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牟长青
28推论坛创始人,有9年网络推广从业经验,目前专注新媒体营销。联系QQ:20446445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300亿A股,大动作!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官宣!券商巨头董事长,退休!继任者,定了 ·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AI大消息!飙涨! ·  3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2000亿巨头报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牟长青

做一个能持续输出价值的社群,远比表面看到的更艰难

牟长青  · 公众号  ·  · 2019-08-13 21:31

正文

友情提醒,本文8000字,需要大概20分钟能阅读完


外面的人都觉得28推作为一个新媒体社群,算是行业的标杆,会员多,资源多,大咖多。觉得28推精英会能有现在的成绩,更多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但背后付出了多少细节的努力,只有我们在第一线的运营者才明白其中的艰辛。


在28推精英会马上两周年之际,我跟大家揭露下做28推社群过程中,一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1000个会员就有1000个建议,1000种需求。如何尽量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的。


在资源对接为主的社群,广告主和流量主的比例要合理


在28推这种资源对接为主的社群里,广告主和流量主的合适的比例很重要。大部分情况下,1个好的广告主能同时满足多家流量主的需求。而1个流量主能同时接的广告主是有限的。因此如果广告主太多,流量主太少,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只是因为我本人是流量主出身,因此最开始人脉关系也是流量主为主。因此28推社群成立一开始流量主基本占了90%以上。流量主太多,同行之间更多是学习交流。后面随着广告主的比例达到了20%-40%的时候,才形成了一个平衡,社群里资源对接的价值才体现了出来。


但最早进入28推精英会的流量主大佬虽然很多,但基本都是老板进来,大部分公司并没安排商务负责人进入社群。特别是跟我关系比较好的老朋友,更是明显。因为他们在新媒体圈都已经从业多年,觉得公司的广告资源已经很强。不觉得需要让商务负责人来社群里对接业务。而广告主是非常积极主动的,不管是加入社群,还是参加线下活动。因此对我们来说,要主动提高流量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只要流量主来了,广告主自然就会过来。可以说以前很多流量主老板从来没有参加社群的概念,他们的需求是这两年我硬生生培养出来的。


老牌流量主太佛系怎么办? 如何给支持自己的老朋友创造价值


记得去年的一周年总结文章的时候,我就提过。比如长沙帮几个大佬的公司,基本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都加入了28推。但感觉他们就是来单纯捧场的,因为都没安排公司具体业务负责人进来。感觉只是在群里占了个坑,外地的沙龙也都不会去。从而很难通过28推,为他们的公司创造直接明显的价值。当然他们会客气的跟我说,在微信群,每年参加一次新媒体大会也有很多收获了。但我心里明白,这是远远不够的。


如图: 1年前文章里的感触

因为当时我发现,我关系很普通的一些流量主公司参加沙龙都很活跃,也都安排了商务负责人加入了28推精英会。因此我就敏锐的感觉到,这些公司在28推里应该获得了不少价值。因为他们跟我都非亲非故,这些公司创始人跟我基本也没任何私交,他们会这么积极活跃肯定是原因的。


另外当时关系比较好的两家流量主公司,长沙贝塔和深圳每日科技也是非常活跃。我私下就去问了黎一中和彭勇俊到底收获如何。都说参加28推沙龙对他们公司业务帮助非常大,因此每场沙龙都会安排商务负责人过去。并且顺便也让兄弟公司的业务负责人趁着每月一次的沙龙线下交流下。


我觉得一个社群,初期可以是靠人脉关系,大佬给你捧场,但如果长期没获得价值,光靠关系是没用的,虽然这点会费不多。比如长沙帮的另外几家公司,如果长期就是公司的几个创始人,合伙人进来捧场,也不对接任何业务,等他们3年到期的时候,可能几个合伙人就会觉得没必要继续了。


毕竟跟我来往最多的是那几个创始人。而且肯定也会有他们身边的朋友,会问美哒的谢匡华,西瓜的屈阳超在28推到底有收获没。让他们如何回答,难道跟别人说,我就是来友情支持牟老师的吗?为此我私下去跟几个长沙的大佬沟通,让他们安排公司商务负责人出来试试。可以说为了说服他们,我花了不少心思,哪怕关系都这么好了。


如图: 和西瓜传媒屈阳超的对话,让他把公司商务负责人安排出来。 对接业务只是一方面,同时可以实时了解行业的最新信息。 老板和老板之间的交流虽然有,但不在一个区域,总是有限的。




当时说了很多,超哥当时也没说会安排商务负责人出来。后面应该是9月份,西瓜屈阳志和美达黄定国才第一次携手出来参加28推沙龙,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基本上每场沙龙都没落下过。我相信如果出来1次2次觉得没价值,以他们做事务实的风格,也不会继续浪费时间出来。对于这些务实的公司来说,支持报名费是小事,但公司骨干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今年7月份的长沙沙龙,谢匡华就跟我提到,说超哥神秘兮兮的跟他说,西瓜有一个人最近一年进步很大,让匡华猜是谁。后面就说这个人就是他的亲哥哥屈阳志。后面我去西瓜公司拜访,在超哥办公室,超哥又来问我,觉得屈阳志如何。我心想果然是亲兄弟,这么关心自己哥哥的表现。


可能对于超哥来说,屈阳志进入28推后,业绩增长了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最欣慰的是通过在28推沙龙的磨练,接触了很多优秀的同行,从而也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并且是自己的亲哥哥,肯定希望他在行业里有更大的竞争力。


类似以西瓜传媒这种在圈子里比较知名的老牌流量主,至少有10家公司,我都这样私下1对1跟创始人沟通的。最后对方才愿意安排商务负责人出来试一试,然后觉得有价值,持续安排人出来。


当然也有少数的例外,比如长沙丁丁文化的丁丁大佬,我从来没跟他提过这事。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丁丁非常佛系,属于睡觉睡到自然醒的那种。因为我一直觉得丁丁很佛系,平时和他的交流也很少。所以我从没跟他提过,安排公司商务负责人出来的事情。但后面丁丁突然有天找到我,说安排公司商务负责人进来,后面沙龙也基本每次都有看到丁丁公司的人。让我挺意外,但也更让我们坚信了我们社群的价值,连丁丁这么佛系的人,都会变得主动,相信他应该是听了别的大佬的建议。


如图: 去年10月份丁丁突然找到我,说安排两个同事进群。 后面沙龙也基本上每场都有人来。


为何我要这么努力去说服这些大佬,说实话真不是想多赚他们一个人员的会费或者沙龙费。 而是发自内心,希望最早支持28推的老朋友,能真正在28推获得比较明显的价值,那就是公司业绩的增长。 这样等他们会员到期的时候,我才能理直气壮的找他们继续续费支持,因为来28推赚的钱,已经远远超过了会费。 如果总是单纯的支持,我都有点开不了这个口。



都说28推沙龙资源多,但却不知道我们背后的努力


在同类会议,大部分参会嘉宾对28推沙龙的评价,就是资源多,更容易达成合作,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但却不知道,我和同事在背后做的努力。因为流量主大部分是很佛系的,和流量主公司老板的沟通,只是我这边做的第一步工作。而后面能让这些流量主公司的商务负责人持续出来,我们公司助理小姐姐在私下也做了很多工作。从而才能让大家觉得28推沙龙总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所以说想搞好一个社群,一场新媒体活动,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大部分都只看到表面的繁华,没看到背后的艰辛。就算28推有天生的人脉优势,能够组这个局,也是非常不容易。至于外面的同类社群或会议,如果他们人脉本来没我们强,细节上又没比我们做得极致,那自然很难做出和我们一样的效果。


而做好一场沙龙,同样细节很多,光是能把流量主和广告主拉到一起来参会也是远远不够的。



28推沙龙这一年的脱变


28推精英会从一开始就有上千个会员,可以说人脉已经很强大。但我们第一场在深圳的沙龙只有100多人报名参加。说明就算有社群人脉的支撑,哪怕选在深圳这样的城市,也不代表能做一场火爆的活动。


第一年的沙龙整体来说,都是不温不火,因为那时候只提供了半天的会议。给会员之间交流的时间太少,而且大部分第一次参加我们活动的人,都是不善言谈,如果我们主办方不给他们上台的机会,他们在台下基本谈不了几个合作。


真正的脱变是从去年的长沙沙龙开始,第一次在沙龙组织了小房间。从而让半天的沙龙,变成了两天的活动。因为小房间交流的主题明确,人又集中。从而80%的人在小房间的时候就完成自己参会的业绩任务,同时也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熟悉,让参会人员提升业绩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经验和人脉,从本质提高了参会人员的工作能力。


如图: 这两年在10多个城市一共做了18场线下沙龙


从长沙沙龙开始,每一场的报名人数都在刷新记录,5月长沙300人,6月重庆400多人,7月杭州500多人,等去年8月份再到深圳的时候就变成了快900人。而今年7月份的长沙沙龙更是突破到了950人,同一个城市,在一年的时间里,参会人数多了3倍多,是我之前不敢想的。然后今年8月份在广州,再次刷新记录1200多人。而且每次70%以上的参会者是来自外地,如果不能获得价值,不会有这么多人从外地赶过来。毕竟外地过来的路费和住宿费成本其实远远超过了报名费。


如图: 最新广州沙龙的大合影


因为参会人数规模大,对于我们工作人员来说,工作量也是非常大。提前找会议场地,做物料,寻找分享嘉宾,对接60位会员上台的PPT,参会嘉宾海报制作,寻找房间主,沟通小房间场地。每次都是从下午开始签到晚上9点,助理小姐姐吃晚饭的时间都没。相信经常参会的会员也看在眼里。也因为我们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每次沙龙给大家比较好的感受。


如图: 精英会部门大合影(看这相片应该没PS,比平时自拍照都丑)

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如果28推没有做沙龙,可能这个社群已经快倒闭了。光靠几个会员群,能满足的需求始终是有限的。都说线上聊百遍不如线下见一面。如果没沙龙提供更多接地气的服务,给会员创造更多交流的机会。社群不会保持这么好的粘性,大家也不会有那么明显的收获。外面只做线上微信群,不做线下活动的行业社群,可以说都活得不长久。


外面做几个月就死掉的社群,并不是他们不想做好,而是做了才知道多难


相信很多朋友都加过各种付费社群,从几百元到几千元,数万元的不等。相信也经历过很多社群,才进去的时候很活跃,但几个月后基本就歇菜了。并不是这些社群创始人,不想把自己的社群做好,而是他们做了后,才知道这个难度有多大。


比如那些收费几百元的,终身制社群。才开始一下子涌入几百人,可能社群创始人还做得比较起劲。但后面增长缓慢,又没续费机制。就会觉得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慢慢花的精力越来越少,最终太监了。很多社群可能也尝试搞线下活动,但做了一场两场,就坚持不下去了。因为做活动很辛苦,可能也没什么收入,参与的人也不多,就没动力坚持了。


如果一个社群没有淘汰机制,很难持续保持粘性。而年费制度就是最好的淘汰机制,觉得有价值的就继续,觉得不合适的人就离开,也不伤感情。


28推是少数关注新媒体商务个人成长的社群 (本篇文章的重点)


大家没进入28推前,应该从来没听过如何做好一个新媒体商务的分享,因为商务都是新媒体公司最核心的部门,大部分人不会出来分享。比如一个新媒体商务该如何派单,该如何接单。一个优秀的新媒体商务应该具备哪些基础素质。为了提高28推精英会的商务负责人的整体能力,我在商务人员的培训上花了很多心思。


之前请淘米科技的创始人四哥,分享了自己派单经验,让广告主的商务少走坑。后面在南昌沙龙又邀请了凰金甲的CEO卞宙翔分享了作为一个流量主的商务如何接单的经验。在长沙沙龙又邀请了新点击科技CEO周万京分享了一个优秀的商务应该具备的基础素质。(卞宙翔和周万京都是从公司的商务负责人,变成了分公司的CEO)


如图: 南昌沙龙后,又邀请卞宙翔在28推公开课做了一次关于公众号商务的分享


我一直觉得新媒体公司安排人参加社群参加沙龙,我们提供的平台虽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安排的 这个人合适不合适 。很多新媒体商务其实都是小白,并没太多相关经验。不知道如何混社群,也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参加线下活动。甚至如何对接业务,与人沟通交流都不懂。


我自己也开过两次小房间,专门分享如何做好一个新媒体商务,还写过一篇文章,分享一个商务该如何正确的参加线下活动。在厦门沙龙和新媒体大会精英会专场也做过单独的PPT分享。甚至还专程跑到长沙去做了一个几十个人的分享。可以说在培养商务个人能力成长上,我是用心良苦,花了非常多的心思。就像我以前写了很多文章教大家如何做网络推广一样。


我为何这么看重新媒体公司商务的个人成长,因为只有在28推社群的新媒体商务成长了,他们才能通过28推给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样他们的老板才会愿意安排他们出来参加28推的沙龙,才愿意每年继续续费支持28推。当然有一天这些新媒体小白商务,因为28推获得了更大的成功,相信他们也不会忘记28推给过他们的培养。就像我们当初做了3期公益培训,才为今天的28推打下了基础。


因为我看到太多没收获的公司,并不是他们对28推没有需求,而是不知道如何在28推获取价值。很多都是佛系老板在里面,没有商务负责人对接业务,或者偶尔安排了商务负责人过来,因为个人的问题,并不能很好的获取一些价值。 我不能指望,每家会员公司都能安排成熟的商务过来,所以只能尽量让进入28推的小白商务也尽快的成长起来。


作为新媒体从业者,在为价值买单的年代,不应该还是守株待兔,等着被公司安排


很多参加28推沙龙的新媒体商务,其实能感受到社群对他们业绩的帮助,可能参加一次沙龙提高的业绩,获得的月底奖金也已经超过了会费。但如果公司不出钱入会,他们就会非常的肉疼,不愿意自费报名。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为公司打工,公司出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会这么想很正常,但对于自己的成长是对的吗?确实你参加社群或沙龙,提升业绩,最终最大的受益者是公司或公司老板。但实际在这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啊。先不说能提高多少个人收入,首先参加社群获得的人脉和经验,只要你不离开这个行业,对你未来的职业生涯的帮助是不可预估的。


很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商务明白这个道理,都自费参加社群。而且往往会自费参加的,也会更努力,因为花自己的钱会更加的珍惜。这次28推会员的周年征文,我就发现不少会员都是自费报名的精英会。当然不是说公司安排的商务就不优秀,因为大部分都是公司安排的,其中也不乏非常优秀的。只是自费参加的人比较少,优秀的机率更高。


如图:在群里一些会员纷纷表达是自费入会的(点击查看大图)


如图:00后小伙俊朗在自己征文里提到,参加28推沙龙后,回去业绩就是三个老同事的总和。业绩从5万提升到100万+(俊朗就是自费加入28推精英会的)


类似俊朗这样的案例很多,我一共看了40多篇会员的征文,其中有好几个人,都是自费参加的28推精英会。业绩也都是翻倍的提升。会员的征文内容都很真实,其实熟悉28推的老会员,也都会觉得取得这样的提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差,并不是你的资源没人需要,只是需要你的人不知道你而已,而28推就是帮大家解决这个问题。


就在昨天28推诞生了第一个V8会员“小熊二”,她也是自费报名的精英会,她不是老板,但就坚定的支持和相信28推。可能有朋友问,什么是V8会员,就是报名了8年会员。毕竟我们28推精英会成立才2年,大部分大佬也就是V6会员。其实能成为V6会员的,已经是28推铁杆的粉丝。但对于真正支持28推的朋友,我也不会让对方失望的。我做人的原则就是,谁支持我们的,我们也会努力的支持他。


只是现在新会员的入会门槛也更高了,不是花钱就行。为了会员的利益,杜绝骗子进入社群。现在加入28推精英会的新会员都需要有推荐人,有28推的老会员或老学员推荐才行。虽然因为这个制度拒绝了很多人,但也发现自从执行这个制度后, 再也没有新的骗子出现


如图: 执行推荐制度了,拒绝了很多想入会的(在我看来这个行业混的,不应该找不到推荐人)



周年涨价,需要更多的勇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