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通识联播
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由北大、清华、复旦、中大以及浙大、南大、武大、厦大、重大、港中文等大学十所高校组成。联盟特开设通识教育平台,探讨通识教育理念,介绍核心课程知识,促进高校交流合作,发布相关资讯信息。关注通识联播,锁定中国通识教育实践最前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左右为篮  ·  正式确定!联手东契奇... ·  昨天  
苏群  ·  勇士的12人轮换,能持续多久?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通识联播

优秀作业 | 社会排斥对个体行为和认知的影响

通识联播  · 公众号  ·  · 2017-10-19 19:07

正文


博雅哥说


本文是本学期的核心通识课程“实验心理学”课上的优秀课程作业,体裁是文献阅读报告,作者是15级本科生王佳萌。“社会排斥”原本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的社会学概念,后来受到社会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语境下,它的具体含义也有所变化。研究者们以心理学实验的方法对受到社会排斥的人的心理状态获得把握。作者总结文献研究成果,表明社会排斥对个人行为和个人认识有着复杂多面的影响:既可能提升个体建立友好关系的动机,也可能使个体的共情水平下降;既会改变对自我的认知,也会影响对他人的认知。在小编看来 ,“通识”的一个重要含义便是透过不同的视野、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获得对人和世界的整体性理解。而这篇文献综述无疑能彰显实用心理学的“实用”之意义。


Vol.573.2

含英咀华

社会排斥对个体行为和认知的影响


王佳萌




摘要:社会排斥的概念最早来源于社会学,近年来得到了社会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它是一种个体在社会中受到他人的拒绝或忽视的现象,对个体和社会都有很大影响。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社会排斥的影响有助于了解社会排斥对个体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具体和有效的干预。本文介绍了社会排斥这一概念进入心理学视野后的一系列研究,对于社会排斥对个体行为和认知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社会排斥 行为 认知 


前言

 

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原本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概念,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家也开始关注社会排斥在社会生活中对于人的心理的作用。心理学界对于社会排斥没有公认的定义,所使用术语也各不相同,有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放逐(ostracism)、拒绝(rejection)等,但意义具有一致性,都意味着个体在社会关系中受到他人的拒绝或忽视。杜建政和夏冰丽(2008)总结了各种观点,提出社会排斥是由于为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所排斥或拒绝,一个人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和过程, 有多种表现形式, 如排斥、拒绝、孤立、无视等。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一旦生理需求被满足,人们就会开始寻求安全(safety)、爱与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乃至尊重(esteem)。正常的社会关系会保障人们的安全,为人们提供社会支持。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他人和团体接纳和尊重是人基本的需求之一。一旦受到社会排斥,人就不会被尊重,没有归属感,也无法获得社会关系提供的安全保障。这些需求的被剥夺会对人的身心产生相当不利的、甚至是持久的影响。Nolan(2003)对青少年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纵向研究,发现社会排斥可以预测青少年的抑郁。Frode(2014)的一项针对 4 岁儿童的为期两年的纵向研究也发现,社会排斥可以预测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的被损害。Leary(2003)的研究发现,在 1995 年至 2001 年的 15 起大学生枪击案的犯人中,有 13 个主犯曾有过受到社会排斥的经历。以上种种发现,都是我们必须关注社会排斥这一现象及它对个体的影响的原因。由于很多研究都表明,社会排斥对于情绪的影响很小且缺乏一致性,本文只就社会排斥对个体的行为和认知的影响进行总结。


图为电影《壁花少年》海报,主人公本就是在社交场上容易受到冷落的那种“壁花少年”


社会排斥对行为的影响

 

1

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比起使自己受益,更多地使他人受益的行为。通常在个体将资源给予他人的同时,个体自身会受到负面影响。但由于亲社会行为有利于社会关系,在社会团体中亲社会行为通常受到鼓励。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基础是,他认为自己是社会团体的一部分,在这一团体中,人们将互相提供帮助和支持。那么,在个体受到社会排斥时,他们的亲社会行为会怎样变化呢?


即使受到社会排斥,人还是有与他人建立友好关系的刚性需求,因此,Maner 等人(2007)提出了关系重构假设(social reconnection hypothesis),认为人们在遭遇社会排斥时,与其他的个体建立友好关系的动机会提升,因而会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实验结果显示,感受到社会排斥的威胁的被试表现出更强的加入学生服务组织的意愿,并且对新朋友表现出更大的渴望,在完成任务时也更倾向于与他人一起完成。不过 Macdonald 等人(2016)发现,在被一个高地位的对象拒绝后,人们会更倾向于拒绝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即使对方主动表示可以接受自己。他推测,接受一个低地位的人对人们而言暗示着自己也是一样地位低的人,不利于未来其他的可能关系的构建。



图为古希腊英雄阿基琉斯追杀赫克托的场景。阿基琉斯虽然因为被阿伽门农羞辱而感到愤怒,但最终还是因为帕特克罗斯而重新作为希腊人一方的英雄走上战场。


Twenge(2007)则认为,社会排斥会导致人的情感系统(emotional system)无法正常运作,因而共情水平下降,使他们更少地向他人伸出援手。即使他们想要建立新的友好关系,他们降低的信任感和情感系统的麻木也导致他们无法迈出重要的一步。他使用了社会排斥研究领域中的经典范式:孤独终老范式,在被试填写完一个关于人格的问卷以后,给予被试他们将孤独终老的反馈,之后给被试两美元,告诉被试他们可以将钱捐出,结果显示,孤独终老的被试相比将遭遇不幸的被试和将拥有良好关系组的被试,捐钱数量显著更少,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的被试一分钱都没有捐,而在另外的组中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当亲社会行为由捐钱改为几乎不需要耗费资源的帮忙捡笔的行为,孤独终老的被试仍显著地不愿意给予帮助。在进一步的实验中,Twenge 发现孤独终老组的归属感(feelings of belongingness)和信任感(trust)相较其他组显著降低,但它们不是显著的中介变量,而共情(empathy)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共情的程度可以显著地预测被试的反应,据此他认为,社会排斥导致的情感的暂时缺席(temporary absence of emotion)是导致亲社会行为减少的重要原因。


以上两种观点并不矛盾,Maner 也指出,关系重构假设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比如它不适用于社会排斥的施加者,也不适用于没有面对面接触的人,因为这些人都不是现实而且积极的社会关系的可能来源。


除了有意识的亲社会行为以外,还有无意识的亲社会行为。无意识行为模仿(nonconscious behavioral mimicry)指的是人们无意识地、无主观动机地去模仿他人的行为。研究表明,模仿可以促进社会关系的发展(Lakin & Chartrand,2003),还能增进信任(Maddux,2008)和亲密感(Ashton-James et al.,2007)。Lakin (2008)提出,无意识行为模仿的成本很低,不需要消耗认知资源,又可以让人 “表达”出自己需要归属感的心情,达到亲社会的效果。因此他认为遭遇社会排斥会导致人们的无意识行为模仿增多。他使用的实验范式是抛球游戏(cyberball)范式,即让被试在网络上和他人玩抛球游戏,但控制他人是否会将球传给被试。实验结果显示,在抛球游戏中遭到社会排斥的被试,在之后与另一个个体进行交流时,更多地模仿了对方的行为,而且没有意识到对方的动作。同时,对于女性被试,若抛球游戏时排斥自己的对象是男性,女性之后的无意识行为模仿不会变多,但当排斥对象是女性,之后对于女性的无意识行为模仿会变多,而对男性的无意识行为模仿没有变化。这揭示了即使无意识行为模仿不是有觉知的行为,也还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的,Lakin 认为,归属感受到的威胁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因为女性对于男性群体归属感较低,所以被排斥时并没有觉得归属感受到威胁,因而无意识模仿行为没有变化。


2

对反社会行为的影响

一项对校园枪击案的犯人的研究发现,他们中大多数曾经有过被拒绝和被欺凌的经历(Leary,2003),这也让心理学家们将社会排斥和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联系到了一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人的社会化至关重要,而社会排斥剥夺了人与他人交往的机会,也带来了糟糕的情绪,因而可能会导致人的攻击性增强,攻击性行为变多。Twenge(2003)发现,被告知自己将孤独终老的被试在受到具有侮辱性质的批评时,相比控制组和将遭遇不幸组的被试对批评自己的人的恶意更大,会更大程度地妨害对方的利益。此外,这一现象在针对对自己没有进行评价的中立对象时也会出现,不过对于表扬自己的对象,受到社会排斥的被试没有表现出攻击性。虽然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受到社会排斥的前后,被试的压力和情绪没有明显的变化。Twenge 对此的解释是,社会排斥在被试身上导致的并不是压力,而是麻木感(numbness)。在 Moor(2012)的研究中,被试对于中立的对象没有表现出攻击性,两个实验中出现了不一致,值得继续探索。后续研究中,Twenge(2007)发现,使被试回忆起以往的积极社会交往事件可以有效地减少受到社会排斥的被试的攻击性行为。


3

对其他行为的影响

除了社会行为以外,社会排斥还会影响与人际交往无关的一些个人行为,很多时候带来负面的结果。

例如,Baumeister 等人(2005)提出,社会排斥会降低人们的自我控制(self-regulation)能力,受到社会排斥的被试更可能拒绝喝掉一杯不好喝但对身体有益的饮料,摄入更多的对健康有害的甜食。他们还发现,这种自我控制能力的降低不是因为人们做不到,而是不情愿去做。如果提供金钱刺激或提高被试的自我觉知,被排斥者也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控制。他们推测,人与社会之间存有一种协议,个体通过自我控制克制一些自私的欲望来获得社会的接受,从而更好地生存。如果自我控制失败,个体就可能遭到社会排斥,同时社会排斥破坏了协议,也将使得个体不愿进行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能力的降低可以解释受到社会排斥的个体的一系列行为,包括上文所述的风险承担行为的增加和攻击性行为的增加。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社会排斥使人们的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程度降低,而人们需要自我觉知去调节自己的行为。自我觉知降低的具体原因将在后文中进行叙述。


社会排斥对认知的影响

 

相比于行为反应,认知变化更具有基础性,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金静和胡金生(2013)将社会排斥后的认知改变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为了满足归属需要而产生的趋近性认知反应、为了避免归属需要受到更多损害而产生的逃避性认知反应、对竞争性认知过程的抑制。本文则以认知的对象为标准进行分类,对社会排斥引起的认知变化进行了总结。


1

与他人相关的认知变化

Maner 等人(2007)发现,社会排斥的威胁会使人们觉得他人更加的友善和富有亲和力,这一认知也会促进他们与对方建立友好关系的行为。由于重新建立关系的需求,他们对内群体成员的一致性的评价也会显著提高(津村健太 & 村田光二,2016)。在一项近期研究中,Pessi 等人(2016)提出,因为社会排斥会增强人们对归属感的需要,所以他们会更多地寻找与接纳有关的信号,比如视线接触。实验中,被试被要求看一组照片,其中一些照片与被试有视线接触,而一些照片在斜视,与被试没有视线接触。相比于没有被社会排斥的被试,经历过社会排斥的被试倾向于认为那些斜视的目光也在注视他们。被注视通常意味着被接受,这种视线范围扩大现象(cone of gaze)被认为有助于帮助被拒绝的人缓解遭受到的打击。


但 Dewall(2009)也提出,社会排斥也会带来对他人的敌对性认知,而且这种认知是社会排斥和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他发现,受到社会排斥的被试会产生敌对认知偏差(hostile cognitive bias)。他们倾向于将中性词语和攻击性词语联系在一起、在完成句子时填入攻击性词语、认为他人的中立行为是含有敌意的。Beyer(2014)在 fMRI 研究中发现,受到社会排斥的被试对于社会性情绪刺激(socio-emotional stimuli)的反应更为强烈,镜像神经元系统等脑部区域激活程度更大,激活程度在社会排斥和攻击性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受到社会排斥的人可能产生敌对认知偏差


2

与自身相关的认知变化

在受到社会排斥时,人们会寻找自己受到这种待遇的原因,对于自身的认知也会发生变化。Twenge(2003)发现,受到社会排斥的人会降低自己的自我觉知,以避免对于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进行痛苦的反思。社会排斥激起了人们对自身的不足的警觉,而作为一种自我防御,人们会相应地降低自己的自我觉知,以避免陷入痛苦。


即使人们降低自己的自我觉知,他们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人的拒绝的影响。Bastian 和 Haslam(2010)发现,社会排斥会导致被试对自己与排斥自己的人的评价非人化(dehumanizing),认为自己和他们都缺乏人性特质,更加像动物。 Andrighetto 等人(2016)在社会排斥中使用与动物有关的比喻,如“你玩游戏的时候像只狗”,与“你玩游戏时真笨拙”进行对比,发现被试认为自己被非人化的程度相比使用与动物无关的话语时显著提高,同时这一程度与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呈正相关。对受到社会排斥的人而言,被比作动物,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被排斥出整个人类群体。


Twenge(2003)发现,在受到社会排斥后,被试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负面情绪,反而呈现一种麻木的状态,他们没有负面情绪,也没有正面情绪。而后期研究表明,这种麻木的状态不仅限于心理活动,而且会扩展到身体上。一项运用 fMRI 的研究发现,社会排斥在大脑中激活的区域与生理疼痛激活的区域是一致的(Eisenbeger et al.,2003),由此可以认为,“心痛”这一说法是有依据的。Eisenberger 与 Lieberman(2005)提出的痛苦重叠理论(pain overlap theory)认为,身体疼痛和社会排斥带来的“疼痛”具有相同的生理基础。Dewall 和 Baumeister(2006)发现,在告知被试他们会孤独终老后,他们在物理上的痛觉阈限和痛觉忍耐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Bernstein 和 Claypool(2012)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他们提出社会排斥对疼痛感觉的影响和社会排斥的程度有关。在严重的社会排斥情况下,人们倾向于变得麻木,从而减轻自己感受到的痛苦,而在轻微的社会排斥情况下,由于有关生理疼痛的脑区被激活,人们会变得对疼痛更加敏感。他们将孤独终老范式和抛球游戏范式引起的被试的反应进行对比,发现前者带来的社会排斥的影响更加严重。实验结果显示,将要孤独终老的被试的痛觉阈限显著提高,而抛球游戏的被试痛觉阈限显著降低。这也提示研究者们要注意不同实验范式带来的区别。 


3

对其他事物的认知

生命的意义感与幸福有密切的关系,而健康的社会关系是幸福感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实验表明,社会排斥会导致被试的人生意义感降低(Stillman,2009)。在无法与他人建立联系时,为了找回人生的意义感,人们有时会寄希望于一些超自然的力量。Graeupner 和 Coman(2016)发现,社会排斥会导致人们对阴谋论和迷信的信仰加深,而对意义的追寻在其中起到很强的中介作用。


在近期兴起的具身认知(embodied recognition)研究中发现,社会排斥会让人感到寒冷并寻求温暖的事物,符合我们常说的“心寒”的隐喻(Zhong & Leonardelli,2008):与回忆社会接纳情境的被试相比,回忆社会排斥情境的被试会认为室内的温度更低;在抛球游戏中被排斥的被试更加喜欢热的食物和饮料。Ijzerman(2012)对此进行了进一步探索,他认为我们在进化中形成了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综合身体感觉信息的机制,例如:在婴儿时期,我们需要通过对方的温暖程度来决定谁是可以依靠的亲密个体。因此,我们才会将身体的温度与社会情境联系在一起。Ijzerman 猜测,被社会排斥会使我们身体的温度降低,而寒冷感反过来也为对社会排斥的认知提供了线索。实验结果显示,在抛球游戏中被排斥的被试的手指皮温显著低于被接纳的被试,支持了他提出的假设。


总结

 

对于社会排斥对个体行为和认知的影响的研究成果有很多,研究中使用的范式大多是较为经典的“孤独终老”范式和抛球游戏范式,不同研究的结果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也体现出了较强的可重复性,但至今为止的研究都比较碎片化,不成体系。


无论是在认知方面还是行为方面,受到社会排斥的个体的表现在都不同条件下呈现一种矛盾性:在攻击性行为增加的同时,亲社会行为也有可能增加;对他人的认知既可能更加积极,又可能会带有攻击性。社会排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现象,其中有很多不同的条件,会对个体带来不同的影响,将这些看似矛盾的反应统一起来需要一个较为精细的模型。


目前为止有关社会排斥的影响的理论模型有Richman和Leary(2009)提出的多元动机模型(multi-motive model)和Williams(2009)的需要-威胁的时间模型(temporal need-threat model)。多元动机模型认为,被排斥者的即时反应是一致的,如自尊的下降和感到痛苦,但对排斥事件的解释会影响到之后的行为反应。在被排斥后,个体会出现三种动机,分别是亲社会动机、反社会动机和退缩回避动机。个体对排斥事件的解释会影响不同动机的比重,进而导致不同的行为。这一模型可以解释很多现象,但在解释和预测较为复杂的反应时显得比较机械。需要-威胁的时间模型将个体在被排斥后的反应分为反射(reflexive)、反省(reflective)和退避(rersignation)三个阶段。在反射阶段,个体的反应类似于进化中形成的本能反应,感到基本需要(fundamental needs)的满足受阻,负性情绪上升,这些反应在个体之间没有差异。在反省阶段,个体会根据自己受阻的需要来决定下一步的行为,如果控制感受阻,攻击性行为就会变多,如果归属需要和自尊需要受阻,个体就会变得更加亲社会。如果个体长期遭到排斥,反省阶段的行为没有带来改善,他们就会进入最终的退避阶段,出现疏离感,感到无助并逃避社会活动。但也有研究表明,反射阶段的反应也是有个体差异的,受到被排斥者人格的影响。


以上两个模型分别从基本需要受到威胁的假设和事件解释导致行为反应的理论出发,对于社会排斥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总结,但都有不完善之处,只能用于解释,不能用于预测。这一领域中依然需要一个新的生态效度较高的模型。


研究展望

 

研究社会排斥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它对个体的负面影响,在社会排斥的研究领域,一些近期研究开始关注在什么条件下社会排斥不会对个体造成负面影响。比如,如果改变实验中的社会规范(social norms),告知被试在抛球游戏中人们会将球抛给自己不喜欢的人,那么被排斥的被试不会因此感到痛苦(Rudert & Greifeneder,2016)。研究者们也开始注意到文化在社会排斥中起到的作用。Michaela(2016)的跨文化研究显示,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个体对社会排斥的反应不同,相比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个体,集体主义文化中的被试的基本需要满足程度降低得更少,甚至于不受影响。这一现象在心理和生理上具有一致性,他们测量受到社会排斥的来自不同文化的被试的心率,发现德国被试(来自个人主义文化)的心率明显上升,而中国被试(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心率没有变化。Michaela认为这是由于社会排斥不会影响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的自我建构的核心,但会被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个体知觉为对自己个人的特质的否定,因而导致负面影响。至今为止的研究中的被试大多数来自北美洲的个人主义文化环境,今后可以增加一些跨文化研究,考察不同文化下社会排斥带来的影响。


此外,至今为止的研究都将关注点放在被排斥者受到的影响上,对于社会排斥的产生原因的研究还比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增加对排斥者的心理的研究,以期从根源处减少社会排斥。


参考文献:

[1] Andrighetto, L., Riva, P., Gabbiadini, A., & Volpato, C. (2016). Excluded from all humanity: animal metaphors exacerbate the consequences of social exclusion. Journal of Language & Social Psychology.

[2] Ashton, C. –., James, Baaren, R. B. V., Chartrand, T. L., Decety, J., & Karremans, J. (2007). Mimicry and me: the impact of mimicry on self–construal. Social Cognition, 25(4), 518-535.

[3] Bastian, B., & Haslam, N. (2010). Excluded from humanity: the dehumanizing effects of social ostracis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6(1), 107-113.

[4] Baumeister, R. F., Dewall, C. N., Ciarocco, N. J., & Twenge, J. M. (2005). Social exclusion impairs self-regul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88(4), 589-604.

[5] Bernstein, M. J., & Claypool, H. M. (2011). Social exclusion and pain sensitivity: why exclusion sometimes hurts and sometimes numbs.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8(2), 185-96.

[6] Bastian, B., & Haslam, N. (2010). Excluded from humanity: the dehumanizing effects of social ostracis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6(1), 107-113.

[7] Cheung, E. O., & Gardner, W. L. (2015). The way I make you feel: social exclusion enhances the ability to manage others' emo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60, 59-75.

[8] Dewall, C. N., & Baumeister, R. F. (2006). Alone but feeling no pain: effects of social exclusion on physical pain tolerance and pain threshold, affective forecasting, and interpersonal empath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91(1), 1-15.

[9]  Dewall, C. N., & Twenge, J. M. (2009). It's the thought that counts: the role of hostile cognition in shaping aggressive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96(1), 45-59.

[10] Du, J. Z., & Xia, B.L. (2008). The psychological view on social exclusion.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6), 981-986.

      [杜建政, & 夏冰丽. (2008). 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 心理科学进展, 16(6), 981-986.]

[11]  Eisenberger, N. I., Lieberman, M. D., & Williams, K. D. (2003). Does rejection hurt? an fmri study of social exclusion. Science, 302(5643), 290-2.

[12]  Eisenberger, N. I., & Lieberman, M. D. (2005). Why it hurts to be left out: the neurocognitive overlap between physical and social pain. Social Outcast Ostracism, 109-127.

[13] Graeupner, D., & Coman, A., The dark side of meaning-making: How social exclusion leads to superstitious think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6) ,http://dx.doi.org/10.1016/j.jesp.2016.10.003

[14] Ijzerman, H., Gallucci, M., Pouw, W. T. J. L., Weiβgerber, S. C., Doesum, N. J. V., & Williams, K. D. (2012). Cold-blooded loneliness: social exclusion leads to lower skin temperatures. Acta Psychologica, 140(3), 283-8.

[15]  Jin, J., & Hu, J.S. (2013). Cognitive reactions after social exclusion. Advances in Psychology, 04(01), 96-103.

        [金静, & 胡金生. (2013). 社会排斥后的认知反应. 心理科学进展,04(01), 96-103.]

[16] Lakin, J. L., & Chartrand, T. L. (2003). Using nonconscious behavioral mimicry to create affiliation and rapport. Psychological Science, 14(4), 334-9.

[17]  Lakin, J. L., Chartrand, T. L., & Arkin, R. M. (2008). I am too just like you: nonconscious mimicry as an automatic behavioral response to social exclus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8), 816-22.

[18]  Lyyra, P., Wirth, J. H., & Hietanen, J. K. (2016). Are you looking my way? ostracism widens the cone of gaz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32.

[19]  Macdonald, G., Baratta, P., & Tzalazidis, R. (2016). Resisting connection following social exclusion: rejection by an attractive suitor provokes derogation of an unattractive suitor. Social Psychological & Personality Science, 6.

[20]  Maddux, W. W., Mullen, E., & Galinsky, A. D. (2008). Chameleons bake bigger pies and take bigger pieces: strategic behavioral mimicry facilitates negotiation outcomes ☆.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 44(2), 461-468.

[21]  Maner, J. K., Dewall, C. N., Baumeister, R. F., & Schaller, M. (2007). Does social exclusion motivate interpersonal reconnection? resolving the "porcupine probl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92(1), 42-55.

[22]  Moor, B. G., Güroğlu, B., Macks, Z. A. O. D., Rombouts, S. A. R. B., Molen, M. W. V. D., & Crone, E. A. (2012). Social exclusion and punishment of excluders: neural correlates and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Neuroimage, 59(1), 708-717.

[23]  Park, J., & Baumeister, R. F. (2015). Social exclusion causes a shift toward prevention motiv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56, 153-159.

[24]  Pfundmair, M., Aydin, N., Du, H., Yeung, S., Frey, D., & Graupmann, V. (2015). Exclude me if you can: cultural effects on the outcomes of social exclusion.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6(4), 579-596.

[25]  Richman, L. S., & Leary, M. R. (2009). Reactions to discrimination, stigmatization, ostracism, and other forms of interpersonal rejection: A multimotive model.

 Psychological Review, 116(2), 365-383. 

[26]  Rudert, S. C., & Greifeneder, R. (2016). When it's okay that I don't play: social norms and the situated construal of social exclusion.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2(7).

[27]  Stenseng, F., Belsky, J., Skalicka, V., & Wichstrøm, L. (2015). Social exclusion predicts impaired self-regulation: a 2-year longitudinal panel study including the transition from preschool to schoo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83(2), 212-220.

[28]  Stillman, T. F., Baumeister, R. F., Lambert, N. M., Crescioni, A. W., Dewall, C. N., & Fincham, F. D. (2009). Alone and without purpose: life loses meaning following social exclus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4), 686-694.

[29]  Tsumura, K., & Murata, K. (2016). Effect of social exclusion on the perception of the similarity of group members. Japane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32(01) , 1–9.

         [津村健太, & 村田光二. (2016). 社会的排斥が集団成員の類似性の知覚に与える影響. 社会心理学研究, 32(01) , 1–9.]

[30]  Twenge, J. M., Baumeister, R. F., Tice, D. M., & Stucke, T. S. (2001). If you can't join them, beat them: effects of social exclusion on aggressive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81(6), 1058-69.

[31]  Twenge, J. M., Baumeister, R. F., Dewall, C. N., Ciarocco, N. J., & Bartels, J. M. (2007). Social exclusion decreases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92(1), 56-66.

[32]  Twenge, J. M., Catanese, K. R., & Rf., B. (2003). Social exclusion and the deconstructed state: time perception, meaninglessness, lethargy, lack of emotion, and self-awar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85(3), 409-23. 

[33]Twenge, J. M., Zhang, L., Catanese, K. R., Dolan-Pascoe, B., Lyche, L. F., & Baumeister, R. F. (2007). Replenishing connectedness: reminders of social activity reduce aggression after social exclus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6(1), 205–224.

[34]  Uskul, A. K., & Over, H. (2014).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 in cultural context: evidence from farming and herding communit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06(5), 752-71.

[35]  Williams, K. D. (2009). Chapter 6 ostracism : a temporal need‐threat model.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1, 275-314.

[36]  Zhong, C. B., & Leonardelli, G. J. (2008). Cold and lonely: does social exclusion literally feel cold?.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 838-42. 



思岐 编辑  /  小明 校对


通识联播,每晚6点准时为您播报

 通识经典丨 课程大纲 丨 微访谈 丨 走进课堂 

阅藏知津丨 通识讲座 丨 讲习班 丨 博雅沙龙


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