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中国企业含香港和台湾企业。
资料来源:财富中文网《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http://www.fortunechina.com/fortune500/c/2016-07/20/content_266955.htm
(一)西方企业文化:以美国为代表
企业文化的最初实践在日本,理论总结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日本企业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在许多经济领域取得领先并超越美国,美国学者深入研究后发现企业管理是一种文化,而不仅仅是一门科学。随后,美国的企业管理掀起企业文化革命,开始探索通过塑造企业文化来增强企业活力,逐步确立了企业文化体系。美国的企业文化以“软”化管理为特征,既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也反映了强烈的时代精神。从美国许多著名企业来看,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1.崇尚个人主义,注重个人价值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民族文化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美国人信奉个人能力主义。受此影响,美国企业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崇尚个人自由、尊重个人权利,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能动性,追求个人能力的发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且高度重视员工潜力的开发,投入人力和物力为员工搭建提升技能的平台。美国企业在管理中实行个人负责、个人决策,给予实际的自主权鼓励员工个人奋斗,并基于能力主义原则重点考核员工的个人绩效。美国企业尊重个人价值还表现在个人英雄主义上,通过个人奋斗获得事业成功的人被推崇为“英雄”,美国的著名企业塑造出一批“英雄”企业家。
2.倡导竞争,鼓励创新
美国企业比较重视为员工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制定公平竞争的规则,倡导“竞争出效益”、“竞争出成果”、“竞争出人才”,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竞争,充分发挥潜能,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了保持竞争优势,美国企业普遍重视创新,注重激发员工的创造性,鼓励发明创造。以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为企业注入持续增长的活力,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强调务实,追求效率
美国的移民文化形成了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在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下,美国人养成了务实精神,注重实际效果,少有形式主义。美国企业中有强调务实、科学和效率的传统,企业管理层更看重经济效益指标,以量化的绩效评价员工,而企业员工为了获得高效率,卖力工作,相互竞争。
4.制度化管理,明晰权责
美国的企业文化中,制度是美国企业的精髓。美国企业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化精确分工、落实职责、明确权利,规范化管理、规范化工作。在管理中坚持“制度大于人情”,一切按制度办事,不太讲究情感和面子。
5.顾客至上原则,重视企业形象
美国企业文化一直崇尚“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尊重顾客、对顾客负责,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坚持“顾客至上”、“让顾客满意”,也是为了在公众心中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打造良好的口碑。
普遍认为,西方企业文化的实践来源于日本,理论成熟于美国。中国企业文化的成长与发展,是在对西方企业文化的吸收、借鉴和竞争中,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汲取了西方企业文化中科学、进步的元素,先学习、后模仿、再超越,节约了学习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大大缩短了赶超时间,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推动中国企业驶入了国际化发展的快车道。
(二)中国企业文化的核心特色:以人为本
在世界企业文化浪潮的融合和推动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意识到企业文化不仅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还是企业持续发展、长远发展乃至走出去发展的核心理念。
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如海绵吸水,不仅学习了世界最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更重要的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和天下观,为现代企业文化注入了独特的中国元素。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是强调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人、凝聚人,更要惠及大众、造福人类。这就是造就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奇迹的文化密码。
1.秉承义利相容的道德观
伦理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国的企业文化秉承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在企业的决策和行为中常以伦理标准和道德是非作为衡量准则。义利之辨是儒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个人的功利是利,考虑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则是义。中国企业管理中“以德治企”的理念,就是讲求超越“以个人为中心”的经济生活,塑造和培养个人的道德生活,引导和培养员工的道德观,熏陶和提升员工的个人品质。
2.推崇集体主义价值观
儒家文化蕴含着“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思想,强调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团队协作精神,崇尚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中国企业文化普遍推崇集体主义精神,强调企业内部激励相容的竞争机制,在企业中以归属感凝聚人、以成功感提升人、以精神和物质激励人,从而造就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团队。企业文化的集体主义导向,旨在塑造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共同经营理念”、“共同理想追求”,为实现共同的企业发展目标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3.发扬“以人为中心”的天下观
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就是“以人为中心”。中国古语有云:“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③社会责任是中国文化时代的新主题,让人民(包括世界人民)享受到企业创造的财富(包括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与文化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崛起与世界转型的背景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弘扬新型的中国企业文化观。企业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弘扬“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责任观,致力于成为推动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企业文化的引领者、塑造者。概言之,伟大的企业必然拥有宏大的梦想。这就要超越单纯生产物质财富的认知局限,超越企业自身的商业利益,承担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胸怀人类的发展命运。这就是中国现代企业文化之魂。
③语出刘安【汉】《淮南子·汜论训》。
可以说,中国企业文化,本质上是对中国企业跨越式发展道路的探索,又是对西方企业文化的超越,在融汇东西文化的基础上,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立足当代,放眼世界,进而培育出自己的独特优势。“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中国现代企业文化,为企业打造出一种极具生命力和扩张力的文化生产力。通过文化自觉,文化自立,展现了中国企业的文化自信,打造了中国企业的文化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