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NE时代新能源
聚焦新能源汽车三电及整车的技术、市场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是个好地方  ·  来啊,把新疆唱上榜一! ·  7 小时前  
新疆是个好地方  ·  来啊,把新疆唱上榜一! ·  7 小时前  
羊城派  ·  周深含泪鞠躬道歉 ·  10 小时前  
羊城派  ·  周深含泪鞠躬道歉 ·  1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NE时代新能源

比亚迪2月10日智能战略发布会,可能将引爆的四大趋势

NE时代新能源  · 公众号  ·  · 2025-02-09 07:00

正文

连续两日股价大涨,源于公众对比亚迪的期望——造出真正能够撬动智驾的爆款车型。

而且,据行业人士说,大家(车企及智驾供应链)也在观望, 若比亚迪的智驾规划足够清晰,易于落地,将被视为“模板”,统一智驾等级定义及硬件配置。 整个智驾产业链将以此为准,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工程量产上,而非标新立异。

目前,距离2月10日的比亚迪智驾发布会,不过两三天。但不妨碍我们先大胆猜测一波,该发布会可能会引爆哪些趋势,如何统一定义?

01.

低、中、高阶再定义

比亚迪在去年年底宣布了新一年的智驾大规模量产计划:500万台级的排产规划中,60-70%的车型将搭载高快NOA起步的智驾系统,覆盖10-15万级车型,装配量将超过300万套。

NE时代在去年年底在《 比亚迪要怎么做,才能在1年里从1.6%狂飙到70%? 》一文中对比亚迪智驾现状展开了分析,认为“如果10万及以上售价区间的车型都搭载高快NOA起步的智驾系统,比亚迪就能在2025年完成60%~70%的目标”。依照价格区间展开来猜测,比亚迪2025年全系标配L2,10万以上全系高速NOA,15万以上全系高速+记忆行车,20万以上全系全场景。

高快NOA将成为10万元以上车型的入门级智驾。 随着智驾体验的提升,曾经在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还被称为“高阶”智驾,转瞬之间,高快NOA在2025年变为“低阶”智驾。

依据投入的成本(包括研发成本和软硬件成本)的高低,高快NOA实际上会产生成本与体验的矛盾问题:成本低,体验可能不佳,而成本高,芯片算力不用被过于压榨,算法运行的调配资源更充足,体验可能更顺畅,更随心。也就是说,同样是高快NOA,也会有基础版和增强版之别。

同时, 以记忆行车为代表的通勤模式 ,在2024年逐渐展露人前,作为“中阶”智驾,成为车企新的一个竞争点,比如,记忆路线是10条,20条还是更多。

“高阶”智驾,也就是2024年下半年车企推广的全场景智驾,“全国都能开”,“车位到车位”,“门到门”,可在高快和城市道路上广为运行,不受路线限制。

若依照自去年下半年至今的各类动作,我们认为, 低阶——高快NOA,中阶——高快NOA+记忆行车,高阶——全场景智驾,将成为接受度最广的智驾等级划分。

若车企的车型价格覆盖范围广,且主动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甚至会产生, 低低——基础版高快NOA,低中——增强版高快NOA,中低——增强版高快NOA+10条记忆行车路线,中中——增强版高快NOA+20+条记忆行车路线,等等智驾等级。

每一个等级都伴随着智驾芯片算力高低和感知配置数量的差异。

比如,基础版高快NOA,采用20+TOPS智驾芯片,融合7V的视觉传感方案

增强版高快NOA,采用80~100TOPS的智驾芯片,融合9V或10V的视觉传感方案

增强版高快NOA+记忆行车,采用120~200TOPS的智驾芯片,视觉融合方案或带激光雷达

全场景智驾,智驾芯片算力至少在500TOPS,带激光雷达。

类比比亚迪2024年年初“梦想日”上针对「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命名“DiPilot 100、300、600” ,我们可以结合算力对智驾等级进行细分:


当然,比亚迪在2月10日的智驾战略发布会上可能不会将各等级与功能划分地如此细致,但我们认为,即使不分基础版和增强版,低阶——高快NOA,中阶——高快NOA+记忆行车,高阶——全场景智驾,还是可以肯定的2025年智驾等级。

02.

80TOPS,高快NOA体验佳且被消费市场接受的算力门槛

高快 NOA 主要涉及高速路和城市快速路的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变道、超车等功能。这些任务对于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决策控制的运算量需求并非极其庞大。

近两年,我们看到,对于高快NOA实现的算力需求有两种声音:

1、 不唯算力论,以大疆和Mobileye为代表 一家摄像头和算法商,一家芯片和算法商,均认为通过使用高效的算法模型和极致的算力优化技术,30TOPS左右的算力芯片就可实现高快NOA,甚至实现记忆行车等中阶智驾功能。

2、 至少得80TOPS,以地平线、英伟达和比亚迪为代表 。地平线在发布J6芯片时特推出一款80TOPS的J6E,并称之为“极致体验高快NOA最优解”。比亚迪在去年规模量产的DiPilot 100,功能可实现高快NOA,硬件配置上,芯片就包含英伟达Orin N,算力为84TOPS。另外,比亚迪正在自研的芯片,算力同样在80TOPS。该芯片的目标即替代英伟达的Orin N和地平线的J6E。

80TOPS 的算力足以对高速场景下的摄像头图像、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实现精准的目标识别和定位,从而为车辆的决策和控制提供支持。

而且,足够的算力可以确保高速 NOA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卡顿或延迟现象,使车辆的加减速、转向等操作更加平稳自然,给驾乘人员带来舒适的体验。

特别在遇到恶劣天气、突发事件、博弈难度大的情况下,80TOPS算力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数据的运算和处理,反应更及时、快速。

当然,算力越高,意味着芯片成本越高。低阶智驾目前的争议点就在于如何平衡成本和体验。

03.

中阶市场,来势汹汹

中阶,代表功能高快NOA+轻量化城市NOA,极有可能将成为2025年车企进击最猛烈的智驾市场。

从应用场景来看, 对日常通勤来说,城市NOA最为常用,高快NOA较受场景限制。

从实现难易度来看, 高快NOA,几乎各家车企基本完成布局,相对容易。目前各家宣传重点倾向于“全国都能开”,重在开城数量和速度。

从成本来看, 低阶

考虑到比亚迪的体量和成本控制能力,比亚迪完全有能力将中阶智驾投放到占集团销量最高的售价区间,即10~15万级,实现高快NOA+轻量级城市NOA功能。

据NE时代研究院的智车数据,2024年,中国市场 10~20 万元价位段的乘用车交付占据半壁江山,无疑将成为主机厂普及智驾的主力市场。

整体来看,中阶智驾,在成本控制上相较高阶更具优势,涵盖的高快 NOA、城市记忆行车、自动泊车等功能,能有效避免高阶带来的市场接受度瓶颈,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体验到智能驾驶的魅力。而且,这一群体规模又非常可观。

也就是说, 爆款车型的诞生,最大几率在中阶市场。

比亚迪的动作,也彰显了其对中阶市场的势在必得。

04.

中阶自研,低、高阶外采

2月6日传出一则消息:比亚迪即将于2月10日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比亚迪内部人士称,今年起比亚迪将在全系车上搭载智驾方案,包括海鸥、海豚等低价车型;解决方案至少有三套,入门级来自润光智行(raincom),中阶为比亚迪自研,高阶为比亚迪与Momenta合作的方案;智驾芯片则包括英伟达Orin X/N和地平线J6 M等。

这里体现出比亚迪智驾的策略: 中阶自研,低、高阶外采。

NE时代此前就看到,比亚迪已然暂缓高阶自研,而是加大马力攻中阶。

最新佐证:2024年10月,比亚迪智驾团队再度整合。

天璇、天狼合并,整合后,部分天璇成员被调入天狼团队加快量产,统称为自研智驾团队,由李锋带队。

在整合过程中,原天璇负责人许凌云由原先向新技术院院长杨冬生汇报,开始在业务中向原天狼负责人李锋汇报。甚至在11月份先是被传担任比亚迪主攻端到端的前瞻部门负责人,仅仅几日后便传出已离职的消息。

天狼团队,即比亚迪原第五事业部智驾开发团,主攻中低算力平台的智驾研发,同时承接部分供应商业务,包括地平线供应全栈方案。


为了提升自研能力,比亚迪在2024年9月底成立先进技术研发中心,包括 AI 实验室、AI 超算开发部、大数据平台部等,主攻 AI 算法、AI 基础设施、大模型等技术及平台,任务是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双模等比亚迪集团业务提供算力、技术支持。

先进技术研发中心是新技术研究院的一级部门,实际负责人是中心副主任朱福堂。朱福堂此前担任整车仿真技术部总监,向比亚迪新技术院院长杨冬生汇报。

低阶的芯片、算法等外采,则可加快上车速度,只有量能够上来,就可快速获取规模效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