达对读者的祝福,希望读者能够注意养生,身体健康。


正文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佳句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2024年大雪时间

12月6日

农历十一月初六 星期五


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银装素裹,天地苍茫,万物归宁,大雪就这样悄然而至。

此时,夜最长,阴最重,冬最深,万物藏。

老话说:“冬日藏阳,春回气壮。”

在这寒冷的季冬,人体亦需顺应自然,收敛阳气,注重“藏养”。

今日大雪,牢记“三忌三宜三秘诀”,温暖身心,迎接严冬的挑战!

别忘了将此份养生智慧分享给家人,一同收藏。 【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三忌

一、滋阴润肺,忌干燥

大雪时节,寒风凛冽,空气干燥,人体易受燥邪侵袭。

体内水分流失,易引发干咳、喉痒、皮肤干裂等不适。

《黄帝内经》有云:“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此时需特别注意滋阴润肺。

起居上,可于室内放置绿植或使用加湿器,以增添生机与湿度。

饮食上,宜多吃梨、百合、银耳、蜂蜜等食物,滋阴润肺,清热生津。

二、温养脾胃,忌盲补

大雪时节,气温骤降,人体为了抵御寒冷,往往需要摄入更多的热量。

然而,盲目进补反而可能损伤脾胃,引发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黄帝内经》有言:“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补气补味,皆需适度。

应以温热之物为主,如山药、小米、南瓜等,这些食物既能提供足够的热量,又不会令脾胃负担过重。

同时,还可适量食用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以增强体质,抵御寒冷。

然而,需警惕的是,温养脾胃并非一味追求高热量食物。

人体此时阳气内藏,若过度食用高热量食物,反而易导致身体肥胖、血脂升高等问题。

因此,温养脾胃需适度,以“温热、不燥”为宜。

三、适度通风,忌贪暖

大雪时节,寒风凛冽,人们往往紧闭门窗,贪恋室内的温暖。

然而,长时间不通风,会导致室内空气浑浊,细菌滋生,影响健康。

因此,要适度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每天选择气温较高的时段,如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左右,开窗通风半小时左右,既能排出室内的污浊之气,又能避免寒风直吹。

三宜

一、起居,早卧迟起

大雪时节,阳气潜藏,阴气盛极。

人体应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做到早卧迟起。

孙思邈曾言:“营养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

早卧可养阴气,迟起可养阳气。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

晚上尽量在10点前入睡,早上可适当晚起,待日出后再起床活动。

二、着装,注重保暖

《素问·骨空论》中提到:“风者,百病之长也。”

大雪时节,气温低,寒风刺骨。

人体易受寒冷侵袭,引发感冒、关节炎等疾病。

头部为“诸阳之会”,颈部为“风门”,腰部为“带脉”,脚部为“第二心脏”。

这些部位受寒,易导致阳气受损,气血不畅。

因此,着装应注重保暖,尤其是头部、颈部、腰部和脚部等易受寒部位。

外出时应穿着保暖性好的衣物,如羽绒服、毛衣、保暖内衣等,以抵御寒冷。

帽子、围巾、手套、袜子等保暖用品也必不可少。

三、饮食,减咸增苦

《黄帝内经》指出:“肾主冬,咸入肾。”

冬季肾气旺盛,过多食用咸味食物,易伤及肾脏。

而苦味食物能泄热、燥湿、坚阴,有助于调节体内阴阳平衡。

因此,饮食上应适当减少食盐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如腌制品、腊味等。

同时,可适量食用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菊、莲子等,以清热泻火、燥湿解毒。

此外,还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比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三秘诀

一、泡脚暖身,护阳气

华佗在《足心道》中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树木需深根,养生要护足。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坚持浴足暖身,益处甚多。

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活络经络,帮助体内阳气流通。

同时,还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寒冷带来的不适。

每天晚上泡脚,水温保持在40度左右,泡20分钟左右即可。

加入一些生姜、艾草、花椒等温阳驱寒的材料,效果会更好。

二、坚持锻炼,通血气

老话常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大雪时节,虽然天气寒冷,但适当的锻炼仍然必要。

坚持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室内可进行五禽戏、太极、八段锦、站桩等运动;

户外运动选择慢跑、快走等耐力项目最适宜。

这些运动强度适中,既能锻炼心肺,又不会过于劳累。

锻炼后及时擦干汗水,穿上保暖衣物,以免受寒。

运动虽好,亦需适度,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好强度和时间。

三、按摩三穴,调正气

1.肾俞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