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血脂成份中,胆固醇分为两大类,一种是ApoA1颗粒携带的胆固醇(HDL胆固醇),一种是ApoB颗粒携带的胆固醇(non-HDL胆固醇),两者分别占据20-30%和60-70%。在非HDL胆固醇中,低密度胆固醇(LDL-C)占了75%,IDL、VLDL和乳糜微粒占据了25%,Lp(a)大约占据了LDL-C的5-20%。对于HDL的检测我们一般采用测量总胆固醇减去甘油三酯,然后沉淀ApoB,检测上清液中的ApoA1颗粒来确定HDL的水平。因此,总体来说,临床上HDL测量是直接而准确的,对于non-HDL的测量是准确的。但是non-HDL里面的Lp(a)、LDL-C及ApoB的测量大多数是公式法的推导,是相对不准确的,容易受到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因此,目前很多指南推荐non-HDL作为评估血脂的靶点。近期,JACC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探讨了在自然人群中Lp(a)、ApoB、LDL-C三者水平通过一些计算与推导,判断其对未来发生冠心病的风险预测价值。
本研究在68,748名基线无冠状动脉心脏病(CHD)的受试者中,通过计算"LDL-C-Lp(a)-C"来估算校正后的LDL颗粒(a)胆固醇(LDL Lp(a)corr),其中Lp(a)-C是总Lp(a)质量的30%或17.3%。应用Fine和Gray竞争风险调整模型,分析了以下两种情况下结果(新发CHD)与指标之间的关联:1)在总样本中LDL-C和校正后的LDL Lp(a)corr;2)按Lp(a)质量(≥/<90百分位数)分层后的LDL-C和载脂蛋白B(apoB)。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新发CHD的风险评估,LDL-C和校正后的LDL Lp(a)corr30或LDL Lp(a)corr17.3的相似性(亚分布风险比[SHR]及95% CI)分别为2.73(95% CI:2.34-3.20)对比2.51(95% CI:2.15-2.93)对比2.64(95% CI:2.26-3.10),分别是(最高五分位数对比最低五分位数;完全调整模型)。按Lp(a)质量分层后,未校正的LDL-C在Lp(a) ≥90百分位数时与新发CHD的亚分布风险比较高(4.38 [95% CI:2.08-9.22])对比Lp(a) <90百分位数时的2.60 [95% CI:2.21-3.07](最高五分位数对比最低五分位数;交互作用P值0.39)。相反,具有较高Lp(a)质量的受试者中,apoB的风险评估较低(2.43 [95% CI:1.34-4.40])对比Lp(a) <90百分位数的受试者(3.34 [95% CI:2.78-4.01])(交互作用P值0.49)。
本研究通过对6.9万名自然人群数据库进行长期随访分析,发现采用Lp(a)校正的方法进行LDL-C水平的重新测算对冠心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没有额外的临床价值。同时,研究者发现在Lp(a)水平最高的10%的人群中,LDL-C的预测价值较高,ApoB的预测价值较低。反之亦然。因此,我们要注意那些有遗传背景的高Lp(a)水平的人,他们的LDL-C的水平控制尤为重要,对冠心病风险影响更大。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960510/?_refluxos=a10
张毅 MD, PhD, FACC, FESC,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中心主任,科研处副处长。
兼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执行委员,中国CTO老伙计俱乐部成员,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每日毅讯》专栏作者,上海拳击协会理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Lancet 2020(评论性文章)、Nature Aging 2024、Adv Sci 2020、Cardiovas Diabetol 2019、Eur J Intern Med 2024、Hypertension 2011/2021等杂志发表论文,H-index 23,ESI高被引论文1篇,主要工作被202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引用。2023年获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推动行业力量·十大医学新锐”。2024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青年奖。申请2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已转化。