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农业银行浙江分行
讲好浙里农行故事,传播浙里农行声音,深植浙里农行文化,见证浙里农行发展,提供开放性、零距离的宣传与交流互动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政府网  ·  李强会见文莱苏丹哈桑纳尔 ·  昨天  
政事儿  ·  莎拉·杜特尔特被提出弹劾 ·  2 天前  
半月谈  ·  共享婚纱,把幸福传递下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农业银行浙江分行

“穗”月“流”金|“浙”里文脉,以“水”焕新

中国农业银行浙江分行  · 公众号  ·  · 2024-10-08 06:30

正文





在农总行2024年首届新媒体专业技能竞赛中,农行浙江分行“农潮儿”队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主题 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主题,精心创作了《“穗”月“流”金|“浙”里文脉,以“水”焕新》、《随我出发,重新认识“浙”里的水》两篇作品,现特进行展示。






浙江,两个字都带水。在漫长岁月中,水之于浙江,早已超出地理和水文范畴,它滋润万物、孕育文化、惠及民生。而金融亦如绵绵之水,润泽千行百业、浇灌之江大地。探寻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不妨从认识水开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古迹焕新生



杭州西湖因“十景”而独特。徜徉其间,最让人着迷的当属白蛇传爱情传说。然而,承载这一故事的雷峰塔,在1924年轰然倒塌。直到78年后,才重建落成。

这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助力。1999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重建雷峰塔。古塔重建总投资超1.5亿元,当时项目主体因缺乏抵押物,资金缺口迟迟没有着落。农行浙江分行创新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以6000万元信用贷款破冰古迹修复融资难题。

2002年10月25日,雷峰塔重建竣工,“雷峰夕照”盛景重现,“西湖十景”再度完整。

2002年11月,雷峰塔正式对外开放。这一次,新古塔与农行浙江分行大楼分别印在了景区门票正反面,讲述着双向奔赴的故事。门票上“选择农业银行,未来充满希望”的标语,在当时传为佳话。

▲印有农行浙江分行大楼的雷峰塔门票

自此,农行浙江分行掀开保护西湖行动序章,不断加大“西湖西进”项目资金投入,支持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提升杭州城市品牌,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古镇新活力



水,是嘉兴的城市标签,古镇是嘉兴的城市符号。在嘉兴嘉善县的“千窑之乡”干窑镇,烟火气氤氲起窑乡风韵。

然而,时间拨回到2014年,小镇环境脏乱差,河水又黑又臭,让当地百姓直呼“想搬走”。

自那时起,一场治水大幕徐徐拉开。2014年,为解决水环境治理公益性强、资金需求量大、项目主体缺乏抵押物的问题,农行浙江分行首创“治水贷”,一举破解公益性水利项目融资难题,率先为浙江省推进“五水共治”注入金融活水。

▲农行浙江分行以“治水贷”为浙江省推进“五水共治”注入金融活水

河流揖别污泥浊水,一渠清水流向远方。截至目前,农行浙江分行累计投放水利贷款超800亿元,支持河道整治超7000公里,帮助超1.1万个村庄实施水环境治理,惠及农村人口超300万人。

金融如水,农行浙江分行在治水项目上的先行先试,让古镇走上了生态兴业富民之路。如今,干窑镇正不断焕发新活力。




古剧新魅力



水脉连着文脉。悠悠运河,在历史长河中孕育出多元文化。沿着浙东运河走进绍兴,戏曲文化名片熠熠生辉。

一百多年前,越剧在绍兴嵊州诞生,越剧生生不息,是因为背后有人坚守。

组建民间剧团需要启动资金,但也面临融资难题。2022年,农行浙江绍兴嵊州崇仁支行发放“百花贷”,缓解越剧产业融资压力,支持越剧产业发展。这笔5万元信用贷款,让嵊州市东王村有了第一个越剧团。很快,村里飘出袅袅余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