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有烟 有酒 有地方 | 你 有故事 么 ?
「 第238期 」☀️
本来这期是在看完《邪不压正》之后要更的(BGM就不换了),但除了彭于晏洗澡那段承包了我1周的颅内高潮,别的也没啥想说,姜文还是把彭于晏用到了极致。
本来都要睡了,结果看见老友发了张差点全裸的内裤照,CK的,突然想起又快一个月没更了……
真的不想说,刚刚吃太饱,撑的睡不着。
自从琢磨生酮,厨艺精进迅速,热量摄入飙升(
自己做的饭撑吐也得吃完)
,目前还没有失败案例,配料全靠灵感,口感有惊有喜,挺好,又多了个能独处的事儿。
但,今儿起就不准备继续在朋友圈刷屏了,弄得有人以为我是个甜品师。
最近老有不熟的好奇我是干嘛的,要么,我给你发个简历,要么,面谈,要么,关你屁事。
讲真,通过朋友圈判断一个人这种事除非经验极度丰富
(比如我,4000+,哈哈哈哈,瞄一眼,如果面基,跟感觉出来的差不离)
,不然真别下定论,招人烦,下了差不离的定论
(
比如能不能一起吃早饭
)
,也别表现出来,肤浅。
说到面基,真是幸运,上周见到了干坐着最早期一直关注到现在的粉,从上学看到毕业。
他的票圈是极难判断的类型,每日一曲,歌品极好,面基前想来会不会不好接触,结果,随和,且情商很高。
“没看过她文章的都不能算长大。”
谢谢,这么高的评价。
沟通无障碍后测了下MBTI,他果然NT型人格,数数身边,一共没几个朋友,6个INTP,1个ENTJ,1个ENTP,
判断越发精准,臭味越发相投。
突然,特别想见见在画廊买过一幅画且几乎每期都赏我的那位。
前几天,呃,貌似就是前天,见了个老友,没事研究点心理的哥们,
一起喝了喝水,经过一段时间的对话,他说,你去安定医院看看吧。
(我真的查了查精神科挂号费,不贵,比心理咨询便宜。)
他觉着我目前的状态影响了正常的社会功能,即便我能自洽。
换句话说,有病的都觉着自己没事。
可,我是真觉得自己没事儿,很多时候只是他人用他们的角度思考了我的行为,比如,如下,这些在别人眼里可能是带着情绪的。
1.保险杠被撞掉,到家才发现,踹了几脚,差不多回去之后,回家踏实睡觉。
2.在没有意义和已预知结果的讨论中,合电脑,起身,走出会议室,换鞋,练舞。
3.顺风车对话仅限于您好、谢谢和地点相关,拒绝闲聊,遇到尬聊的,戴起耳机。
4.约吃饭、电影、咖啡的,时间允许都去。
5.临时被放鸽子,
没所谓,
找点别的事做。
6.除非赴约或特别重要的事,绝不出门,垃圾会麻烦外卖或快递小哥捎下楼,发个红包。
7.能来家里聚的,就不去别的地儿。
8.一切早安、午安、晚安、你好、在吗、在干嘛、睡了没等(没有工作或生活瓜葛的)都不回,有事说事,闲聊可以约见。
9.能花钱解决的绝不浪费时间,遇事找中介,比如验车、签证等。
10.会花很多时间维持自我空间,比如收纳、绿植、做饭、烘焙等。
……
就是这样,懒得敷衍,拒绝假装,热衷独处。
没有情绪。
难道真有病?
昨看了Charlize Theron颠覆出演的《Tully》,感觉描写的就是我(虽然没娃),一样没日没夜淹没在日常里。
一直觉得生活的本质,就是各种琐碎的累积。
豆瓣有短评说电影烂尾,其实导演很用心了,多正能量,这些问题有很好的解决方法么?没有,因为
这就是生活啊…
(蓝色超链接可点)
忘了跟谁聊过,他觉得问题都应该有解决方案,而
我的认知里没有什么问题能真正地被解决,不过是找到了内心的平衡点,说服了自己。
这部电影台译名《厌世妈咪日记》(一直觉得台译都很鬼畜),想问Tully真的厌世吗?也不见得,情绪这事太难判断,如果逻辑能解决,何必再为难自己。没情绪,可能就显得厌世。
生活里,能自洽,即可。
别拧巴,任何环境都是舒适区。
他们觉得我有多变态,关我屁事。
最后,跟左右们分享一段赫尔曼·黑塞描述寻找自我的过程。
今天我知道,在世上,最让人畏惧的恰恰是通向自己的道路。
我常常幻想未来的景象,梦想自己可能会成为的角色,或许是诗人、预言者、画家等等。然而这些都不算什么。我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写诗、预言或作画,任何人生存的意义都不应是这些。这些只是旁枝末节。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无论他的归宿是诗人还是疯子,是先知还是罪犯——这些其实与他无关,毫不重要。他的职责只是找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他人的命运——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新的境界在我心中冉冉升起,森然,神圣,我曾无数次有模糊的预感,甚至还曾将其以语言道出,但直到此刻,我才真正体会了它的意思。我是自然的尝试,是自然向未知世界迈进的一次尝试,或许它会打开新境界,或许会一无所成,然而,让这一尝试从远古的深渊中诞生,让我的心感受到它的意志,并将其转换为我的意志,这就是我的天职!
——《德米安》
✖️
文/孙小瑶
图/Michael Voropa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