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传媒1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余杭发布  ·  省级未来乡村,余杭新增6个! ·  昨天  
杭州本地宝  ·  2025杭州元宵免费活动汇总! ·  昨天  
余杭时报  ·  3月1日起,退钱! ·  昨天  
杭州本地宝  ·  杭州9场舞龙表演时间、地点公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传媒1号

落锤!国务院机构改革尘埃落定,新时代的媒体应该怎么走?

传媒1号  · 简书  ·  · 2018-03-23 09:41

正文

作者:蒋科平


1号按:今年两会,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撤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两会结束第二天,改革方案细则也正式出台,原来归属于广电总局管理的电影产业和新闻出版业将升格,交由中央宣传部统一管理;同时,还撤销中央三大广播电视媒体,组成新的融媒体大平台,由此,传媒影视业机构改革尘埃落定,新时代的新文化运动将逐步走向深入。

昨天,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对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电影等机构改革做出了具体部署。

方案的文件显示:

中央宣传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工作。 为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对出版活动的管理,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新闻出版管理职责划入中央宣传部。中央宣传部对外加挂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牌子。

调整后,中央宣传部关于新闻出版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 贯彻落实党的宣传工作方针,拟新闻出版业的管理政策并督促落实,管理新闻出版行政事务,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新闻出版事业、产业发展,监督管理出版物内容和质量监督管理印刷业,管理著作权,管理出版物进口等。

中央宣传部统一管理电影工作。 为更好发挥电影在宣传思想和文化娱乐方面的特殊重要作用,发展和繁荣电影事业,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电影管理职责划入中央宣传部。中央宣传部对外加挂国家电影局牌子。

调整后, 中央宣传部关于电影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电影行政事务,指导监管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工作,组织对电影内容进行审查,指导协调全国性重大电影活动,承担对外合作制片、输入输出影片的国际合作交流等。


电影和新闻出版归中宣部统一管理

这也就意味着,电影产业、新闻出版也升格,划归中宣部统一管理。由此,组建于2013年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被分为三个独立板块,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

同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属三大央媒也同时发布通知,将 整合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组建新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前三者建制撤销,对内保留原呼号,对外统一为“中国之声”。 其主要职责是 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等。 原中央电视台台长慎海雄任新组建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党组书记。


三大央媒组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根据方案,本次改革的目的是 加强党对重要舆论阵地的集中建设和管理,增强广播电视媒体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广播电视媒体、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合并的三台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归口中央宣传部领导。

那么,面对如此重大调整,三大平台未来又将如何持续繁荣向前发展呢?

“龙标”调整 电影更注重意识形态发展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院线上映的电影在开场之前都会出现“龙标”图样,这是改制前的广电总局电影局在经过电影审查之后发放的“许可证”,只有拥有这个“龙标”,电影才能上映。在画面下方,还一般写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字样。或许从昨天开始,过审的片子开场将改为“国家电影局”的字样。


“龙标”下的单位名称即将迎来改变

​而这也只是表面上的改变,从深层次来说,电影局归中宣部直管, 体现出了中央对中国电影的重视,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希望通过对电影的直接领导,加强对电影意识形态和文化传播的管理,同时,也说明了国产电影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必要性。

其实,在两会开始之前就已经有信号表明中央对电影的重视。今年1月31日,李克强总理就把电影演员黄渤请进了中南海,听取电影人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虽然每一年两会前夕都会邀请电影人士谈意见建议,但今年所谈的话题更深入意识形态和电影产业的发展。

在座谈会上,黄渤提出: 希望国家加大对影视产业的支持,给影视创作更多的政策优惠、更大一点的空间,包括舆论空间,进一步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

的确,对于电影行业来说,目前大多数片方都还停留在追求商业价值的阶段,在院线上映的电影最有票房的并不是最具有艺术性、文化特点、思想性和观赏性的片子,而是小鲜肉、拥有众多后期制作特效的片子,像《战狼2》《红海行动》这类的片子虽然票房很高,也有口碑,但在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还只是一个现象级的产物,是在某一历史特定情况下产生的特殊的情况,并不能完全反应中国电影市场的全部情况,因此, 电影局的改革,将会为电影产品在思想宣传和文化价值表达增添重要砝码,今后的中国电影,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都将是衡量一部电影好坏的重要标准。

只有好片子多了,观众才会明白什么叫好片子,才不会被豆瓣评分、网络影评所限制自己的选择,艺术的氛围是需要营造的,只有氛围好了才能形成真正繁荣的场面。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导演贾樟柯在今年“代表通道”上说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非常认同这句话。对于电影工作者而言,我们的工作也与民族发展紧密相连。只有努力从事好创作工作,才能用更好的作品来回报支持中国电影的观众。”


贾樟柯代表在两会“代表通道”谈中国电影发展

​在今年全国人们代表大会闭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提到了84次“人民”,而 中国电影也应该是人民的,人民满意的电影、人民满意的文化、人民的认同感,将是未来中国电影发展的根本遵循,如何通过电影表现出民族传统精神和主流文化价值,同时又契合大众文化心理,这可能就会成为未来中国电影人的奋斗新方向。

坚持政治家办新闻出版 ,推动意识形态落实落细

今年的两会上,当听说新闻出版业不在归国家广电总局管理之后,所有的媒体记者都发出同一个疑问“以后我们归谁管?”“我们现在的记者证还有用吗?”因为在新闻出版业工作的记者编辑们,他们手持的记者证下面有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的印章,而现在归中宣部直管后,或许这个证件的名字也将和“龙标”一样有所修改。


新闻记者证

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之所以把新闻出版业归于中宣部,根本原因还是因为219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 “政治家办报” 的理念,由此延伸来看,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只要是新闻舆论工作,都必须坚持“政治家办”的理念。

十八大以来,中国高速发展,互联网也在蓬勃兴起,国外敌对势力和渗入思想逐渐涌动,因此,从十八大开始,一场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就由此展开。 新闻出版部门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部门,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沿阵地,因此,新闻出版广电工作者在意识形态问题面前、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都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和政治定力;要深刻认识到,坚持正确导向既是生命线也是安全线,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既是工作职责也是纪律要求。在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网工作上,应该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在实处,敢于担当、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安全。

可以说,电影的直接管理看重的是电影的蓬勃发展,而新闻出版的直接管理则是看重了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意识形态安全性,两者虽同等重要,但 没有安全底线,就谈不上繁荣昌盛。

媒体融合发展 ,赢得主动 赢得未来

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通过后,可能有人想到广播电视将会迎来繁荣发展,但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广播和电视,甚至网络这么快就开始了融合发展。对于刚刚毕业的传媒大学生来说,在找工作的时候会想我是该去电视台还是去广播电台?现在看来,这个考虑已经是多余了, 未来,不会因为你长得好看就可以去电视台,不会因为你声音好听就能去电台,未来,决定你能不能在传媒行业发展的根基在于你能不能制造内容,可能主播未来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能制造内容的人永远紧缺。未来的融媒体发展,不仅只有广播和电视,还会有报纸、杂志和网络,所以我相信,新闻出版业终将还会回到广电总局的怀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