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赋做事、发挥最大的创造力,为世界创造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不论别人如何评说。”
“(‘10分’的生活会在什么时候出现?)35岁吧。那个时候,我和我身边的人应该都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在为了自己的使命奋斗。最重要的是,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是轻松的,是自在的。”
“当时也不知道到底我的使命是什么,
只是觉得我要尽早地去找到它。”
小白相信,在最好的年龄应该去做自己认为最应该做的事情,并坚持把它做下去。
小白4年前辞去了工作,开启了探寻使命的道路。那时,一个念头浮出了水面 - “我想做一个社交产品”,经过不断讨论推敲后,小白很“感性”地创立了Someet。
4年间,不论是小白还是Someet都经历了各种的起起伏伏 - “Someet是谁?Ta从哪儿来?Ta该去哪儿?Ta到底在追逐什么?”今年,小白有了更清晰和坚定的答案。
小白说,Someet一直以来试图做的事情、试图创造的价值,更像是教育行业。
做社区也好、线下活动也罢,都是为了达到
启蒙年轻人探寻使命
的不同路径,为了让年轻人更好地认识自己,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 - 大到人生决策、小到生活方式,让年轻人从手机的虚拟社交中走出来、投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建立关系,重新定义陌生人,重新定义社交,重新定义生活方式,重新定义自己。
世界就该是百花齐放的,每一个体都可以充分绽放自我 - 这就是小白想做的事情。
我想象着有一艘船,可以像海贼王一样出海
在Someet的团队里,氛围很轻松。
日常,大家有时会选择租个船,在船上开会,小白尴尬地笑说“其实一踏上船,我就觉得这么好的时光不该用来开会,最后会就不开了,” 闭着眼睛坐在船尾,听着大家时不时地聊着天,放着自己最喜欢的歌曲、吹着不大不小的风;大家聊天的声音忽近忽远,那一刻,船上的每一个人都放松、自在、舒适,内心有着饱满的安全感。
小白说,自己的状态是怎样的、身边的同事朋友的状态是怎样的,影响到年轻人的状态就是怎样的。
当一个人真的由内到外、身心放松自在的时候,一切遇到的困难就都不是问题;那些你想拥有的创造力、敏锐度、效率、热情···你将会自然而然地拥有。
那些看起来会让你压力很大的事情 - 当时间轴放长,其实任何的一时得失都是无意义的。小白说,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只会想一件事情:如何让没做好的事情下次做好?我们可以从中学会什么?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它们都是成长路径上的一步。
房顶看日落,天台搞事情,是Someet小伙伴们的日常 ©小白
感受是主人,逻辑是仆人
漫漫成长路上,小白认为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能力是「学习能力」,这其中包括左腿-“感受”和右腿-“逻辑”。
整个人类世界运作的动能,其实是每个人真实的渴望;感受,是渴望的一种显现,生活中首先需要你去识别和感受各种体验,接下来才是透过大脑把内心的感受合理化,可以给这种体验进行一个定义处理和归档,这个过程才是完整的学习能力。
伴随着以渴望为核心、以感受和思考为基⽯的成长,⼈才会⾃然地认识自我、得以成长甚至是成就自我。
“你知道吗?那次制作自行车,完全不知道自己连续20小时没喝水,没看手机。”
小白从小就是一个爱做手工的人。
从刚刚到北京打拼时、用6个咖啡罐做个灯,到几年前花20小时、不间断地制作竹子自行车,再到如今Someet的办公室 - 时空规划局和自己家,都是小白亲手打造的。
小白亲手打造的家 ©小白
这种创作当下的专注,让24小时“不关机”的小白开始慢慢学会和自己相处。小白最近他又爱上了弹钢琴 - 每周,他都会利用3 - 4天的时间,透过弹钢琴即兴以表达自我;当下的心情是怎样的,下一秒会蹦出哪个音符?- 不确定性让小白很是着迷。
不论是手工创作的成果抑或即兴弹奏的过程,都让小白的身心更见丰富与完整。通过这些生活乐趣,小白尝试为自己营造一个独处的氛围,这,也是自己内在成长的重要一步。
热衷与人联结的小白在工作不太忙的时候,会邀请自己的挚友一起在家即兴演奏。“演奏的时光里,钢琴、手风琴、口风琴···似乎都被赋予了生命,仿佛万物在和你互动、交流,认真地回应着你的每一刻感受,这种人与万物的互动联结非常难得,也非常美妙。”
“ ‘10分’生活是怎样的?我想应该出现在35岁。”
对话的最后,我问:“在你看来,‘10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在什么时候会出现呢?”
“35岁吧。那个时候,我和我身边的人应该都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在为了自己的使命奋斗。最重要的是,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是轻松的,是自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