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月制造业PMI升至50.2%。
1.2月制造业PMI回升至50.2%,重新转向扩张,表现好于预期。景气重回扩张关键在供需同步改善,但同时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景气显著分化,各产业链需求复苏也并不同步。
2.驱动景气整体改善的三个条线是:低备库行业补库、汽车等行业内需走强、中游装备强出口。
3.但向前看,企业经营依旧谨慎,且支撑景气扩张的产销改善仍存在不确定性,景气的稳定性仍待观察。
2月制造业PMI回升至50.2%,重新转向扩张,且表现好于彭博一致预期(49.9%)。制造业PMI回升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供需同步改善,生产拉动PMI回升0.68pct、新订单拉动PMI回升0.57pct。
但同时也要看到,景气重回扩张的背后,是企业间景气分化拉大。大型企业PMI回升至52.5%,由收缩转向扩张。而同时,中型企业、小型企业景气收缩加剧,PMI分别续降至49.2%、46.3%。
从制造业整体供需来看,产销呈现同步改善的趋势。生产表现更强,2月生产指数较上月回升2.7pct至52.5%。同时,备产行为转向积极,采购量指数回升至去年4月以来最强。
需求侧,制造业整体内外需同步改善,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回升1.9pct至51.1%,新出口订单较上月回升2.2pct至48.6%。其中,从领先指标的角度观察,出口需求同比仍有支撑。但从行业结构来看,2月景气改善的逻辑相对分散,主要可以分为三条线索:1)前期备库偏低的钢铁行业生产显著强于历年同期;2)内需需求改善主要是汽车、化工,但产成品库存同样在历年同期高位;3)外需改善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中游行业抢出口,专用设备和电气机械新出口订单处于历年同期偏强水平
。
从库存来看,2月原材料库存回落,但产成品库存回升,这主要缘于生产动能强于需求。向前看,在采购量高企的环境下,原材料库存仍在回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依旧谨慎,产销的互动依旧紧密。因此,下游需求韧性至关重要,将决定产成品库存去化的节奏,也反向决定生产和备产的强度。从价格来看,本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升至50.8%,回归扩张;但同时出厂价格指数回升至48.5%,但仍处于收缩状态。原材料价格与出厂价格的轧差拉大,也将使得企业经营更趋谨慎。
关注基建需求扩张,服务业季节性转淡
2月非制造业PMI指数回升0.2pct至50.4%。其中,建筑业PMI回升至52.7%,服务业PMI回落至50%,二者均是季节性变化。但值得关注的是,基建(土木工程)新订单再度回归扩张,表现强于百年建筑网的开复工表现。信号分化,未来实物量的同比表现值得关注。
景气扩张持续性有待观察
向前看,2月制造业PMI重回扩张,但持续性仍需观察。原材料补库的需求更多是脉冲式的,而新一轮消费政策仅在汽车需求上有明显体现。
未来,边际上可能改善的需求主要是中游装备出口、基建链实物量随订单走强,但持续性和同比强度都存在不确定性。前者取决于全球贸易政策的变动,而后者取决于地方政府主观能动性的强弱。
由此来看,支撑景气扩张的产销改善仍存在不确定性,在缺少增量政策支撑的环境下,景气仍有震荡风险。
风险提示
外部环境或影响政策选择。
考虑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外政策组合尚不确定,内需刺激政策或需要根据应对外部形势变化,并进行相机抉择。政策出台时机可能与外部形势变化相关,政策再度加码时点可能存在不确定性。
对外发布时间:2024-03-02
研究发布机构:长江证券研究所
参与人员信息:
于 博 SAC编号:S0490520090001 SFC编号:BUX667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刘承昊 SAC编号:S0490523050001 SFC编号:BVA882 邮箱:[email protected]
2024-01-31 |
PMI弱修复,但企业内卷加剧——1月PMI数据点评
(长江宏观 于博 刘承昊)
相关链接
2025-02-15 | 超预期的企业中长贷——1月金融数据点评
(长江宏观 于博 宋筱筱 蒋佳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