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瘦妖姬bb
国际贸易 居泰 爱旅行 爱自由 的自由职业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瘦妖姬bb

3.3 高情商赞美润人心田

瘦妖姬bb  · 简书  ·  · 2021-01-16 00:2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瘦妖姬bb

图/来源于网络

3.3   高情商赞美润人心田

周恩来作为一位伟大的外交家,他的外交艺术令世人为之赞叹。1971年7月29日,基辛格率领代表团秘密访华,他们的首要目的是要进行打破中美中断二十多年外交僵局的谈判。

来华之前,尼克松总统曾不止一次地为他们设想这次会谈的情形,以为中方会大声拍桌子叫喊着打倒美帝,并勒令他们退出台湾,滚出东南亚,基辛格一行为此感到非常紧张。但周恩来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他们时,情况却与之截然相反。

周恩来微笑着握住基辛格的手,亲切友好地说:“这是中美两国高级官员阔别了二十几年来的第一次握手。”当基辛格把自己的随员一一介绍给周恩来时,他的赞美更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他握住霍尔德里奇的手说:“我之前就听说了你会讲北京话,还会讲广东话。广东话连我都讲不好。你在香港学的吧!” 霍尔德里奇至今仍能记得周恩来对他说的话。

当基辛格介绍到斯迈泽时,周恩来总理握着斯迈泽的手说:“我读过你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关于日本的论文,希望你也写一篇关于中国的。”

接着周恩来和蔼可亲地握着小伙子洛德的手摇晃道:“小伙子,好年轻,我们该是半个亲戚,我知道你的妻子是中国人,在写小说。我愿意读到她的书,欢迎她回来访问。”

周恩来简短的几句欢迎词蕴含着高超的赞美技巧。第一,他对基辛格一行的紧张心理有清醒的认识。新中国站在正义的一方,他们是作为曾欺压中国的另一方代表,肩负着为恢复外交关系的第一次谈判的政治使命,其紧张心理可想而知。

他们在迎接周恩来时垂手而立,表情僵硬,手足无措之态足以证明其心理状态。周恩来为清除其紧张心理,故意淡化其政治角色,对基辛格的几位随员,不赞美他们政治舞台上的出色表演;而是抓住其生活、工作中的一些细节,如语言才能、论文、家庭成员进行赞美,既亲切、自然,又大方、得体。

周恩来抓住这些表面看来与彼此外交使命无关的细节,琐碎之事进行慷慨赞美,一方面缩短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周恩来平易近人的温和态度,使客人们感觉到他们似乎并不是在会见一个国家的高级官员,双方不是进行严肃的政治谈判,而是在会见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亲切地在同他们拉着家常,赞赏着他们的独到之处。另一方面,“言者有意,听者有心”,周恩来通过这些与主题毫无联系的赞美巧妙传达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对美国的友好态度。因而,这些看似微妙,甚至不易为人觉察的信息却使基辛格一行人的心理发生了巨大大转变,由紧张、拘束一下子变得活跃了,为会谈消除了心理屏障。

其次,要了解别人的心理,使你的赞美既慷慨又准确,必须对其做充分的了解,千万不能浮夸。事先要了解关于对方的详实材料,并做出相对准确的心理预测。周恩来在辛基础格一行到来前就对他们的工作、生活资料做了一定的了解,准确地找出他们在外交场合一般不为别人提及的细小之处。同时对其来华的心理有大致的分析,且为他们一下飞机踏上中国土地时的表情、举止所证实。

为消除其紧张心理,周恩来于细节处入手,津津乐道,谈笑风生,以中国人的宽大胸怀使忧虑重重的美国客人顿感温暖、亲切、放松。周恩来轻轻几句赞美之词,如丝丝春雨洒落美国外交官的心田。紧张、僵持,心理悄然解冻。

周恩来总理从细微入手,消除了谈判的紧张,促成了谈判会议的顺利进行。

小学课本不也曾上过一课,同样是关于周恩来总理的,文章说的是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一日工作到翌日凌晨,在天微微蒙亮的时候他出办公大楼,他一眼便看见一名环卫工人在打扫街道,总理感动地走过去握住环卫工人的手,亲切地慰问道:“同志,辛苦你了!”环卫工人感到被莫大的尊重,总理竟然亲自慰问他,这对于一个环卫工人来说是莫大的“荣幸”。总理的亲和从领导阶层一直到基层,他不论对方的身份,不论对方的等级,他都给予对方真诚的赞美,一句简简单单的“辛苦了”道出了对对方劳动价值的肯定,也肯定了对方的价值和贡献,这句话更是体现了赞美的的原则——不夸大。总理从细微处的真诚打动了世人,得到了世人的敬仰和爱戴。

可见真诚的赞美是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最好是从细节处入手,这样能给人一种细心并且真诚的感觉,就能赢得别人的友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